张邦鑫: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加速度
2020-10-20郭永娣李明明史焱
郭永娣 李明明 史焱
张邦鑫是“学而思”课外辅导创始人,八零后,来自江苏省扬中市一个普通农民家庭,高考以优异成绩被四川大学录取,怀着对知识的执着追求,大学毕业后又进入北京大学生物科学专业硕博连读。
2003年,张邦鑫创立了“学而思”课外辅导,开始探索早期在线教育模式。2010年,“学而思”在美国纽交所挂牌上市,成为国内首家在美上市的中小学教育机构。2013年“学而思”更名“好未来”。之所以更名是因为允诺未来,张邦鑫希望吸引天下最优秀的人来做教育,他认为“经济是社会发展的速度,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加速度”。
学而思的第1个学生
“学而思”的起源,有种无心插柳的感觉。从1个孩子到20个孩子,从1对1家教到教育科技公司,都是自然生长起来的。不过,相比学而思的创立,她的教育理念缘起更早。
2002年,创始人张邦鑫考上北京大学硕博连读研究生。为了追求经济独立,他在课外做了几份家教。
“从小我爸就告诉我,美国人在十八岁以后就自食其力了。而我十八岁以后仍在读书,还在向家里要钱。我父母只是普通的农民,连社保都没有。”那时的张邦鑫心理压力很大。
相比其他兼职,家教性价比最低。但在那个时候,对于出身农家的大学生来说,家教收入很高。他格外珍惜这份工作,花费很多心思研究如何把学生教好。
“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到最好。”张邦鑫给自己定下这样的标准。但很快他发现一个问题:一个孩子一周在学校上“5 天”课都没有学好,怎么可能“2 个小时”家教就能教好呢?
经过几天冥思苦想,张邦鑫突然想到一个办法。如果2小时家教只是教知识,做加法,相当于“5天+2小时”,那么效果自然有限。只有通过这2个小时,改变学生周一到周五在学校的状态,提高他在学校的学习效率,才会产生价值。所以,这2个小时必须与学校5天做“乘法”。
“我要让学生在这2小时里,爱上学习,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想清楚这个逻辑之后,他便对这2个小时绞尽脑汁。他做了大量备课工作,第一节课的备课时间就超过了10个小时,思考怎样讲学生才更有兴趣学。
在他早期辅导的三个学生中,有个学生对学习不怎么感兴趣。为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他除了讲知识故事,还给孩子讲一些有趣的故事和生活中的话题,孩子们非常喜欢他,每次辅导结束都对老师恋恋不舍。
一个月下来,孩子学得很开心,张邦鑫却隐隐有些不安:如果学习过程很欢乐但没有效果的话,怎么跟家长交代?有没有一种方法可以确认学生学明白了呢?
他琢磨出一套方法,孩子把学校里学习的要点先给他讲一遍,他再给孩子讲拔高的部分。当孩子用自己的语言把课堂上的知识讲出来时,张邦鑫心里很踏实———他知道孩子真的明白了。后来张老师更“懒”了,有时索性让孩子讲自己的思考和探索,他更多是参与讨论和给予鼓励,———孩子越发有成就感了。
张邦鑫后来总结他做家教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他讲故事又讲题,扮演着领跑者的角色;
第二阶段,随着学生能力的提高,他从领跑者变成了伴跑者;
第三阶段,他成为一个欣赏者,坐在一旁看着孩子跑,为他鼓掌。
这样,孩子一步步爱上了学习,动力十足。这是2小时创造的价值,也成为“学而思”教育理念的起点。
然而,2003年“非典”来袭,张邦鑫只好关掉小有起色的辅导班,捣鼓了一个网站“奥数网”,为有学习需求的家长和学生线上答疑。“非典”过后,他的辅导班迅速恢复。随着家长的口耳相传,带来了源源不断的生源,他的小身板撑不住了。这时,刚好他的北大同学曹允东也在寻找办班“盟友”,两人便东拼西凑借了10万元,2003年8月注册了一家公司。
当时,他们在北航南门的知音商务写字楼租了一间办公室,不到20平方米。两张桌子、两把椅子、一个破沙发和一个古旧铁皮密码柜是全部家当,它们是从一个公司淘汰的家具中花350元买的。沙发屁股底下有个大洞,铁皮密码柜由于不知道密码,直到后来搬家时扔掉也从未打开过。
狼狈的办公环境,让初来的几百位家长满腹狐疑,他们就免费给一个个家长试讲。家长见他们一脸赤诚,检查了他们的身份证之后才敢交钱。最终100多个胆大的家长把孩子留下来了。一天天过去,学生越来越多,“学而思”也一步步成长起来。
每当夜阑人静时,张邦鑫常常回想起多年前的一幕:破旧的办公室,白色的灯光下,一群风华正茂的老师为了一个知识点唇枪舌战,为了一道题的最优解争论到深夜,仿佛大学讲堂上的学术争鸣……那是流淌在他心里的流年,也是“学而思”梦想的起点。十多年过去了,有些东西从未改变。
成为好老师有多难
创办不久,“学而思”在北京中小学课外辅导领域小露峥嵘,很多家长闻风而来。时间一天天过去,学生越来越多,张邦鑫却喜忧参半:如何在规模不断扩大的情况下,保证教学品质和用户体验不下降?
他琢磨很久,决定招最优秀的人当老师。十多年前,北京知名中小学辅导机构主要以公立学校兼职老师为主,走“校中校”路线,这个无经验、无资源、无人脉的“三无”大学生,自然招不到这样的教师,而他内心想要寻找的也是另一类教师。
第一批应聘的60位老师,张邦鑫和曹允东面试了整整一天,最后只录取了3个人。其中一个表现尤为突出,他一进来就向工作人员询问面试细节,了解怎么讲课。别人试讲时,他一直坐在后面默默记笔记,一边听一边学,总结经验教训。试讲后被第一名录取,他叫刘亚超,高中数学全国联赛一等奖获得者,后来负责初中部,因为战绩优异成为“学而思”联合创始人。
虽然创业维艰,但“学而思”在师资上坚持“高配”:创业伊始便从211、985院校招揽人才,而且录取率不到5%,这个标准延续至今。新老师过了选聘关之后,还要经历练课、听课、做题、写教案、试讲、练板书等长达半年的各项内功修炼才能授課。
曾经一位北大毕业的数学老师坦言,他接连试讲了7次课,写了几万字讲义,才站上学而思的讲台。这位老师不知道的是,后来的老师一堂课练习几十遍是常态,2010年天津学而思有一位叫徐研的老师,为了准备暑期班的课,在培训期间,足足练了100多遍。
给学生递一把椅子
彼时,与一般课堂的严肃齐整不同,“学而思”的教师充满激情,讲课旁征博引,教室里荡漾着快乐的空气。
一位早期学生家长至今记得,当年孩子的数学老师把一道复杂的列式方程题,层层分解,循循善诱,最终引导孩子找到了答案,孩子从此不再畏惧难题。
“当一个学生想自己爬桌子,却爬不上去时,一个好老师不会把学生抱到桌子上,而是在旁边悄悄地递一把椅子。当学生自己轻松爬上椅子,并从椅子爬上桌子之后,他会欣喜的认为是自己爬上了桌子。”给学生信心和成就感是教学的奥秘,张邦鑫如是感慨。
由于年龄相差不大,“学而思”的老师与学生走得很近。课上是师生,课下像朋友,常常一起聊天、吃饭,甚至互怼。学生对老师又喜欢又佩服。
来自北京徐女士的儿子,从小学四年级一直在学而思读到高三,儿子很喜欢这里,跟几位老师处得像哥们一样。让她印象很深的是,初三的数学老师思路活跃,每次讲题都会列出五六种解法,从中选取最优的思维方式。儿子特别崇拜他,希望长大成为像老师那样聪明的人。
毕业那天,那位老师告诉孩子:只有非常努力,才能毫不费力。孩子这才知道,原来每次2个小时的课,老师常常准备9个小时。为了找到一道题的最优解法,老师会泡在书店里翻阅七八本参考资料,进行归纳总结……给学生一杯水,你不止需要有一桶水,而是要能连接整个大海。
与这些优秀人才接触越久,张邦鑫越发感到他们给教育带来的能量。他们良好的习惯,坚强的意志品格,以及对社会人生的感悟,终将影响学生,带给学生受益一生的能力。
渐渐地,张邦鑫生发出一种使命感,他希望吸引天下最优秀的人来做教育。为此,“学而思”很早就给优秀人才提供了优厚的待遇、充分的空间和平等的环境。每年,他们辗转到国内外知名高校吸引人才,跟大学生讲教育理念,讲“学而思”的初心和使命。越来越多的高级人才加入进来,不仅有老师,也有技术和管理人才。
统一教研 讲好每一节课
2005年夏天,张邦鑫在一个教学点检查时,遇到一个年轻人。年轻人直言这里的老师还有不少改善空间。细谈之下,张邦鑫才知道他是冒充“家长”来旁听的家教老师。两人相谈甚欢,后来年轻人索性关掉自己的辅导班,一心一意加入“学而思”,那年秋季他带的班全部报满。他的名字叫白云峰。至此,“学而思”几位创始人全部到位。
随着更多优秀人才涌入,“学而思”成长迅猛。但新的问题接踵而至:由于每个老师讲课风格、讲义和进度不同,家长的体验很不一样,以致有的班挤不进去,有的班招不上来……张邦鑫行思坐想,发现如果教学不是基于标准化的个性化,不是保障质量的个性化,是伪个性化。他决定统一教研。
这是一个艰辛的起步。在那个名师当道的年代,几乎没有机构做教研,他们无从参考,人手也捉襟见肘。当时,张邦鑫还在北大生命科学院读研,每天看论文、做实验,掌握了一套标准的研究方法和流程。统一教研时也借鉴了实验室的做法。
那时,他和刘亚超带着老师们摸索前行,每位老师负责一个年级的几章讲义,写完后统一发送给他们,二人审定汇总后,再送去印刷。每学期开课前,知音楼办公室就像快递分拣仓一样,堆满了大袋子,里面装着各年级的讲义。
最早的黑白讲义,朴素得近乎简陋,但它承载了很多老师的心血。那段时间很多老师非常辛苦,周一到周五编讲义、备课,周五晚上和周六日继续上课。
关于教研和授课的风格,在“学而思”创立之初,发生过一次非常激烈的争执。当时,北大数学学院才女季云英在“学而思”兼职代课,学院派出身的她强调数学的学术性,认为数学授课应该严谨认真;但张邦鑫更注重趣味性,认为可以打破常规,这样孩子更容易理解。两人争论了两个多小时,僵持不下,季云英一气之下辞职了。
于是,张邦鑫继续按他的方式教下去,颇受学生欢迎。然而随着学生数量增多,他逐渐感到吃力,这才认识到专业性的重要,又好言好语地把季云英“请”了回来。
后来,季云英做系统教研时也发觉趣味性的价值,“教学不是绝对的学术性或趣味性,而是二者的结合,既要考虑知识的传授,又要符合孩子的认知。”显然,双方都认识到另一面的价值,“学而思”的教研就是在争论中不断迭代的。到今天为止,季云英还是学而思教研系统平台负责人。
随着学员规模越来越大,对教研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07年,“学而思”正式成立教研部。彼时,“学而思”只有60个老师,他们把最优秀的8个老师抽调出来做标准化教研。从讲台上撤下来,起初这些顶尖名师难以接受,家长也闹意见,期间出现了一些波动。
但张邦鑫、白云峰等创始团队坚持让最优秀的老师后撤一步,将他们的教法和经验沉淀总结形成标准化体系。统一教研之后,“学而思”一节课主体内容标准化,保证了扩张时的质量底线,同时也给老师留出了很大的自由发挥空间。
与之前培训机构不一样的思维是:多数学校会突出自己有多少名师,多少90分以上的老师;而“学而思”要保障的是,最差的老师也不能低于80分,这样高分的老师会自己“生长”出来。
于是,“学而思”走出海淀,走出北京,走向了千千万万个孩子。
永远没有最好的教研
标准化教研耗时耗力,教研老师需要查阅大量资料,寻找每道题、每个知识点之间的关联,还要融入教育理念。一般教研部写出讲义以后,教学部和学科部会提出很多修改意见,一遍遍地打磨讲义。
在“学而思”,所有老师必须参加集体备课,大家对着讲义,聆听有经验的老师讲示范课。讲课老师会受到来自四面八方的挑战,压力很大,但这个过程中不断有新东西冒出来。“在学而思,所有人的讲义都不会让人满意,而且怎么改都不会满意,大家对教研永远有更高的要求,教研永远是流动的。”学而思高中数学老师赵铭雪说。
有意思的是,“学而思”的讲义推出后屡屡被一些机构抄袭,但抄袭的速度赶不上迭代的速度。这也是学而思应对变化的唯一招式———只有加速奔跑,才能向前迈出半步。
为了让讲义更有吸引力,2009年暑假,张邦鑫决定将黑白讲义全部改成彩色讲义。为此,数学组老师披星戴月地奋战了两个月。当彩色讲义推出后,孩子们爱不释手。
十多年来,教育市场风云变幻,“学而思”的教研早已发生了颠覆性变化,但今天的研发人员和从前一样,眷恋深夜的满天星光。
教育事业的“好未来”
从一次课几十元的家教做起,到一家年培训学员超百万人次的教育机构,张邦鑫和创业团队一起完成了一次次蜕变。2010年10月,好未来的前身“学而思”在美国纽交所正式挂牌交易,成为国内首家在美上市的中小学教育机构。2015至2019年,好未来连续五年被评为“最具价值中国品牌100强”。
虽然事业像滚雪球一样发展,但张邦鑫一直秉持“务实”这个价值观:质量比数量更重要,内在比外在更重要,做强比做大更重要。
好未来始终坚持“做好教育就是最大的公益”。张邦鑫认为,一家企业,做强靠产品;做大靠运营,本质上是靠组织;做久要靠文化,不变的是文化,只有你的使命、愿景、价值观才能支撑一个企业做强做久,它是业务持续成功的隐藏已知条件。
作为土生土长的镇江扬中人,张邦鑫个人成长起来后也不忘家乡教育的发展,在镇江新区建立了好未来镇江教育基地。选择在家乡建设全国第一个好未来教育基地,他不仅是不忘初心,更是着眼未来,打造中国区域教育现代化示范区,满足镇江多元化的教育需求,助力提升镇江及周边教育质量与公平,更将助力镇江吸引优秀人才和培养优秀人才,为镇江城市注入更多的发展活力和创新动力。
(责编 董西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