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决战决胜路,少年跟党走

2020-10-20周迪庄园

少年博览·小学高年级 2020年9期
关键词:麦子姐姐爸爸

周迪 庄园

2020年,是刻骨铭心的一年。在遭遇新冠肺炎疫情严峻挑战时,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共克时艰,书写了荡气回肠的奋勇诗篇。

2020年,是追梦圆梦的一年。中国人民即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民亦劳止,汔可小康”的憧憬将变为现实。

金风生繁枝,江淮开盛景。从皖南林海到皖北平原,从长江水岸到淮河之滨,从繁华都市到绿色乡村,处处是决战脱贫攻坚的火热场面。亲爱的小伙伴们,你们是否对身边忙忙碌碌的大人们充满了好奇?你们是否感受到了他们“不获全胜、绝不收兵”的奋斗气概?你们是否读懂了习近平爷爷“心里最牵挂的一件大事”?

少年儿童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经历者、见证者,更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中坚力量。号角嘹亮,使命在肩,且看《少年博览》红领巾小记者组成特别采写组,走进脱贫攻坚一线,描绘江淮青少年眼中的“决战决胜路”!

虹桥天边挂,扶贫正当时

2020年8月4日,作为《少年博览》红领巾小记者,我和少博大记者们踏上了去往阜阳市颍州区西湖镇大许村的路途。大许村是共青团安徽省委定点帮扶的贫困村,在那里,我要采访一个特殊的人。

他在合肥有个温暖的小家庭,有一个正在读小学的女儿和一个才出生不久的儿子。如今他离开家,来到200多公里外的大许村,为帮助当地人民摆脱贫困,和同事们在这里扎下了根。

他就是我的爸爸。

走在这条爸爸常年奔波往返的路上,望着窗外渐渐变得单调的风景,我忍不住问:“我爸爸工作的地方是什么样儿呀?”

少博大记者笑着说,爸爸的工作环境要我自己去亲身体会。

村头闻麦香

到了目的地,我的一大体会是,这里遍地都是粮食。进村的半边路上都晒着金灿灿的麦子,看起来颗粒饱满。爸爸单位的院子里,也晒满了麦子。爸爸拉着我蹲下来观察,细细为我讲解:“这种麦子可不一般。虽然它产量没有那么高,但品质好、价格高,还可以直接食用。”

说着,爸爸拣了几粒麦子扔进嘴里,“嘎嘣嘎嘣”,嚼得可香了。他欣喜地说:“大许村有4000亩地,几乎都种了这种麦子。等粮食一收,辛苦了半年的农民们,就有收获了。”这真是太好了!

我的另一大体会是,这大夏天的,虽然办公室有空调,但爸爸和同事们也享受不到。扶贫工作千头万绪,他们总是在田间地头挥汗如雨,或奔波于看望农户的路上,为贫困家庭宣传政策、帮助生产、解决困难,送去爱心和温暖。

今天,我跟爸爸一起去看望贫困户。可惜天公不作美,半路上突然暴雨如注。看到有农户来不及收麦子,爸爸连伞都没拿,就冲过去帮忙。雨幕中,爸爸从头到脚都湿透了,脸色沉得比乌云还黑。

爸爸担忧地说,这些粮食受了潮,品质打了折扣,很有可能让村民半年的心血白费了,他一定要想想办法。

村户语心声

随后,我们去看望了特殊的一家:一家六口人中只有两个劳动力,一个是年迈的奶奶,一个是做木工的爸爸。平日里爸爸出去做工,只有奶奶操持家里。而她的身后,还有一个患病的妈妈和三个年纪不大的孩子,其中有两个孩子都患有脑部疾病。

突如其来的大雨让奶奶顾不上吃饭,一直在外收麦子。看到爸爸,奶奶像是找到了主心骨,说想低价出售被打湿的麦子。爸爸一听就急了,握着她的手说:“这批麦子这么好,不能贱卖。您放心,我们会帮您联系,一定不让您损失太大!”

接着,爸爸又关心起两个孩子的病情来。国家为农村孩子提供了医疗保障,以防有病人的家庭看不起病或因病返贫。爸爸忙前忙后,帮助两个孩子联系医院,安排治疗,只想为他们送去康复的希望,帮助这个家庭摆脱困境。

离别的时候,天隐约放晴,一道彩虹弯弯垂下,落在翠绿的田野上。那一刻,我的心里满是感动。我相信,虹桥的这端站着无数和我爸爸一样的扶贫干部,他们正通过不懈的努力,扫清前路的风雨,帮助贫困家庭跨过虹桥,奔向小康生活。

扶贫路上,行则必至

2020年7月21日,妈妈要去宿州市砀山县的梁寨村,看望几位帮扶过的村民。我连忙拿上采访本和笔,主动请缨陪妈妈一起去。

梁寨村曾是全国贫困村,也是妈妈所在的单位——淮北矿业集团结对帮扶的定点对象之一。妈妈的同事杨占勇叔叔在村里担任第一书记兼驻村工作队队长,始终奋战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妈妈是单位的理论宣讲员,多次去村里开展爱心活动,采写扶贫报道。作为一名《少年博览》红领巾小记者,我怀揣着一份使命感和责任感,跟着妈妈踏上了寻访之路。

小小少年,大大梦想

驱车两个小时,上高速、走省道、入乡村小道,终于到了梁寨村。此行我迫切想见到的一个小伙伴,就是衡永慧小姐姐。妈妈不止一次地向我提起她,每次说到她时,妈妈眼里总是泛着泪光。什么样的孩子,会让妈妈如此牵挂?

为了探个究竟,我直奔永慧姐姐家。一踏进姐姐家,我就惊呆了!满墙贴满了闪耀的奖状,让人忘却了房间布置得简陋。这些奖状全是永慧姐姐在各种考试、比赛中获得的,她真是太厉害啦!

永慧姐姐比我高一个头,带着腼腆的微笑看着我。我急忙把妈妈准备的书包、图书、笔记本等学习用品,送到她手上。很快,我们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通过对永慧姐姐的采访,我得知她的爸爸外出打工致残,妈妈聋哑、弟弟年幼,家庭条件一度非常贫困。自打杨占勇叔叔和他的同事们来到梁寨村,落实党的扶贫政策,为永慧姐姐家申请了扶贫资金、教育补贴,办理了残疾证和低保,帮助他们翻修危房……永慧姐姐家的日子慢慢好了起来。说到这儿,永慧姐姐眼里满是感激。

听妈妈介绍,得益于党的扶贫政策,永慧姐姐所在的梁寨小学进行了整修,扩建了操场,铺设了塑胶跑道,添置了篮球场,校舍校貌焕然一新。从2017年开始,学校实行“营养改善计划”,同学们每天只要花一元钱就能吃饱吃好,这可是给村里的孩子们插上了“隐形的翅膀”。同学们都刻苦努力,立志掌握更多本领,用自己的奋斗创造出幸福生活。

我也激动地告诉永慧姐姐,在妈妈的感染下,我深深体会到了贫困家庭小伙伴的不易。今年七月,我有幸作为第八次全国少代会小代表之一,为大会献上了自己的提案——希望全社会可以多搭建交流平台,让城市的孩子有更多机会与贫困孩子交流,做他们的知心好友,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永慧姐姐听了,赞许地连连点头。

传统工艺,脱贫通途

在梁寨村,有一项传统美食大名鼎鼎,那就是粉丝。你可别小看它,它是梁寨村特有的加工工艺做出的。用这里种植的红薯做出来的粉丝,滑口又有韧劲,是当地人喜爱的一道美食。

为了把传统工艺与创业致富结合起来,梁寨村注册了安徽梁寨食品有限公司,拥有了自己的品牌。村里建起现代化加工厂,年产粉丝、粉条达1000吨。“咱们家吃火锅、做家常菜,用的都是梁寨村生产的粉丝、粉条。每次就属你吃得最多,小馋猫!”妈妈笑着揭开了美食“谜底”。

一年生产这么多粉丝、粉条,有足够多的优质红薯供应吗?杨占勇叔叔和同事们早已有了打算,这可是帮助贫困户脱贫的好机会!他们联系中国红薯研究所徐州农科院,与村里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农科院为村民们送来了优质红薯种子和先进种植技术,帮助家家户户取得大丰收。就拿永慧姐姐家来说,每年种植的红薯全都被粉丝厂收购了,根本不愁卖,日子是越过越红火!

如今的梁寨村,公路修通了、大棚搭起了、粉丝厂建成了、卫生院盖好了……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民们出门有自豪感,回家有幸福感!

想起中午驱车两个小时来到梁寨村,我一路上念叨着路远不好走。其实,有了像杨占勇叔叔、妈妈这样千千万万的扶贫工作者,這脱贫攻坚之路就像我们来时的路一样,路阻且长,但行则必至!

红领巾小记者 / 朱 潇(淮北市第三实验小学)

指导老师:张 琳

猜你喜欢

麦子姐姐爸爸
麦子熟了
麦子比人高 不是开玩笑
Cлово месяца
麦子的回忆
我和爸爸
爸爸
爸爸冷不冷
认识“黑”字
可怜的爸爸
十声姐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