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杠杆、同业融资与流动性风险
2020-10-20林俊山
林俊山
内容提要:近年来银行同业批发融资风险引起了监管部门的重视。通过一个不完全信息博弈模型,本文分析银行杠杆、同业投融资与流动性风险的关系,发现在银行杠杆较高的情况下外部风险冲击能够显著增大银行流动性风险压力;在同业融资链条中,银行杠杆率上升致使其投融资行为更加激进,促使融资链条对外部风险冲击更加脆弱,并加剧了银行的顺周期行为倾向。因此,在金融调控中应建立向中小银行倾斜的基础货币投放机制,改进优化央行流动性进入中小银行体系的渠道;在日常监管中应规范银行同业投融资业务,引导其减少同业融资依赖,提高资本充足率水平;在应对突发风险冲击时要重视缓解信息不对称性和稳定预期,避免恐慌蔓延。
关键词:同业融资; 流动性风险; 信息不对称; 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
中图分类号:F832.33;F224.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148X(2020)05-0123-10
一、引言
在我国间接融资为主体的经济体系中,银行业既为实体经济投资提供长期的资金支持,也须为存款人、投资者提供适度的流动性。一般而言,银行高流动性负债的资金成本较低、低流动性资产的收益较高,银行在盈利驱使下吸收了流动性高的负债后会尽可能多地配置收益高的低流动性资产,以增加资产负债两端的息差;同时,不断扩大对贷款、债券等生息资产的配置,并通过增加负债规模支持资产端的扩张。这些趋利性行为增大了银行自身资产负债表期限错配问题和应对流动性风险的压力。银行间拆借市场等资本市场及同业金融业务的发展为银行调剂流动性余缺、提高流动性风险管理能力提供了便利,但在市场化利率挤压息差的空间、互联网金融理财分流存款资金的背景下,很多银行为了支持规模扩张、盈利增长而过度地参与同业金融业务,特别是许多中小银行将其作为增加资产和收入的重要途径,甚至引入期限在3个月以内的短期批发资金来支持贷款或应收款项类投资等非流动性资产。这样既增加了中小银行期限错配问题和流动性风险,也为潜在金融风险和市场恐慌在金融系统内的传染和扩散提供了更多渠道,使银行对潜在交易对手的失败风险更加敏感,并可能放大负面消息引发的集体反应,容易触发系统流动性急剧收紧。如2007年美国的次贷危机和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都推动了TED利差(3月期伦敦银行间市场同业拆借美元利率与3月期美国国债利率的差值,主要反映了全球银行体系的信贷压力,息差扩大说明银行间拆借意愿下滑)在短时间内大幅上升(图1),反映出市场突发的风险冲击能够立即降低投资者的风险偏好,推高市场流动性风险。美国的次贷危机爆发之前,英国北岩银行激进扩张,高度依赖同业批发资金支撐资产业务发展,2007年8月伦敦银行间市场利率陡升、投资者风险偏好骤降,北岩银行无法滚动展期批发融资,流动性迅速萎缩,并爆发了挤兑危机,最终导致被国有化救助。
我国银行体系同业融资近年来迅速扩张,同业资产从2014年末的21.5万亿元增至2016年末的54.7万亿元,同业负债从2014年末的17.9万亿元增至2016年末的29.3万亿元。此后受监管引导有所下降,但同业负债占银行总负债的规模仍然较高,同业业务对潜在流动性风险的影响也日益增加。2016年9月末中国五大国有商业银行的同业负债占总负债的比重为11.1%,而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商行同业负债分别占总负债的24%和20.7%,中小银行对同业负债的依赖程度明显高于大型商业银行。2013年6月国内市场传言光大银行对兴业银行千亿同业拆借资金违约,银行间市场“钱荒”迅速扩散,流动性压力骤增,其中隔夜回购利率最高达30%,7天回购利率最高达28%,均创下历史最高点,导致A股市场银行股遭遇恐慌性抛售,带动上证指数单日下跌5.3%。2019年5月包商银行因“出现严重信用风险”被人民银行、银保监会接管(其最新披露的同业负债占比约四成),并打破银行同业负债的刚性兑付预期,导致部分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上升,人民银行连续3日通过逆回购累计净投放4000亿元才缓解了银行间市场流动性压力。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的直接原因是美国的次贷危机传染到了国际金融体系,但美国次贷危机能够引起国际金融动荡的根本原因是国际金融机构之间休戚相关的同业业务联系,以及信贷过度扩张和流动性泛滥导致的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的脆弱性(Adrian和Shin,2010)。市场信息的不对称性和风险厌恶的恐慌情绪加剧了国际金融机构的流动性压力,国际金融机构间错综复杂的同业关系为损失在机构间的传染提供了途径,流动性挤兑和资金“枯竭”成为很多金融机构破产的直接原因。如北岩银行持有与次级贷款直接相关的资产较少,但在市场融资利率骤升、投资者恐慌情绪蔓延的背景下,短期债权人、存款人疯狂挤兑导致其流动性迅速“枯竭”(Shin, 2009; Goldsmith-Pinkham和Yorulmazer, 2010)。
很多文献认为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后美国推出并日趋完善的存款保险制度能够有效防止出现存款人的挤兑现象(Martin, 2006; Cecchetti和Disyatat, 2010等),虽然存款人挤兑潜在的流动性风险降低了,金融创新工具及金融机构之间密切的同业关系却使流动性危机出现了新的特点,银行资产负债表期限错配问题对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能力产生了巨大的挑战。Brunnermeier(2009)发现以信贷资产证券化为代表的金融创新增加了银行“放款加转销”模式应对流动性风险的脆弱性。Ivashina和Scharfstein(2010)认为雷曼兄弟破产主要是短期债权人挤兑使得它无法滚动展期短期债务,出现了流动性“枯竭”现象。潘彬等(2018)发现银行同业业务会导致其资产负债期限错配扩大,并加剧其行为的顺周期性特征。王倩和赵铮(2018)发现银行同业融资会增强杠杆的顺周期性。另外,有些文献通过理论模型揭示了信息不对称性与流动性风险的关系。Allen和Moessner(2010)认为美国的次贷危机导致金融市场流动性骤降的重要原因,是金融机构“对其他金融机构的交易对手风险及潜在损失的不确定性”。Ratnovski (2013)发现银行流动性风险与投资者对银行未来偿付能力突然增加的不确定性有关,有两种方式可以降低流动性风险:一是增加流动资产,二是增加银行资产透明度减少投资者不确定性,这种市场信息不对称性难以通过投融资双方自发解决。通过一个不完全信息博弈模型,Acharya和Skeie(2011)分析了银行可能会基于杠杆率和自身资产质量的考量而出现流动性囤积行为,认为金融危机发生往往伴随着市场流动性囤积行为,这与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信息的非对称性有关。即使投资者了解债务机构的资产状况,却不一定了解与债务机构有业务往来的其他机构的资产质量状况。当金融危机初露端倪时,投资者出于谨慎预防的动机而减少借出资金或展期债权,从而加剧了流动性风险在系统内的蔓延传染。
二、研究模型的构建与分析
为了分析流动性风险在金融系统内发生发展的规律,探究银行杠杆、同业业务和信息不对称性与市场流動性风险的关系,本文构建了一个两阶段不完全信息流动性囤积模型,分析市场突发负面冲击、促使银行出于谨慎预防动机调整资产负债表(变现债权或流动性资产)的影响。
假设在一个模型中有两个阶段和i=1,2两个银行。在第一阶段开始时t=0,每个银行都有一单位的长期投资资产AF。假设在第二阶段结束时t=2,如果投资成功可以得到回报y,否则回报为0,其中投资成功的概率为θ,即:
银行长期投资资产的预期回报应满足θy1。假设银行1在t=0时可以对自己持有的长期投资资产追加至多1单位的投资且不影响预期回报率,但是它没有足够的资金,短期内也难以从外部投资者那里筹集。考虑从其他银行借入b1单位的资金来最大化自己的收益,只要它对其他银行承诺的单位资金回报r1y,银行1就愿意借入尽可能多的资金来增加收益,其最优策略为d*1=1。
若银行2有1单位的流动资金,但没有合适的长期投资机会,考虑借出l11单位的资金给其他银行做长期投资以赚取回报,留存1-l1单位的资金做短期投资以备随时偿还债务,假设单位短期投资的回报是1,银行1承诺给银行2的单位投资回报为r1。银行2在t=1时需要偿还到期债务LI2∈1,2,但是只有1-l1的流动资金,它可以承诺以r2的单位投资回报来展期剩余部分的债务。假设银行2债权人是风险中性的,那么银行2成功展期的约束条件是θr21。此时,问题变为银行2在上述约束条件下如何选择l1和r2以最大化自己的预期收益π2=θy+l1r1-θLI2-1+l1r2。银行2的最优策略是r11/θ时,l*1=1;r1<1/θ时,l*1=0。因此,在上述无金融摩擦的模型中,银行2倾向于在有利可图的市场中借出尽可能多的资金,银行间的均衡融资利率r*1=1/θ可以反映融资银行的信用风险。这是Acharya和Skeie(2011)讨论银行流动性囤积的基准模型。
(一)银行间同业融资基准模型
从Acharya和Skeie(2011)的基准模型出发,本文构造一个能够分析多银行参与同业投融资业务与流动性风险关系的模型(见表1)。首先,假设银行2的债权人除存款人外还包括银行机构,记为银行3,其策略目标是最大化自己的预期收益。当银行3资本结构只包含自有权益资本时,银行3等同于基准模型中的普通风险中性投资者。本文重点考察同时包含权益资本和债务资本的银行3对银行2期限错配风险的影响,间接反映资金链条延长对融资环境变化的影响。其次,不同于Acharya和Skeie(2011)资产回报一致性的假设,本文认为银行各自持有的长期投资资产回报是独立的,即AFi|t=2=y,θ,0,1-θ,i.i.d.,i=1,2,3。受业务同质、地域临近等因素的影响,同类银行之间投资资产回报会有一定的相关性,但较易发生同业资金往来的银行之间业务差别往往会很大,如我国金融市场中资金供给方以大银行居多、资金需求方以小银行居多。第三,假设每个银行吸收的存款在两个阶段保持稳定,不妨令LDi表示t=0时银行i已经吸收的存款,t=2时银行投资回报优先偿付存款人。
上述博弈模型时序可以重述如下:t=0时刻,银行1请求以r1的单位投资回报率向银行2筹借d1单位的资金(d11),并承诺t=2时刻偿还本息;银行2可以选择借出l1单位的资金(l1d1)。如果银行1和银行2达成融资协议,银行1需要在t=2时刻向银行2支付l1r1的本息回报。t=1时刻,银行2需要偿还银行3的到期债务LI2=1,但是它只有1-l1的流动资金,它可以向银行3请求以r2的单位投资回报来展期剩余部分的债务,并承诺t=2时刻偿还本息;银行3可以选择展期l2单位的资金(l2l1)。如果银行2和银行3达成展期协议,银行2需要在t=2时刻向银行3支付l2r2的本息回报。假设各银行会选择最大化自己预期收益的策略,若出现无差异策略,银行会选择借出或展期尽可能多的资金。如果银行不能融入资金偿还到期债务,就必须贱卖未到期投资资产,每单位账面价值的未到期投资资产处置只能得到ρ的现金(1/2<ρ<1)。如果处置未到期投资资产仍然无法偿还到期债务,银行只能违约,其收益为0。违约银行的存款人优先受偿资产处置收益,此时不妨假设普通债权人受偿为0。所以,可以通过逆向归纳法讨论上述博弈模型的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
1.考虑银行3最大化自己预期收益的策略选择。t=1时,假设银行3预期银行2破产的概率为1-b,那么银行3选择展期l2单位资金的预期收益函数可以分为两种情况。
当投资项目回报比较低时,投资收益不足以覆盖借入资金的成本,银行1不会借入任何资金进行投资;当投资收益足以覆盖借入资金成本时,银行1会借入尽可能多的资金。所以,可以得到上述博弈模型的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
命题1:假设(2-θ)/θ2y<2,上述同业融资模型(在临界区域外)存在唯一的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
证明:通过同业融资基准模型中的逆向归纳法不难得到如下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见表2)。
其中,L*∈(1-θ,1)是方程(1-θy)(L+θ-1)L+1-θ1-L=0的唯一解①。
从命题1中的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结果来看,只要待投资项目预期收益足够大,三个银行间一般总会形成稳定的融资博弈均衡,其中均衡融资利率反映了融入资金银行的信用风险水平;同时,银行市场投融资行为受到自身杠杆率的影响,高杠杆率会导致银行投融资行为更加激进。从银行3来看,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当其杠杆率较低(LD3
从命题1的证明可以得到如下推论。
推论1:假设(2-θ)/θ2y<2,同业融资模型的均衡融资利率是r*1、r*2,那么d(r*1-r*2)dLD20,即資金中介银行的风险溢价要求随着自身杠杆率的升高而降低。
证明:在区域Ⅰ、Ⅲ、Ⅴ、Ⅶ、Ⅸ的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中,显然有d(r*1-r*2)dLD2=0。在区域Ⅱ中,d(r*1-r*2)dLD2=-1-θθ1-LD3<0。在区域Ⅳ、Ⅵ、Ⅷ、Ⅹ中,d(r*1-r*2)dLD2=-1-θθ<0。因此,d(r*1-r*2)dLD20恒成立。
从推论2可以看出资金中介银行的杠杆率较小时,它的风险溢价要求受自身杠杆率的影响不明显,一旦其杠杆率超过某一对应的临界值(如LD3<1时对应临界值是y-1θ),其风险溢价要求就会严格随着自身杠杆率的增大而降低。此时资金中介银行在更高的杠杆率下愿意接受更低的风险溢价,即杠杆率上升使其投融资行为更加激进。因此,金融体系同业融资链条延长和金融机构杠杆率上升,对金融机构的投融资行为有正向推动作用。
(二)存在外部冲击的同业融资模型
假设命题1中的均衡结果存在,在t=0时刻,银行1以约定r*1的回报率向银行2进行融资并投入了长期项目。这一阶段市场突然遭遇了一次负面意外冲击(图2),每个银行长期投资资产受到冲击影响的概率为1-p,且每个银行都能观测到自己以及对手银行的资产是否受到了冲击,以反映银行间具有“同伴监督(peer monitoring)”的能力(Acharya和Skeie, 2011)。但是,每个银行都不能观测到其他银行的资产状况,包括其对手银行投资的其他银行。
证明:在区域Ⅴ中,通过命题1可知银行1在t=0时刻能够以r*1=1θ2的回报率从银行2融入1单位的资金。由于银行2杠杆率较低,银行1破产不会直接导致银行2破产,冲击发生后银行3预期银行2破产的概率保持不变。因此,冲击不会改变原有的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银行2在t=1时刻仍然能够以r*2=1θ的回报率向银行3滚动展期1单位的资金。
在区域Ⅷ中,通过命题1可知银行1在t=0时刻能够以r*1=1θ2+1-θ(y-LD2θ的回报率从银行2融入1单位的资金。由于银行2杠杆率较高,银行1破产会直接导致银行2破产,冲击发生后银行3预期银行2破产的概率上升为θθ′。因此,银行3的最优策略应是:
l*2=0,r2<1θθ′,1-LD3,r21θθ′
银行2在t=1时刻能够以r*2=1θθ′的回报率向银行3展期1-LD3单位的资金,此时银行2的预期收益是π12=θy-LD2+1θ2+1-θ(y-LD2θ-1θθ′+。如果银行2不能从银行3展期债务,就需要处置账面价值为1-LD3ρ的资产来偿还到期债务。假设银行2优先处置单位账面价值预期回报率最低的资产,此时银行2的预期收益是π22=θ2-1ρy-LD2+。当 1/2<ρ<θ2θ′y/[θ2θ′y+θ-θ′+θθ′1-θy-LD2]时,可以计算得到,θy-LD2+1θ2+1-θ(y-LD2θ-1θθ′-θ2-1ρy-LD2>0,即π12-π220。所以,银行2的最优策略是以r*2=1θθ′的回报率向银行3展期债务,也说明市场突发冲击发生后银行3需要更大的风险溢价来补偿投资不确定性。但是,当银行3预期冲击影响银行2的债务偿还能力时,会尽可能减少继续为银行2提供的流动性支持。银行3同意债权展期的约束条件是它预期银行2有能力偿还展期后的债务,用公式表示为y-LD2+1θ2+1-θ(y-LD2θ-1θθ′0,即θ′θθ(y-LD2)+1。当θ′<θθ(y-LD2)+1时,无论银行2提供多高的回报率报价,银行3都不会同意债务展期,这在其预期中只不过是空头支票。其他情形可以类似证明,得到如下纳什均衡结果。
从命题2的博弈纳什均衡结果来看,在银行2杠杆率足够低、损失吸收能力足够强的情况下,市场突发风险事件难以影响其同业债务展期,对其同业融资链条的冲击影响不明显。但在银行杠杆率较高的情况下,市场突发风险事件能够显著提高其均衡市场融资利率,增大银行流动性风险压力。在信息不对称的背景下,即使资产质量良好的银行也可能会因为被挤兑而出现流动性风险,甚至会因为市场资金供给方的流动性囤积行为而出现流动性“枯竭”的现象;同时,银行同业投融资行为受到融资链条中银行杠杆率的影响,高杠杆率会导致同业融资链条对意外风险冲击更加敏感。从命题2的结果可以得到如下推论。
推论2:假设(2-θ)/θ2y<2,1/2<ρ<θ2θ′y/[θ2θ′y+θ-θ′+θθ′1-θy-LD2],银行同业投融资市场在t∈(0,1)遭受了负面风险冲击(θ︿,p),θ′*表示使得银行3囤积流动性的临界值,那么dθ′*dLD2>0,即同业融资链条的脆弱性随着资金中介银行杠杆率的升高而增强。
证明:在区域Ⅰ、Ⅲ、Ⅴ、Ⅶ、Ⅸ中,冲击未影响同业融资展期。在区域Ⅱ中,θ′*=θ(1-LD3)θy-LD2+1-LD3,dθ′*dLD2=θ2(1-LD3)θy-LD2+1-LD32>0。在区域Ⅳ中,θ′*=θLD3y-LD2θ+LD3-1+LD3,dθ′*dLD2=θLD3θ+LD3-1y-LD2θ+LD3-1+LD32>0。在区域Ⅵ中,θ′*=θy-LD2+1,dθ′*dLD2=θy-LD2+12>0。在区域Ⅷ中,θ′*=θθ(y-LD2)+1,dθ′*dLD2=θ2y-LD2+12>0。在区域Ⅹ中,θ′*=θy+1-LD3θy-LD2+y+1-LD3,dθ′*dLD2=θ2y+1-LD3[θy-LD2+y+1-LD3]2>0。
推论2说明,在其他条件相同情形下,当银行2的杠杆率较低(LD2较小)时,银行同业融资链条抗冲击的韧性较强,银行3向银行2提供流动性支持的抗沖击容忍度较高;当银行2的杠杆率较高(LD2较大)时,同业融资链条对意外风险冲击的敏感性增强,即使较高的θ′也容易引起银行3出现流动性囤积行为,此时市场抗冲击的韧性较差。因此,金融体系同业融资链条延长和金融机构杠杆率上升,对市场风险事件引发的恐慌和流动性急剧收缩有助推强化作用。
三、2019年中小银行流动性波动及启示②
自2015年实施存款保险制度以来,我国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结构受到金融管理和宏观调控政策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商业银行背后的国家隐性担保逐渐被存款保险担保所取代,投资者对银行的债权安全真正开始依赖银行的信用风险水平,银行间信用分层特征逐步显现。另外,自2014年贸易顺差开始下降以来,外汇占款作为央行投放基础货币的渠道受限,央行逐步通过逆回购、常备借贷便利(SLF)、中期借贷便利(MLF)等补充银行体系流动性,使得具有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资质并能提供合格抵押资产的大中型银行流动性充裕,并作为银行间市场的流动性供给者,向股份制以及中小型商业银行提供流动性支持。因此,大银行在我国金融机构同业投融资市场中是主要资金供给方,中小银行是主要资金需求方和向非银行金融机构传导流动性的重要通道,形成了“大型银行-中小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同业资金链条。2015-2016年,由于市场流动性充裕,部分中小银行通过同业负债吸收大量资金,再配置同业理财、非标等高收益、长期限的资产,以牺牲流动性和信用来博取“稳定”的利差收益。然而,这种“稳定”是建立在投资者预期乐观、市场流动性充裕基础上的。2016年以来受宏观经济形势及监管政策变化影响,中小银行经营出现分化,部分机构在公司治理、盈利能力、资产质量等方面的问题逐渐暴露。2019年5月包商银行接管打破同业债权刚兑预期,引起市场对依赖同业负债的中小银行风险的关注。6月初,锦州银行等未按时披露财报的消息在市场上发酵,由于信息不对称性,部分机构投资者“一刀切”退出了对相关中小银行的融资支持,中小银行同业存单发行受阻,流动性压力骤增,市场上银行同业存单发行成功率从1-5月的平均80%以上锐减至6月初的60%以下,流动性风险压力从中小银行进一步传导到非银行体系。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大银行与中小银行的信用分层决定了两者的风险溢价差,在这种风险溢价差与银行间市场流动性良性互动的作用下,大银行流动性能够有效传导到中小银行及非银行金融机构。但是,从前面的理论模型可以推断这种市场结构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如果市场存在突出的信息不对称,个别中小银行的风险暴露可能导致大银行甚至整个市场对中小银行的逆向选择,出现大银行流动性充裕、中小银行流动性紧张的流动性分层问题。二是如果中小银行同业负债与投资资产存在期限错配问题,如依靠滚动发行同业存单支持较长期限的资产,那么风险冲击带来的同业资金重定价将会快速影响中小银行的同业负债成本,严重风险冲击带来的流动性分层将导致中小银行立即出现流动性风险。三是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同业融资链条中的资金中介机构很容易遇到市场负面冲击引起的流动性风险,即使资产质量未出现劣变的机构也可能面临投资者流动性囤积行为的压力。在2019年6月发生的中小银行流动性波动中,部分因技术原因延迟披露年报但资产质量未劣变的中小银行也遭受了同业挤兑,这与信息不对称使得债权投资者“一刀切”规避风险有重要关系。这些银行普遍依赖同业负债融资(占比多在30%以上),导致其同业债权机构对市场负面消息更加敏感,相比于无杠杆的普通债权人更容易囤积流动性,从而收缩了对中小银行的融资支持。此时,市场出现流动性分层,资金供给方在中小银行面前囤积流动性,即使央行增加市场整体流动性供给也难以传导至中小银行并缓解其流动性困境。
人民银行、银保监会等部门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平抑市场波动,在综合运用公开市场操作等政策工具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的同时,重点通过定向流动性支持工具、同业存单信用支持工具等支持特定中小银行负债稳定,及时公开发声说明包商银行信用风险与其他中小银行流动性紧张的区别,稳定投资者预期,减少信息不对称产生的不确定性,较好地熨平了市场波动;同时,通过窗口指导引导大行维护中小银行同业业务稳定,并鼓励其扩大向大型券商融资,支持大型券商扩大向中小非银行金融机构融资,以弥补“大型银行—中小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单一同业资金链条的不足。另外,人民银行对特定中小银行的定向支持措施有效缓解了本文理论模型中出现的市场流动性囤积困境。
四、结论及政策建议
本文分析了银行杠杆率、同业融资与流动性风险的关系,探析了突发风险事件对市场流动性的冲击影响,发现信息不对称性是导致市场利率对冲击敏感的重要因素,并容易导致融资展期利率飙升和市场主体出现完全的流动性囤积行为。即使对于资产质量良好的银行,其对手金融机构或其他债权人也可能为了规避风险不愿继续提供流动性支持。如果强有力的外部监管者能够采取有效措施消除资产稳健银行的信息不对称性,就能缓解市场流动性压力,防范流动性风险事件爆发。如在包商银行被接管期间,市场对中小银行的信心不稳,同业存单发行量和发行成功率均出现明显下降,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及时主动发声,表示接管包商银行是个案,中小银行整体稳健、流动性充足(6月2日人民银行答记者问),并及时传递大中型银行共同稳定同业业务的积极信号(6月9日金融委办公室会议新闻稿),较好稳定了市场预期。因此,监管者应进一步强化预期引导,及时消除投资者的不确定性、稳定市场预期,这对于缓解外部不确定冲击对市场流动性的影响有重要意义。
基于金融体系同业融资链条延长和银行机构杠杆率上升,对市场投融资行为有正向推动作用,也对市场风险事件引发的恐慌和流动性急剧收缩有催化作用,即银行杠杆率上升会直接激励其冒险精神,导致银行投融资行为更加激进又使得同业融资链条对负面风险事件更加敏感、脆弱,对意外风险冲击的容忍度和抗冲击韧性更低,高杠杆促使银行在繁荣环境中更愿意投资放贷,在萧条环境中更容易断贷囤积流动性。银行业必须树立资本约束和风险管理并重的经营理念,建立以资本约束为核心的业务发展模式和资源配置方式。因此,监管者应进一步规范管理银行同业业务,提高银行资本充足率,降低银行杠杆率水平,防止银行过度参与同业投融资、对市场负面事件反应过度,提高其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能力。
在具体操作上可分为四个方面:一是改进完善基础货币投放机制。发挥好差异化存款准备率和定向流动性调节工具的作用,在“三档两优”存款準备金政策框架中给予中小银行更多优惠,增加定向支持中小银行流动性工具的种类和期限,以基础货币投放结构的优化推动改进目前以“央行—大型银行—中小银行和非银金融机构”为主要渠道的流动性调节机制,减少中小银行流动性对大型银行的依赖。二是继续加强金融机构同业业务监管。禁止中小银行乱搞同业、乱加杠杆、乱做表外业务,督促批发性融资占比高、资金来源与运用错配的中小银行尽快压减同业融资规模,推动同业负债尽快回归流动性管理本质。三是拓宽中小银行稳定融资渠道,减少对同业资金的依赖。如继续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对服务实体经济力度大、效果好的中小银行给予更大存款利率上浮空间,帮助其稳定储蓄资金来源,提升核心负债依存度。四是加大中小银行资本补充力度。内源性资本方面,在利润下滑、资本充足率下降的情况下严格限制中小银行的现金分红、股权投资和资本性支出,提高盈余转增资本比例。外部资本充方面,鼓励中小银行优化股权结构,引进有实力、负责任的大股东或战略投资者,并引入其先进的经营管理经验。
注释:
① 通过中值定理可以证明此方程在区间(1-θ,1)上存在唯一解L*,且L*与y和θ严格负相关。
② 相关信息和数据来自任泽平、方思元、杨薛融《包商银行事件:成因、影响及展望》,2019年6月17日;明明债券研究团队《利率债专题——措施频出台,同业新气象》,2019年7月1日;李丹丹,“细数锦州银行与包商银行事件之别 高风险金融机构处置谋求多元之策”,《上海证券报》2019年8月8日。
参考文献:
[1] 潘彬,王去非,易振华.同业业务、流动性波动与中央银行流动性管理[J].经济研究, 2018(6):21-35.
[2] 王倩,赵铮.同业融资视角下的商业银行杠杆顺周期性[J].金融研究, 2018(10):89-105.
[3] Acharya, V and D.Skeie.A Model of Liquidity and Term Premia in Inter-bank Markets[J].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2011,58(5):436-447.
[4] Adrian, T and H. S.Shin.Liquidity and Leverage[J]. Journal of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 2010,19(3):418-437.
[5] Allen, W. A. and R.Moessner.Central Bank Co-operation and International Liquidity in the Financial Crisis of 2008-9[R].BIS working pape, 2010, No.310.
[6] Brunnermeier, M. K.Deciphering the Liquidity and Credit Crunch 2007-2008[J].Journal of Economics Perspectives,2009, 23(1):77-100.
[7] Cecchetti, S. G. and P. Disyatat.Central Bank Tools and Liquidity Shortages[J].Economic Policy Review, 2010, 16(1):29-42.
[8] Goldsmith-Pinkham, P and T.Yorulmazer.Liquidity, Bank Runs, and Bailouts: Spillover Effects During the Northern Rock Episode[J].Journal of Financial Services Research, 2010, 37(2):83-98.
[9] Ivashina, V and D. Scharfstein.Bank Lending During the Financial Crisis of 2008[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2010, 97(3):319-338.
[10]Martin,A.Liquidity Provision vs. Deposit Insurance: Preventing Bank Panics without Moral Hazard[J].Economic Theory, 2006, 28(1):197-211.
[11]Ratnovski, L.Liquidity and Transparency in Bank Risk Management[J].Journal of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 2013,22(3):422-439.
[12]Shin, H.S.Reflections on Northern Rock: The Bank Run That Heralded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J].The Journal of Economics Perspectives, 2009, 23(1):101-120.
(责任编辑:关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