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麝对不同形态补充料的采食适应性研究
2020-10-20安清聪刘水灵郭鑫钰李琦华杨林富
安清聪 刘水灵 郭鑫钰 李琦华 杨林富
云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云南省动物营养与饲料重点实验室,昆明650201
林麝是国家一类保护动物,雄麝腹部香囊分泌的麝香是制造香水、香料的重要原料,同时也是多种中药的配伍成分,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我国开展林麝人工养殖以来,进行了大量的饲料研究[1-4],但由于饲养规模小、饲养方式和饲养管理较为粗糙、加之林麝对饲料变化极为敏感,林麝饲料研究进展缓慢[5-7]。随着林麝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麝香产量和品质不断提升,对林麝营养及饲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颗粒饲料具有营养均衡、动物不易挑食且方便饲喂的特点,是配合饲料推广应用的主要料型。本试验采用不同形态林麝补充料替代精料,观察分析林麝的采食适应情况,以期为林麝的营养研究及补充料的开发奠定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饲粮
参照玉龙县荣麟种养殖有限公司精料组成及饲喂量,配制林麝补充料,基础饲粮组成和营养水平见表1。根据林麝的采食习性,将补充料加工成不同形态(表2)。
1.2 试验设计
试验动物为玉龙县荣麟种养殖有限公司林麝养殖基地的56 头林麝(包括成年和幼年),试验共设10 个阶段,每阶段3 d,共30 d,自2018年10月17日至2018年11月17日。
每天11:00 投喂鲜树叶,自由采食;17:00 投喂青混料,青混料为南瓜、胡萝卜、菊苣、生菜等切碎后与精料混合,成麝的饲喂量约500 g,幼麝200~300 g。按照每只林麝精料饲喂量的12.5%添加补充料粉料替代精料,根据林麝采食情况,每3 d增加50 g,当补充料粉料添加到精料的25%时,将其中1/2 替换成补充料碎粒,连续饲喂3 d 将碎粒替换为补充料颗粒,在以后的饲喂过程中只增加颗粒料的量,以剩余饲料判断林麝的采食适应情况。
1.3 饲养管理
养殖基地周围有大量的珍珠树和松树,环境安静。每间圈舍占地面积约10 m2,舍内通风、排水良好,圈舍前有运动场供林麝活动。饲管人员进出养殖区域应穿工作服,并进行喷雾消毒,严格遵守喂饲时间,定量饲喂,按照一定的次序饲喂;给与干净充足的饮水,有一定的运动空间,有充足的日光浴,与林麝接触时,态度温和,不能恐吓、严禁哄打,加强卫生防疫工作,圈舍、料盆和水盆定期消毒,保持圈舍干燥清洁。观察麝群的健康状况,包括精神状态、食欲和反刍、鼻镜、体温及粪便状态,记录林麝的腹泻及发病情况等。
表1 基础饲粮组成及营养水平(风干基础)
表2 饲料形态
2 结果与分析
2.1 林麝的采食情况
本试验初期1~6 d,以10%~20%颗粒状补充料替代精料,林麝对颗粒料不予采食或采食量很少。由于林麝生性胆小、警觉性高,对饲料的形态、气味、口味及配方组成等变化较为敏感。本养殖场圈养林麝长期以粉状精料+切块蔬菜饲喂,其中的南瓜、胡萝卜、菊苣、生菜等鲜嫩多汁、含水量高、适口性好。而颗粒料硬度较高,且其中添加的苜蓿草粉影响了适口性,造成林麝挑食青混料而对颗粒料采食较少。因此,调整为补充料粉料替代部分精料并逐渐增加替代量的饲喂方式。经过1~6 d 的适应期后,以补充料碎粒替代粉料并逐渐增加替代量,再将碎粒料完全替换为颗粒料,经过30 d 的逐步过渡,颗粒料对精料粉料的替代量达到35%,林麝采食情况良好,基本无剩余料。王建明等[8]报道,公麝采食颗粒饲料的适应时间为3~6 d。本试验结果与之差异较大,这与圈养林麝的生长环境及采食习性有关(表3)。
野生林麝食性较广,以阔叶林、针叶林、真阔混交林、灌木等木本植物的鲜嫩枝叶、草本植物的心叶等为食[1,9]。张履冰等[10]报道,陕西凤县野生林麝春季主要采食18 种当年生枝条以及非禾草类草本植物,冬季主要采食16 种常绿或半常绿灌木和乔木的落叶。杨营等[6]对四川都江堰人工养殖围栏内林麝采食的野生及栽种植物种类进行调查后发现,林麝采食的植物有64 种,主要包括农田野草、野菜,少部分是栽种的饲草、树木、中草药等,冬季主要采食干枯树叶等。陈钧[11]对甘肃陇山林区林麝资源初步调查表明,林麝的主要分布区为山地阔叶林区,树种由桦、栓皮栎、辽东栎、山杨等及虎榛子、蔷薇、绣线菊等灌木组成。
表3 林麝对不同形态补充料的采食情况
林麝是小反刍兽,人工圈养条件下其粗饲料来源主要是树叶类,树叶来源少,采集成本高,晾晒、储存困难,养殖过程中常以应季蔬菜等青绿饲料作为补充[12-14]。蔬菜类水分含量高、粗纤维含量低,单位重量的营养价值较低,极易发生营养代谢性疾病。受季节影响,夏秋季气温高、湿度大,蔬菜极易发生腐败变质,冬春季来源较少、价格较高,饲料营养水平难以保障。由于蔬菜类适口性好,水分含量高,大量采食容易引发其在瓣胃内过度发酵、腐败、产气,造成机体酸中毒。长期饲喂蔬菜类极易发生偏食、挑食等问题。刘文亭等[15]对荒漠草地植物群落内物种与功能群多样性与对应的草食动物偏食性进行Pearson 相关性分析表明,植物多样性与动物偏食性基本呈负相关,且负相关对数是正相关对数的6.99 倍。圈养林麝长期偏食将导致食性更为单一,影响林麝健康及生长发育。
苜蓿草粉粗纤维含量高,颗粒饲料被林麝接受后,进食时的咀嚼行为增加唾液的分泌量,唾液里的消化酶有助于胃肠道内食物的消化,且唾液里的溶菌酶可以杀灭口腔细菌,预防细菌感染,同时可以锻炼下颚力量,防止下颚退化,增进牙床健康。圈养林麝维持生命、生长繁殖、生产麝香等过程所需的营养物质都从饲料中获得,因此,提供营养全面、配比合理的补充料颗粒,可以有效防止挑食,避免饲料浪费,满足其生长发育及繁殖的需要。
2.2 林麝腹泻及发病情况
本试验进行过程中未发生林麝死亡情况,林麝未发生精神萎靡、采食量下降、体温升高等不良症状,说明林麝对颗粒饲料已经逐渐接受。试验期间有2 头成麝出现外部脓肿状况,偶尔出现腹泻情况。林麝发生腹泻后,成麝给药杨酸小檗碱片2 片,粉碎拌入料中饲喂;幼麝给药蒙脱石散1 袋,3 g/袋,连续给药3 d,不给饮水。
3 小 结
随着饲料工业的发展,猪、鸡配合饲料95%以上是颗粒饲料,奶牛TMR日粮技术日渐成熟。本试验在30 d 的时间内,林麝补充料颗粒料对精料的替代量达到35%,还不能满足林麝对粗饲料的营养需求量。根据林麝的生物学特性和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求特点,调整配方组成,合理配合饲粮,配制适口性好的颗粒料补充料,进一步增加替代量,是解决林麝偏食、挑食问题,保障麝香品质及产量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