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武汉市植保体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2020-10-20刘亚茹李桂冬李红萍徐曾娴

湖北植保 2020年5期
关键词:病虫植保技术人员

刘亚茹 刘 倩 李桂冬 李红萍 徐曾娴

(1.武汉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湖北武汉 430014;2.武汉市农业检测中心 湖北武汉 430014)

近年来,武汉市各级植保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农业农村部、省农业农村厅及省植物保护总站有关文件和会议精神,始终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牢固树立“公共植保、绿色植保、法治植保”的工作理念,认真做好病虫害监测,及时发布预报预警信息,科学制定防治预案,有效控制了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的发生,确保了全市粮食安全和农业生产持续健康发展。本文分析了全市植保机构和人员情况、工作经费情况、全年开展工作情况等植保体系现状,指出了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1 植保体系现状

1.1 机构设置和人员构成

全市共有市级植保机构1 个、区级植保机构6个、街级农业服务部门(含植保)55个,市区两级植保机构均为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其中,除市级、黄陂区、蔡甸区外(均为其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内设业务机构),其他区级植保服务机构均为独立法人。经过30多年的发展,全市目前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植保人才体系(表1)。

表1 武汉市植保人员情况统计

截至2020年6月,全市各级植保机构在岗人员共660人;其中,市植保站5人,江夏区4人,黄陂区8 人,新洲区2 人,汉南区1 人,蔡甸区8 人,东西湖区2人,街道629人,植保专业技术人员占比54.55%。全市职称为副高以上的植保技术人员87 人,占比15.11%。植保技术人员年龄构成情况,35 岁以下14 人,占3.81%;36~50 岁249人,占67.85%;51岁以上104人,占28.34%。

1.2 人均收入和工作经费

近年来,随经济水平的提高,全市植保体系人员人均收入水平有所提升,2019年市、区、街道三级植保机构人均年收入为16万元、15.43万元、11.69万元,但考虑到植保人员年龄偏大、工作强度高,相比其他行业,工资待遇水平为一般。

2016-2020年,全市市、区级植保机构工作经费及业务经费来源主要有本级财政拨付公用经费、上级单位拨付工作经费及其他来源,所占比例分别为55.67%、16.61%及27.72%,平均每年人均工作经费及业务经费仅6065元,实际支出经费超出拨付经费14.48万元。

1.3 植保职能和工作成绩

全市各级植保机构主要职能是承担全市6个辖区(江夏区、黄陂区、新洲区、汉南区、蔡甸区、东西湖区)农作物病虫害的监测预警、防治控制、农药使用技术与指导等工作,对全市的植保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10年来,全市农作物年均播种面积829.92 万亩,病虫害年均发生面积1326.25 万亩次,年均防治面积1950.69 万亩次。2019 年全市各级植保机构开展田间病虫害调查799 次,开展田间调查2733 人次;发布病虫情报127期,开展新技术、新产品试验示范18个,开展病虫害防治等技术培训37期,开展农药使用调查24次,开展田间技术指导2611人次,有效确保了主要农作物重大病虫害不暴发、不蔓延。

2 存在的问题及困难

2.1 基层植保人员缺乏

2.1.1 年龄断层问题突出

全市目前在岗的各级植保技术人员中,51岁以上的人员比例过高,35 岁以下的比例过低,其中江夏区和新洲区甚至没有35 岁以下的技术人员,基层技术人员“青黄不接”现象非常严重,不利于高强度、应急病虫害防控工作的正常开展。

2.1.2 植保技术人员缺乏

由于植保技术人员退休、升职、转岗等原因,专业人员在编不在岗或非专业人员占用编制情况普遍[1],各地植保机构都存在从事植保工作人员偏少的问题,如新洲区只有2 人从事植保技术工作,各级植保技术人员身兼数职,工作量极大,工作质量难以保障。

2.1.3 植保人才储备不足

由于基层植保服务条件差、工作辛苦收入低、职称晋升有限等原因,区、街两级植保机构存在“招不进人、留不住人”的现象,新生力量得不到补充,导致植保人才储备严重不足;加之街道农技部门实行“以钱养事”管理模式,导致街道植保队伍不稳,工作难以细化落实。

2.2 技能素质亟待提高

2.2.1 植保知识储备不足

由于工作任务多、技术培训和考察学习少,全市植保人员知识结构面偏窄,技术更新不快,普遍只懂粮棉油和蔬菜等传统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对经济作物的病虫害防治技术知识存在短板。面对广大农民调整种养结构、发展效益农业的新要求,对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存在“本领恐荒”现象,对经济作物产前产后服务相对滞后。

2.2.2 部分人员实践经验缺乏

近几年刚进入全市植保队伍的人员大多是农业、植保、农技推广方面的研究生和本科生,虽具有深厚的理论知识功底,但实践经验缺乏,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不足。

2.3 植保工作条件较差

2.3.1 软硬件设备不足

做好病虫测报是植保工作的基础保障。目前,全市以网络通讯技术、物联网技术为支撑的农作物病虫害智能化监测预警平台还未得到充分有效应用,多地植保机构存在病虫情测报灯等监测设备“超龄”服务,适用的新型自动化、智能化测报工具缺乏等问题,绝大多数病虫害监测依然靠“一双眼、一只盆、一根棍”[3],监测设备和水平都比较落后,限制了重大病虫害监测预警的准确率和实效性,给植保工作造成了不利影响。

2.3.2 经费相对短缺

多地财政只能保证植保人员的工资发放,投入的办公经费和业务经费较少,严重制约了植保工作的开展。由于经费有限,各地植保机构普遍缺少固定的重大病虫监测圃,而将病虫监测点建在农民或合作社的土地上,造成所需的费用及管理等问题较难解决,并导致到处踩点的调查效率低下、病虫害数据没有连贯性等问题[2],限制了病虫害测报的准确性;大多植保机构缺少公车、没有下乡补助、没有租车经费来源,植保技术人员下乡天数受限,影响了田间技术指导业务的开展。

2.3.3 工资待遇较差

基层植保技术人员工作非常辛苦,经常深入田间地头,风里来雨里去,寒天酷暑,兢兢业业,吃苦耐劳,但工资水平与其工作强度不成正比,工资待遇普遍偏低,特别是基层技术人员晋升渠道也比较狭窄、职业发展前景有限,容易导致植保工作队伍不整、人心不稳。

2.3.4 工作任务繁重

近年来,全市农业种植结构趋向多元化,导致新的病虫害不断出现,老的病虫害再度猖獗,病虫害监测难度增加,植保任务更加繁重。由于全市现有植保服务力量相对薄弱,面对如草地贪夜蛾等突发性、大区域流行性、迁飞性的重大病虫,应急防控能力较弱,如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实施应急控制,有导致农作物受灾面积大、受害时间长和减产歉收的风险。

3 对策与建议

3.1 加快植保人才队伍建设

要大力发展基层植保实用人才队伍,改革并完善市、区、街三级植保体系。适当增加植保队伍人员编制,保证基层植保机构有足够的专业技术人员数量,确保工作有力有序推进;完善基层植保队伍建设,通过公开招聘技术人员等方式,加快植保队伍的补充,改善植保机构的人员年龄结构,保障植保队伍的延续性;实现职责与酬劳匹配,通过制定相对宽松的晋升政策和较为完善的薪酬体系,明确各级植保机构的福利待遇,从而促进植保队伍的稳定。

3.2 提高植保人员技术水平

加强植保技术培训,注重与农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紧密配合,定期组织技能培训,提高对各类作物特别是经济作物病虫的预测预报和防治技术水平;加快植保知识更新,各级植保机构可通过订阅植保期刊、杂志,或者购买网络期刊数据库[4],提高植保技术人员对新技术、新业态的更新速度;开展新技术试验,鼓励科研院校与植机构共同协作,开展实用性技术研究试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同时提高植保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

3.3 加强植保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病虫监测设备的投入,配备新型自动化、智能化病虫害监测设备,减少监测“盲区”,全面提高全市农作物病虫监测预警能力;以农作物重大病虫害数字化监测预警系统为基础,积极探索物联网技术在病虫害预测预报中的应用,实现病虫害信息采集、数据处理、数据分析等环节的统一化、网络化、信息化管理,提高病虫害信息的时效性和准确性,降低植保技术人员的工作强度。

3.4 加大植保专项经费投入

落实《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等法律规定,各级政府部门要将公益性植保所需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截留或者挪用,使植保机构基本办公条件、病虫监测预报、先进监测设备、植保新技术引进、试验示范推广等得到保障;参照其他省市推进落实“特岗津贴”、下乡补助和测报人员奖励等政策性福利,切实提高基层植保队伍的福利待遇水平,提升植保人员的获得感和价值感[5];增加无害化治理及科研投入,使用先进的生物技术、物理技术等进行无害化治理,确保农业生产安全与植保工作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病虫植保技术人员
壶关县:开展2021年植保无人机操作手培训
果园病虫无公害防治助农提质增效
越南农业管理和技术人员线上培训
我国首批正高级船舶专业技术人员评出
山西省果树中后期病虫预报
玉米中后期病虫防控技术
植保机
无怨无悔四十载 植保战线展芳华——访山西省太原市植保植检站副站长何淑青
无人机技术在农业植保中的应用与实践
选用对口药剂 适期防治病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