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科研教学”模式提升高校教师核心素养
——评《教师身边的教育科研》
2020-10-20黄涛
书名:《教师身边的教育科研》
作者:张天雪
出版社:重庆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24-7181-3
出版时间:2013年3月
定价:29.8元
高校的育人机制与质量对国家发展、社会建设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由于国家和社会不断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创新,高校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也由此出现严重倾斜的现象。科技创新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驱动力,其重要地位与作用不言而喻,但高校作为教书育人的主要场所,不能忽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科研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有利于缓解当前高校科研与教学的失衡现象,同时对提升高校教师的核心素养也有重要作用。
新时期的到来,使学生和教师的核心素养都面临新的挑战与要求。笔者在开展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2019-GX-050)研究的过程中,关于高校“科研教学”模式的构建以及提升高校教师核心素养等问题有了进一步的研究。
由张天雪著,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教师身边的教育科研》可作为教师教育培训类的教材。作者从新课程改革、教学改革、德育创新、班级管理以及学校管理中的教育科研等多个方面,系统论述了当代教师所应具备的科研能力习得和培养。全书采用科学的方法和实际案例,为提升教师专业成长提供学习参考。本书从教师身边的教育科研着手,将中小学教师长期忽视、遗忘的身边的教学资源,包括教师本身、教学工作、学生、学校课程、作业、课堂、班级以及学校等资源重新重视起来,让学校成为教师成长的主要基地。本书对高校“科研教学”模式的构建,提升教师核心素养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教师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教育最直接的教学资源与教学执行者,其教学素质与修养是影响教学质量和实现教学目标的主要因素。高校既是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又是科研创新的主要基地。在任何时候,教学与科研都应该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充分利用和发挥高校的教育和社会功能,为国家的科研与社会建设事业提供强大的知识、技术与人才储备。教学活动的开展伴随着整个育人过程,而科研项目的实施则是知识与技术创新的主要途径。“科研教学”模式的构建,有利于促进高校科研事业进展的同时,还有助于提升高校教师的核心素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丰富专业知识,充实自已,不断更新和提升自身的认知水平。高校教师可充分利用高校资源和信息技术手段,持续关注、查阅、分析和研究专业领域的文献及研究成果,保持不断学习、丰富、充实自己专业知识的状态。并将其与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相结合,并付诸实践,以学校作为科技研究与教学研究的发展平台,努力提升自身能力与技能。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教师只有持续不断地学习和汲取新的知识与技能,及时更新陈旧的教学理念与知识体系,才能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充分发挥自己教书育人和科技创新的角色作用,为科学进步和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其次,科学配置时间,平衡教学工作与科研活动。高校教师应意识到,教师素养不仅会直接影响高校的教学质量,还会成为影响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因素。教师必须在具备基础素养基础上,根据社会发展和教学需求,从教师品德、知识素养及能力等方面去提升自己的核心素养。科研是高校教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教师必备的能力之一。“科研教学”模式的构建,一方面,可以促进教师知识素养和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可以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科研与教学并举,实现科技创新和教学育人的双赢目标。
高校教师核心素养的提升,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指在满足教师基础性素养前提下,要适应社会发展和教育教学需求,不断提升教师的品德、知识与能力。《教师身边的教育科研》充分展现了学校构建“科研教学”的资源、内容以及模式,对高校“科研教学”模式的构建有一定的启示作用,进而达到提升高校教师核心素养的目的。高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离不开教师的核心素养。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教师的核心素养也需要保持更新与进步的状态。高校教师应提高教师素养的认识和重要意义,并不断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与核心素养,为祖国的育人事业和科研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