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紫砂壶“瓜韵”的花器造型和丰富内涵

2020-10-20许晓云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0年8期
关键词:瓜蔓花器泥料

许晓云

《瓜 韵》

宜兴紫砂以其良好的透气性和多变的造型艺术赢得了众多茶友的喜爱和青睐,在喝茶品茗的同时,可以欣赏到中国传统艺术与紫砂相得益彰,交相辉映,成为我们生活中重要的把玩雅器和寄托情感的重要载体。刚开始接触紫砂壶的时候,总是从第一眼的外形造型来开始的,有圆融饱满的圆器,横平竖直的方器,惟妙惟肖的花器,还有上面的陶刻内容等等都是吸引我们的关键元素。其实对于我们紫砂艺人来说,不论是哪一种器型,都是传统的手工成型,在设计和制作的过程之中,都会特别注意泥料的选择、造型的和谐和气韵的流畅等这三个基本的元素。宜兴紫砂壶最基本的特征即是泥料的独特性,不同的泥料在制作和烧制的过程之中,有着不同的吸水性和收缩率,所以在选择的时候要慎之又慎。紫砂造型由不同的线条和面块组合而成,和谐度是第一要素,要给人以完美的视觉享受,与此同时,紫砂壶内在的气质和丰富的内涵更是让人不由自主地心生羡慕,流连忘返,爱不释手,各种千变万化、形态各异的紫砂壶,不仅仅为我们带来了无穷无尽的紫砂审美艺术,更是让我们充分地体会到其中浓郁的人文风情。

我的这件紫砂作品《瓜韵》壶就是一把典型的紫砂花器,把筋纹的秩序性、律动感和生动逼真的捏塑手法完美地结合起来,让我们感受到了紫砂造型艺术的无穷魅力。此壶壶身脱胎于南瓜的形态,在圆润饱满之中流露出丰收在望的喜悦之情,壶身的筋囊阴阳凹凸,非常的具有力道,同时刚柔相济的筋纹线条准确地飞鸽壶身,最后收于壶底,具有明显的层次感,给人以良好的视觉审美。壶嘴由瓜叶包裹而成,灵巧之中蕴含着大自然的蓬勃活力,出水非常的爽利,没有丝毫的阻塞之感,与之相呼应的壶把采用了瓜蔓的形态设计,上面的条条筋纹细节满满,圈卷合适,端握舒适,从它顶端延伸出来的枝蔓贴伏于壶身,叶子舒卷自如,采用了不同颜色的泥料点缀边缘,匠心独运。壶盖采用了截盖的设计,与壶身完美地融合在一起,通转流畅,气密性良好,壶钮的造型设计则为瓜蒂,弯卷的形态自然融洽,拿捏非常称手,给整体的壶型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如果上手细细把玩此壶《瓜韵》,在不断的揣摩之中,可以清晰地感受到表面的明针工艺非常了得,同时瓜叶、瓜囊、瓜蔓、瓜蒂的形态设计捏塑都非常的一丝不苟,让我们不仅仅感受到紫砂的造型之美,还为我们广大的壶友带来了徜徉于大自然之中的舒心和惬意。

南瓜,原产于墨西哥,后来在亚洲也广泛种植,成为了我们都特别喜欢食用又富有营养的蔬菜之一,同时它的造型也非常的讨喜,特别是在秋天瓜蔓都要枯萎的时候,橘黄色的南瓜躺在田里,等待我们去收获累累硕果。南瓜也深受人们的喜欢,有着多子多孙、福运绵长、荣华富贵、生活幸福等等的寓意,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很多的装饰品上面也会有南瓜抽象而来的装饰图案。在紫砂壶的创作之中,也有许多的南瓜题材,诸如陈鸣远的“南瓜壶”就是流传至今的经典名作,我的这件紫砂作品《瓜韵》就是把历史上南瓜壶的器型经过自己的演变,注入了新的解读和活力,通过整体造型的把握、细节的精益求精和精气神韵的塑造,把其中自然清新的田园风情和吉祥如意的丰富内涵表现得淋漓尽致。

结语:中国在历史上就是一个以农业文明为主的国家,古代的文人们在田园之中找到了心灵的寄托和创作的源泉,唐代著名诗人孟浩然的一首《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就把其中的田园风情完美地呈现出来,在紫砂艺术之中,以农业田园为题材塑造紫砂壶的也非常之多,让我们在如今农业已经式微的环境之中,寻找到曾经的田园之梦。

猜你喜欢

瓜蔓花器泥料
穿花系列竹编花器
浅谈紫砂壶手工成型中泥性的应用
置胆插花馨 尊觚花器与簪花内胆
蘅皋掇菁藻 毡室伴清嘉 宋代占景盘与管瓶花器再议
瓶花佳趣 古代花器与花事
一棵丝瓜连两家
怎样提高南瓜坐瓜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