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护理管理在宫外孕腹腔镜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20-10-19孙丽
孙丽
【摘 要】目的:探究全程护理管理在宫外孕腹腔镜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8年5月收治入院行宫外孕腹腔镜手术的患者70名作为实验对象,运用随机均分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5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采用全程护理模式,对两组的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长短、并发症机率,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护理满意度82.9%为,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7.1%,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机率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程护理管理对于宫外孕腹腔镜术后患者可以有效地降低并发症概率、住院时间缩短,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宫外孕;腹腔镜;全程护理
【中图分类号】R714.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20)11--01
正常的妊娠是指受精卵在子宫体腔内膜上着床,而宫外孕(又可称为异位妊娠)是受精卵着床于子宫体腔外,生活中最常见的宫外孕是受精卵着床于输卵管上。目前,临床上常见的治疗方法有保守治疗和开腹手术治疗,随着宫外孕早期诊断率的提高以及妇科内镜技术的发展,宫外孕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逐渐增多,这对于有生育要求的年轻宫外孕患者来说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1]。手术是治疗宫外孕的主要手段,与传统的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切口小、损伤小、出血少、住院时间短、术后恢复快[2]。但由于宫外孕腹腔镜术后患者常常出现并发症,护理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为研究全程护理管理在宫外孕腹腔镜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结果分析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9月-2018年5月收治入院行宫外孕腹腔镜手术的患者70名作为实验对象,运用随机均分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5例患者。纳入标准:宫外孕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腹痛、阴道出血(可有昏厥、休克发生,由于内在出血与阴道流出血量不一致造成)、月经停止、腹部可存在包块,通过后穹隆穿刺已确认等。对照组年龄范围在20-35岁,平均年龄为(27.22±3.01)岁。实验组年龄范围在22-34岁,平均年龄为(25.86±2.78)岁。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良好的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为患者测量生命体征、建立静脉通路,为患者采集急检血,备血,备皮等基础护理。
1.2.2 实验组采用全程护理模式,主要分为术前、术中、术后。①术前:为患者进行心电监护、吸氧,严密监控患者的生命体征,应用留置针为患者建立静脉通路,遵医嘱给予相应药物,纠正患者休克症状、补充血容量,做好腹腔镜术前准备(实施腹腔镜手术,不仅需要常规备皮,还需要使用松节油清理肚脐污物,清理完成后,告知宮外孕患者家属应用水清洗备皮部位及肚脐,防止引起手术时污染手术部位,以及肚脐附近皮肤过敏)。为宫外孕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护理人员为患者及家属讲解手术,赢得患者及家属的信任,降低患者的痛苦和恐惧,使患者可以主动地参与、配合治疗。②术中:手术室温度偏低,应为患者提供保暖,减少暴漏区域过大,注意手术部位的无菌操作,严格按照无菌要求进行操作。手术时配合医生手术,观察患者术中情况,如有突发事件及时报告医师。③术后:如宫外孕患者在术中或术终病情有变化,术后需由手术室转移至重症监护室,24小时后宫外孕患者病情平稳,可回到妇科。宫外孕患者术终后应去枕平卧位(防止患者出现恶心、呕吐、头痛等),进行心电监护、吸氧、测量体温、观察患者的尿量、腹腔引流量、伤口辅料的完整性,告知禁食水6小时后可少量多次给予流质饮食。术后患者回到病房后会感觉寒冷,告知家属可为患者增加衣物、被子等,但不可应用热水袋、暖宝、热贴等,由于麻醉药尚存患者体内,患者对热不敏感易发生烫伤。遵医嘱给予患者消炎药预防患者伤口感染。术后六小时后可为患者翻身,一天后抬高床头取坐卧位,为下床行走做准备。下地后注意引流管不可高于伤口、尿管不可高于耻骨联合处,注意引流管防止滑脱。由于麻醉药效消失,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腹痛状况,报告医师给予相应处理,如注射止痛药等。告知患者进食易消化、高蛋白、高纤维食物,少食易产气食物。为即将出院的患者进行健康指导,注意事项、实时注意伤口,如发现伤口感染、持续发热需要及时就诊复查。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长短以及并发症机率。
1.4 数据处理 使用SPSS20.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机率,实验组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机率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宫外孕是临床常见的妇科疾病之一,引起患者的紧张、焦虑不良情绪,从而影响治疗效果[3]。研究表明,部分患者因对宫外孕认知不足或者错误,手术前对医院、手术室及就医环节不够了解,常导致心情焦虑,难以配合治疗或者消极配合,影响临床干预进行[4]。全程护理管理是一种更全面的护理模式,全程监测患者情况,及时发现患者各方面问题,采取针对性的处理措施,有效地解决可导致不良情况发生的各个因素,从而提高护理效果及患者的生活质量,其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使用[5]。
参考文献
董淑云.宫外孕腹腔镜手术的护理干预[J].中国实用医药,2012,7(6):237-238.
周信平.宫外孕腹腔镜手术前后的护理体会[J].局解手术学杂志,2014,23(3):311-312.
黄艺娜.宫外孕术后的临床护理效果观察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2):94-95.
陈晖.全程护理干预在宫外孕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社区医学杂志,2016,14(5):83-84.
吴微,朱静.全程护理管理在宫外孕腹腔镜术后护理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2017,2(20):10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