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法闭合性复位治疗急性创伤性桡骨远端骨折临床价值分析

2020-10-19张广东

健康大视野 2020年11期

张广东

【摘 要】目的:探讨手法闭合性复位治疗急性创伤性桡骨远端骨折临床效果。方法:选取46名我院收治急性创伤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17年3月-2019年6月作为本研究时间范围。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n=23)和实验组(n=23),参照组采用传统治疗方法,实验组采用手法闭合性复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效果(95.65)明显优于参照组治疗效果(56.52),P<0.05。实验组术后并发症显著低于参照組,P=0.0007。结论:采用手法闭合性复位治疗急性创伤性桡骨远端骨折,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疼痛度,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有临床使用价值。

【关键词】手法闭合性复位;急性创伤桡骨远骨端骨折;固定制动

【中图分类号】R2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20)11--01

桡骨远端骨折是临床常见骨折类型,发病人群多为老年人。患者伴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体质不强,患者对手术意愿低[1]。若突发急性创伤性桡骨远端骨折不及时治疗对患者生活影响很大。手法闭合复位闭合性复位治疗和切口复位内固定是新型治疗方法。本研究选取46例急性创伤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手法闭合性复位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46名2017年3月-到2019年6月我院收治急性创伤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23例,其中男为15例,女为8例,年龄为38-78岁,平均年龄(46.5±1.35)岁,实验组23例,其中男为17例,女为5例,年龄为39-80岁,平均年龄(47.85±1.15)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经CT以及X检查诊断骨折(2)局部疼痛、功能障碍等。排除标准:(1)上肢肱骨干骨折小于15度成角,(2)生命体征不准定(3)开放性骨折(4)精神病患者。

1.2 方法

参照组采用传统治疗方法:手摸心会、旋转屈伸、拔伸牵引、端挤提按、挟挤分骨、摇摆触碰、折顶回旋、按摩推拿[1]。

实验组采用手法闭合性复位治疗:(1)手法复位前准备。医用石膏绷带、饮用水、有色铅笔、石膏剪、剪刀,准备40摄氏度左右温水,对伤口进行消毒,根据骨折情况选择适合石膏托,准备麻药,根据DR片了解患者骨折情况制定手法复位方法。(2)尺桡骨远端骨折。折顶法适用于远端向背侧位移患者,助手需对患者前臂上段握住,术者对患者骨折远端进行两手环抱,1分钟拔伸牵引,10秒钟抖动,使小骨块归位,患者骨折端成角,术者用指腹将远骨折端向掌侧折顶,当成角30-40度时,术者用两手食指用力将掌侧翻向背侧翻折,使位移远端骨折恢复原位。通过检查患者复位情况,再进行整理,最后固定[1]。(3)尺桡骨远端双骨折。仍然采用抖动以及相反方向折顶,再后翻折复位。(4)尺桡骨远端粉碎骨折。这种骨折需3人完成,患者前臂上段需2助理进行握住,骨折远端由一助手进行环抱,进行1分钟对抗持续性拔伸牵引,术者通过用指腹双手挤压骨块进行调整,使骨折端对位线,再拔伸牵引并进行10秒抖动,之后依据DR片情况,进行折顶、桡偏,将位移远端骨折复原[1-2]。复位后用石膏固定。(5)复位后固定方法。通过石膏托进行固定,固定后进行DR片检查,注意观察患肢血液循环、运动情况,加强康复训练,及时调整[2]。

1.3 实验指标

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治疗后骨折端愈合好、无位移、关节功能、灵活度以及血循环等与骨折前一样为优,骨折端愈合良好,感觉减退以及血循环稍差为良好,骨折后骨折端不愈合、有位移、关节功能、灵活度、运动、感觉、血循差为较差。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将两组急性创伤性桡骨远端骨患者相关数据录入SPSS20统计学软件中,计量资料以()表示,用t检验,两组间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比较用X2检验(n%),P<0.05作为本研究统计学意义标准。

2 结果

2.1 对比实验组与参照组治疗效果(表1)

经研究表明实验组优秀率显著高于参照组,两组间差异较大,P=0.0018。

2.2 比较实验组与参照组术后并发症(表2)

实验组延迟愈合显著低于参照组,两组间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桡骨远端骨折是骨折常见类型之一。桡骨远端骨折可通过直接或间接暴力制成。根据暴力作用方向不同导致不同骨折类型:伸直型,这种类型骨折没有明显位移,表明暴力较轻,但骨折远端向背侧与桡侧位移形成负角,表明发生较重暴力[1]。发生严重位移时,骨折断端会形成重叠位移。研究表明实验组患者(95.65)治疗效果高于参照组(56.52)P=0.0018,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术后并发症(1例)低于参照组(12例),P=0.0007。同时术后进行石膏板固定制动,定期复查,多服用活血化瘀以及消肿药物,通过手法闭合复位结合术后康复训练,可快速恢复关节功能。根据研究表明采用手法闭合性复位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可使复位后对线良好并无旋转、成角,可减轻患者疼痛程度,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1-2]。

参考文献

张宏明.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临床观察[J].光明中医,2019,34(16):2479-2481.

孟桢桢.桡骨远端骨折手法复位石膏治疗206例经验分析[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19,3(06):114-115.

闫振界,王换新,闫梅.手法闭合性复位治疗急性创伤性桡骨远端骨折60例临床体会[J].黑龙江中医药,2017,46(05):3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