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路径信息化管理在剖宫产产妇护理中的应用
2020-10-19张付静
张付静
【摘 要】目的:探究临床路径信息化管理在剖宫产产妇护理中的应用,为临床护理提供指导。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6月至2019年3月间治疗的100例剖宫产产妇进行研究。采用简单随机分组法,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临床路径信息化管理,对比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对护理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路径信息化管理在剖宫产产妇护理中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剖宫产;临床路径;护理;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4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20)13--01
随着医疗水平迅速发展,高龄产妇逐渐增多,剖宫产率呈逐渐上升趋势[1]。由于大部分产妇对剖宫产和怀孕分娩的知识仍停留于传统认知上,常产生较多不良心理,影响手术及护理开展,引发并发症出现,给临床护理质量造成负面影响[2]。因此,临床上对剖宫产产妇给予优质护理干预十分重要。临床路径信息化管理是一种以患者为核心的新型护理技术,主要针对患者具体病理特征及护理目标,制订适当的护理服务计划,严格遵守时间及操作规范实施护理,使患者得到最佳的护理。本次研究主要对临床路径信息化管理在剖宫产产妇护理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8年6月至2019年3月间治疗的100例剖宫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
观察组男性26例,女性24例,年龄20~35岁,平均年龄(28.13±1.72)岁,孕周35~40周,平均(38.1±0.6)周。
对照组男24例,女26例,年龄21~32岁,平均年龄(26.27±2.31)岁,孕周34~41周,平均(36.3±1.6)周。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护理人员随机对产妇及家属实施健康宣教。
观察组于产妇入院后,进行体检,了解产妇有无过往病史、病情及心理状态,依据制定的临床路径信息化管理表,对个体实施护理,主要包括:
1)人员培训:产科护理人员需进行临床路径信息化管理的相关基础知识及技能培训,护理人员需改变传统观念及思维模式,将自身角色定位于产科临床护理的协调者、教育者及支持者,而非单纯是执行者。通过学习和培训,提升护理人员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规范护理人员各项技术操作流程,提高护理人员为患者服务水平及综合素质水平。
2)制订临床路径:成立临床剖宫产护理路径信息化管理小组,组长由护士长担任,管理小组全面工作。由具备临床护理经验的中级以上护理人员担任小组成员,制订、检查、反馈及改进临床护理路径。以解决剖宫产产妇需求为核心,根据产妇心理因素、社会因素、缓解因素及手术恢复需求,完善临床路径信息化管理,内容包括多种形式的宣传资料、制定标准的护理计划和教育计划、各类护理表格、心理干预、母乳喂养指导等。
3)实施临床路径:产妇入院第1天到出院当天,按照制定的临床路径信息化管理表,采取针对性临床路径信息化管理干预措施。产妇入院前一天,护理人员指导产妇进行各项检查,并核对检验单有无回室,掌握相关结果,落实好术前评估和健康宣教,护理人员听取胎心音,指导产妇自数胎动,检测生命体征,实施母乳喂养宣教,并发放健康手册,进行健康教育,由责任护士宣教,进行心理疏导,消除产妇焦虑、恐惧心理,保证产妇睡眠充足,介绍饮食,指导活动,卫生宣教,保持清洁。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产妇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对护理质量评分。
1)产妇出院时,统计和观察两组产妇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
2)护理质量评分包括产妇对舒适度指标、认知度评分及护理质量评分,采取自制量表进行评分,个项目总分10分,分数越高,证明护理质量越高。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比较:
观察组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产妇护理质量评分比较:
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临床路径信息化管理是通过管理小组适应现代临床护理需求,依据新型护理理论,制订具有针对性、适合于剖宫产产妇的护理路径。临床路径信息化管理能促使護理人员以产妇为核心,在产妇第一天入院开始,根据制定的全面护理计划,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细心完成每天的工作和护理计划,并随时进行评估、纠正、改进护理工作中出现的不足,使产妇及家属积极主动参与到临床护理中,加快产妇术后康复速度,缩短术后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有效提高母乳哺育成功率,还能降低各种并发症,促进产妇早期康复。将临床路径信息化管理基本内容制定成表格式形式,使护理人员在产妇入院至出院整个围术期,进行动态化和系统化、有连续性和针对性的进行护理,改变了以前传统化盲目、被动及机械的护理服务,使产妇体验人性化护理服务,有效提高舒适度指标。对产妇及家属进行规范的健康教育,使其掌握更多医护及母婴保健的知识,明显提高对治疗及护理的依从性。护理人员主动转变护理理念,加强专业知识学习及沟通协调培训,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另外,护理人员和产妇沟通交流变得更加积极主动,使产妇在住院过程中享受到热情服务及精心护理,满足其健康需求。临床路径信息化管理能有效保证护理目标完成,规避护理风险,防止护理中不安全隐患发生,确保产科护理工作能持续性提升和改进。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采取临床路径信息化管理可缩短产妇住院时间和下床活动时间,有效提升护理质量。
综上所述,临床路径信息化管理在剖宫产产妇护理中具有明显成效,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王红.临床路径对降低剖宫产率的应用研究[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07):121-122.
郑金芝.剖宫产产妇实施干预性护理对康复情况的影响探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8,9(06):180-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