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新生儿监护室护理安全影响因素及管理对策

2020-10-19钮燕筠刘艳萍魏振英

健康大视野 2020年14期
关键词:管理对策新生儿

钮燕筠 刘艳萍 魏振英

【摘 要】 目的:研究新生儿监护室护理安全影响因素及管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于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期间正常分娩的120例新生儿为本次研究对象, 对其在重症监护室护理过程中所出现的安全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其应对措施。结果: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护理过程中发现,较为多见的问题为院内感染、护理人员的不安全因素、医院管理以及患儿自身不安全因素。因此在对新生儿进行重症监护时需要进行针对性的护理。结论: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护理过程中,需要注重新生儿在护理中所出现的不安全因素,针对其因素施行有效的护理干预,从而能够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关键词】 新生儿;监护室护理;安全影响因素;管理对策

重症监护室对于挽救新生儿的生命尤为重要,其能够确保新生儿身体健康[1]。在对于新生儿进行重症监护室护理时,经常出现较多的安全问题,此类安全问题对新生儿的护理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若严重则会对新生儿的生命构成严重的威胁。为此,本次对新生儿监护室护理安全影响因素及管理对策进行研究,其研究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期间正常分娩的120例新生儿为本次研究对象, 其中男性为69例,女性为51例,年龄为1至26天,平均年龄为(14.23±1.79)天,以上新生儿均按照重症监护室的护理制度实行护理。以上新生儿均以排除严重器官功能性障碍疾病,以及肛门闭锁、生殖器畸形等。

1.2 方法

对120例新生儿的重症监护过程中的护理情况进行密切观察,并且对其病情状况以及相关基本资料进行收集记录。根据新生儿的病历以及临床资料,对其在实际护理过程中所遇到安全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给予相应的解决措施。

2 结果

通过本次研究结果得知,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护理过程中发现,较为多见的问题为院内感染、护理人员的不安全因素、医院管理以及患儿自身不安全因素。因此在對新生儿进行重症监护时需要进行针对性的护理。

3 讨论

3.1 重症监护室护理过程中的安全问题

重症监护室护理过程中的安全问题有以下几点:①医院感染率最高的科室为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由于治疗过程中所使用的PICC置管、留置针置管,以及护理人员手部卫生认知欠佳和长时间滥用应用广谱抗生素等因素较容易产生院内感染。②院内环境原因也是影响新生儿安全的一大因素,例如噪音、强光线刺激等,其对新生儿的睡眠以及体重的增长造成严重的影响。③ 医院护理安全管理制度的欠缺,例如对重症新生儿给予氧饱和度护理时,发生探头脱落情况。和未对重症新生儿进行巡视,从而没有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导致治疗延误等原因④护理方面存在的安全隐患,例如护理人员在对某些治疗护理时,护理期间出现不良反应未能及时向医生汇报,从而影响了治疗效果,同时增加了新生儿的住院时间。

3.2 重症监护室护理安全问题的对策

3.2.1 控制院内感染的护理应对措施

对医护人员手部卫生的依从性予以提升,医院领导要对医护人员的执行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在对新生儿接触前,需要严格洗手、戴口罩以及帽子,要及时的更换污染的无菌物品,从而减少感染几率[2]。每月对各种医疗器械进行消毒,并且对医护人员进行咽拭子培养,对患有疾病以及携带细菌的人员,让其暂时离开重症监护室。严格区分开感染和非感染患新生儿,确保重症监护室内环境卫生,以及减少噪音源和强光源,对室内的温湿度进行合理的控制。

3.2.2 对重症监护室护理管理制度予以完善

对护理管理制度台账进行每年更新一次,并且为医护人员的考核内容,考核通过后才能准予上岗[3]。成立重症监护室督查小组,要对新生儿的护理工作进行每月定期随机抽查,对屡次发现不良护理事件仍未改进的人员予以批评等,对于抽查中无不良护理问题产生的护理人员给予奖励,提高护理人员护理操作的合理化,避免不良护理事件的发生,对新生儿的安全进行有效保障。

3.2.3 加强医护合作沟通技能

实行弹性工作制作,根据临床患者流量来对人力进行及时的增减调整,对有限的人力资源合理的应用,施行“二线值班"制度,对护理人员的精神压力予以减轻,根据其年龄、职称、学历、业务能力等合理安排,可起到互帮、互学以及提高护理质量的作用。在临床的治疗工作中,医生和护理人员是一个整体,只有双方共同协作,才能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在新生儿的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及时与医生进行沟通,有助于医生对新生儿的病情进一步的了解,以及对治疗予以调整。

3.2.4 护理人员专业知识和临床技能的培训

定期对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进行培训。加强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护理实际操作,对急救流程的培训以及规范性使用抢救设备予以提高,协助护理人员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所遇到的危急重症突发情况进行处理,为其提供多元化、多路径的在职教育,特别是科室新人,要对其进行严格的岗前培训,并且编制完善的培训计划 ,对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护理人员专业知识及临床技能进行提升[4]。

综上所述,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护理过程中,需要注重新生儿在护理中所出现的不安全因素,针对其因素施行有效的护理干预,从而能够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 孙维.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患儿疼痛的护理干预分析[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23(16):163-164.

[2] 王静静. 早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极低体重儿喂养情况的影响[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8, 3(16):147-148.

[3] 吴静. 精细化护理干预对降低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的效果[J].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17, 4(7):178-179.

[4] 范洪芹.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对新生儿疼痛的护理干预[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8,21(14):129-129.

猜你喜欢

管理对策新生儿
非新生儿破伤风的治疗进展
早期科学干预新生儿喂哺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研究
新生儿要采集足跟血,足跟血检查什么病?
中学生考试作弊问题分析及其管理对策
浅析电力多经企业的现状及其管理对策
新生儿脐动脉血气分析在新生儿窒息多器官损害诊断中的应用
脐动脉血气对新生儿窒息及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