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缝隙护理管理在急诊科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交接中的应用

2020-10-19王春兰

健康大视野 2020年14期
关键词:应用效果

王春兰

【摘 要】 目的:对无缝隙护理管理在急诊科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交接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探究。方法:以我院在2018年1月至12月间收治的90例急诊科危重患者为对照组,这一阶段还没有实施无缝隙护理管理改革。以我院在2019年1月至12月间收治的90例急诊科危重患者为实验组,进行无缝隙护理管理的优化改革。最后对两组患者的转运交际效果进行了分析汇总。结果:实施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各项护理工作评分与患者的转运交接状况均优于实施前,即“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因为P<0.05,所以其结论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在急诊科危重患者的院内转运交接中实施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有助于提高患者对比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降低各种突发事件。另,本研究涉及到的各项管理措施也可进行更深层次地推广应用。

【关键词】 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交接;无缝隙护理管理;应用效果

急诊科是危重病患抢救的第一道关,患者在经过初步救治、处理后会转入其他科室进行更深入的治疗,但因为危重患者的病情大都非常复杂、进展迅速,所以这一环节的转运交接存在极大的风险。[1]有数据证实,有71%的危重患者都在转运过程中出现过不同的并发症,对危重患者来说,转运交接后患者的死亡率会比正常情况下高出9.6%。因为我们需要提高对这部分工作的关注度,加强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在其中的实践应用,以把控好危重患者转运过程中的风险。

1 资料与方法

1.1 常规资料

首先以我院在2018年1月至12月间收治的90例急诊科危重患者为对照组,这一阶段还没有进行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的优化改革。其次以我院在2019年1月至12月间收治的90例急诊科危重患者为实验组,该组内的90例患者进行了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优化改革。其中,对照组内的90例中共有46例男患者、44例女患者,患者的年龄在27-6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6.2±1.8)岁。实验组内的90例患者中共有48例男患者、42例女患者,患者的年龄在29-6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4.2±2.1)岁。对比两组患者的常规资料可知,其并不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因此本研究具有可比性。

所有参与研究的患者在入院的第一时间就已经过了临床诊断,符合急诊危重患者的判定标准。治疗过程中,患者的整体治疗依从性较好,且无其他血液疾病。另,参与研究的患者均签署了书面的知情同意书,且本研究已经过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实施无缝隙护理管理改革前,需要由急诊护士来负责相关危重患者的院内转运。转运前,需要仔细核对医嘱并电话通知对应的转运科室做好准备,之后急诊护士还需要填写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交接单,对转运前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进行详细记录。最后才能够携带病历本等相关文件资料与简单的急救器械和对应科室的护士做好交接,并完成患者的院内转运。

实施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改革后,急诊科危重患者的院内转运需要从以下工作中着手完成:①成立无缝隙护理管理质量小组。选择医院内外科总护士长、急诊科、手术室以及相关病区的负责护士组成无缝隙护理管理质量小组,之后再邀请医院质控科专家对小组成员进行有关于无缝隙护理管理的理论知识与工作方法培训,确保小组成员都可以明确这方面改革的侧重点与需要遵循的工作原则。最后由小组成员共同制定出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交接的操作流程。②管理培训。通过全体护士大会等活动对无缝隙护理管理理念进行宣传推广,之后再落实好分层培训,以确保护理人员都可以认识到这部分工作的重要性,从而在把控好各项工作细节的基础上对相应的工作理念进行贯彻落实。③落实改革策略。以上述工作为基础,想要使无缝隙护理管理在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交接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还必须要重点关注以下问题:首先完善转运流程,对需要进行院内转运的危重患者做好风险评估,并针对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做好应急预案,从而实现急诊抢救无缝隙的管理改革目标。其次要规范交接内容,设计符合病患转运工作实际需要的转运流程单,改变过去口头转运交接和书面文件只记录病人常规信息的做法,将存在争议的问题落实到纸上。最后还需要做好培训,提高转运参与人员的风险意识及法律意识,从而降低危重病患转运过程中的风险。[2]

1.3 观察指标

首先对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进行了对比分析;其次分析了两组患者的转运交接情况。

1.4 数据处理

本研究中涉及到的数据加工处理计算均由SPSS21.0统计学软件来完成。其中涉及到的计数资料以[n;%]来表示,计量资料以(x±s)来表示,前者采用的是卡方检验,后者采用的是T检验。当P<0.05时则代表结论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比

汇总相关数据可知,实验组内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要显著优化对照组。因为P<0.05,所以其結论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

2.2 两组患者的转运交接情况对比

以推卸责任次数、危重值遗漏次数和科室之间的电话询问次数这三个样本为切入点进行分析,实验组内患者转运时样本事件的发生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因为P<0.05,所以其结论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详细数据对比情况如下表1: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突发事件的不断增多,急诊科所面对的工作压力也在不断增加。经过急救以及初步处理的危重患者会转入其他科室进行进一步的观察,在短短的转运交接的过程中也潜藏着诸多隐患,严重者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护理人员应该格外关注,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手段,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

本论文的研究结果显示,在急诊科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交接中应用无缝隙护理管理,能够有效避免转运过程中出现的安全隐患,为患者的生命救治赢取宝贵时间,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确保了患者的生命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辛键,辛美蓉,赖晓荣.无缝隙护理管理在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交接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9,34(15):1397-1399.

[2] 余素贞.无缝隙护理管理在急诊危重患者转运交接中的应用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17,21(26):3607-3608.

猜你喜欢

应用效果
手术中个性化心理护理在原发性青光眼患者中的应用
健脾扶正汤在晚期胃癌治疗中的应用
化疗联合CIK细胞治疗卵巢癌的临床观察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四肢创伤复杂创面的临床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