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延续性护理对改善老年糖尿病病人血糖水平的效果

2020-10-19乔明雪

健康大视野 2020年14期
关键词:控制效果血糖水平延续性护理

乔明雪

【摘 要】 目的:对延续性护理改善老年糖尿病病人血糖水平的实际效果进行了分析探究。方法:以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12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为主要的研究对象,之后在分析汇总其常规资料的基础上将其分成了实验及对照两组,每组各60例患者。其中,实验组内患者采用的是常规出院护理指导措施,而实验组患者采用的则是延续性护理干预措施。最后对两组病人的空腹及餐后2h血糖水平进行了分析对比。结果:延续性护理后,实验组内患者的空腹及餐后2h血糖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经数据计算可知P<0.05,因此结论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对老年糖尿病患者来说,实施延续性护理措施可以在现有基础上改善其血糖水平、提高其自我防护意识。因此今后应当重视这方面的推广工作。

【关键词】 延续性护理;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控制效果

糖尿病是一种需要终身服药的慢性病,只有将血糖水平控制在合理数值内才能够降低并发症、保障健康的生活。调查发现,虽说大多数患者在医院时都能够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并按时服药,这时血糖一般可以控制在正常水平。但患者出院后,其血糖水平却经常会出现异常波动,因此需要通过延续性护理来帮助其改善这一局面。以下笔者以我院收治的12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对此类问题展开了分析探究,现将详细研究过程汇总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常规资料

本研究以我院在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間收治的12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为主要的研究对象,之后在分析汇总其常规资料的基础上将其分成了实验及对照两组,每组各6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内的60例患者中共有35例男性、25例女性,患者的年龄在49-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3.23±3.2)岁。该组患者采用的是常规出院护理指导措施。而实验组内的60例患者中则有38例男性、22例女性,患者的年龄在51-7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1.21±2.8)岁。该组患者采用的是延续性护理干预措施。所有参与研究的患者均符合糖尿病的临床诊断标准,且不存在其他器质性病变,没有沟通障碍。另,所有患者均已签署了书面的知情同意书,且本研究已经过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批执行。对比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常规资料分析,其并不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因此本研究所创设的条件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首先是对照组内患者采用的常规出院护理指导措施,即在患者出院后的3个月内通过电话对其进行随访,并开展用药指导。

其次是实验组内患者采用的延续性护理干预措施,具体主要包括以下内容:①组建延续性护理小组。选择优秀的护理人员组建延续性护理小组,组内成员的工作年限必须要在5年以上,且经过了专业的糖尿病知识培训、具备扎实的护理技能。之后他们还必须要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并能够将基础护理知识与专科护理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基于此,待病人出院时我们要对其常规信息进行记录、汇总,并将延续性护理小组的联系方式留给患者,让他们在遇到问题时主动进行咨询。之后还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的方式集中向患者宣传一些糖尿病的健康保健知识,并进行线上的解疑答惑,从而指导病人在出院后进行正确的保健护理。针对某些老年糖尿病患者不熟悉微信等社交软件的问题,这方面健康知识的宣讲还可以通过短信的方式来完成。总之,要创新工作形式并为患者提供高水准的护理服务。②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调查发现,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与其紧张、焦虑等负面情绪的程度呈负相关。[1]也就是说,我们只有帮助其摆脱负面情绪所带来的消极影响,才能够真正提高其自我管理水平。因此需要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在患者入院期间就应当开展这方面的情绪、状态引导,等患者出院后还可以通过定期家访或电话沟通的方式来了解其康复治疗过程中遇到的困惑、难题,并开展有针对性的疏导、干预。③做好患者的饮食指导。糖尿病患者需要控制自己的饮食,因此正确的饮食指导是控制其血糖水平的关键,而饮食指导需要遵循“低盐”、“低糖”以及“低脂肪”的原则,并做到热量均衡、保持营养的合理搭配。在情况允许的条件下,要多鼓励老年人吃一些富含蛋白质、矿物质以及维生素的食物。③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在患者出院后的延续性护理中,医护人员要告诉患者适当的体育锻炼有助于更新体内的新陈代谢水平,进而提高机体的耐受力。在此基础上,还应当推荐一些适合其身体耐受情况的项目进行锻炼。④做好患者的用药指导。要让患者明白相关药物的正确用法、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删减药物,以确保疗效。

1.3 观察指标

对患者护理3个月后的空腹血糖及餐后两小时血糖水平进行了对比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中涉及到的数据加工处理计算均由SPSS20.0软件来完成,当P<0.05时代表结论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延续性护理后,实验组内患者的空腹及餐后两小时血糖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因为P<0.05,所以结论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详细数据对比情况如下表1:

3 讨论

根据临床工作经验分析,大多数糖尿病患者其实都对糖尿病存在不同程度的误区,他们往往会单纯的认为只要血糖稳定、疾病就代表完全康复,因此根本不注意自我保健、养护。

基于上述现状,我们需要对糖尿病患者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尤其是在患者出院后更需要通过延续性护理来帮助其进行正确血糖控制。[2]本研究证实,实验组内患者采用延续性护理后其空腹血糖及餐后两小时血糖水平远低于对照组。因为P<0.05,所以结论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今后应以组建延续性护理小组为起点采用全方位、立体化的宣传措施来开展这方面的改革,从而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改善其血糖水平。

参考文献

[1] 陈志雄. 2型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患者焦虑和抑郁发病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D].南昌大学,2016.

[2] 郭文轩.依托社区管理,加强糖尿病宣教对糖尿患者血糖水平的影响[J].新疆医学,2012,42(05):100-102.

猜你喜欢

控制效果血糖水平延续性护理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综合护理干预对产后新生儿血糖水平影响
微信在痛风性关节炎出院患者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
延续性护理在膀胱癌术后膀胱灌注化疗中的应用研究
比较低GI型肠内营养制剂和普通均衡型肠内营养制剂对鼻饲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
国内延续性护理现状及展望
社区护理干预提高糖尿病患者遵医率和血糖控制效果探讨
追踪反馈护理对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控制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