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诊创伤护理中无缝隙急救护理的应用

2020-10-19张珮雯李卫丽王万东

健康大视野 2020年14期
关键词:应用

张珮雯 李卫丽 王万东

【摘 要】 目的:分析和研究急诊创伤护理中无缝隙急救护理应用。方法:研究对象为2017.1-2019.1月于我院接受治療的72例急诊科创伤患者,使用随机分组法将这72例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36例)和观察组(36例),将常规洗胃护理模式应用于对照组,将无缝隙急救护理模式应用于观察组。将两组患者确诊时间、急诊至手术时间、急诊至病房时间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满意度较对照组高,组间对比差别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无缝隙急救护理模式应用于急诊科创伤患者,效果确切,能够有效缩短急救时间,值得临床采纳。

【关键词】 急诊创伤护理;无缝隙急救护理模式;应用

创伤作为一种常见的急诊类病症,其具有较多的创伤因素,常见的原因有意外事故、交通事故等,创伤患者通常会感受到强烈的疼痛感,如果不及时进行有效治疗很可能导致患者死亡[1]。无缝隙急救护理是通过院前、急诊科、各检查时与各专科相互连接,及时对急诊科患者作出病情判断,优化检查,使用相应急救措施,实现急救过程同步化、缩短抢救时间、完善强化环节的一种护理方式[2]。本文以2017.1-2019.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72例急诊科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和研究急诊创伤护理中无缝隙急救护理应用。现详细研究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17.1-2019.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72例急诊科创伤患者,使用随机分组法将这88例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36例)和观察组(36例)。其中对照组男、女例数分别为24例和12例,最低年龄为18岁,最高年龄为65岁,平均年龄为(33.27±1.42)岁;观察组男、女例数分别为20例和16例,最低年龄为19岁,最高年龄为64岁,平均年龄为(33.54±1.33)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别较小,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用于对比分析。纳入标准:(1)经过临床确诊为急诊创伤患者;(2)知情自愿参与本次研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具有严重脏器器官疾病患者;(2)具有意识障碍无法进行交流患者;(3)中途退出本次研究患者。

1.2 方法 将常规护理方式应用于对照组。依据过往常规操作方法,急诊护理人员遵循急诊规章制度进行护理操作,严密配合医生治疗,保证患者呼吸流畅,尽可能挽救患者生命,并完善止血操作,防止伤口感染,病情稳定后将患者转至专科治疗室。将无缝隙急救护理模式应用于观察组,主要流程包括:(1)建立管理机制,各急诊护理人员明确各自职责,在接到急诊通知后应依据患者病情做好急诊护理准备;(2)提前10min-30min准备好急诊所需医疗设备及器械,患者达到急诊室时认真评估患者生命体征,加强循环支持;(3)与具体情况相结合,为患者打开绿色通道,保证各项检查工作顺利及时完成,减少在各科室所耗费时间,完成一项工作后及时预约下一工作,实现无缝衔接;检查结束后应迅速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合理有效的护理对策,提高抢救成功率。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确诊时间、急诊至手术所需时间、满意度分数进行对比分析。其中使用我院自制的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表对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分数进行调查。分为满意(90分以上),基本满意(80-90分),不满意(80分以下)。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9.0对本次研究收集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使用x±s表示计量资料,使用t进行检验,使用%表示计数资料,使用x2进行检验。如果P<0.05则说明组间对比差别较大,统计学意义明显。

2 结果

对照组护理服务满意度分数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别较大,统计学意义明显(P<0.05)。如表1所示。

3 讨论

急诊科是医院科室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相较危急患者的诊断。对于病情危急患者来说,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至关重要,如果治疗及护理无效则会导致病情恶化,严重者可能会导致死亡[2-3]。但是急诊环节较多,过程复杂,会浪费一定的时间[4],对患者来说极为不利,并且各环节之间连接不佳,而无缝隙急救护理完美解决了这一问题,实现了各环节的高效率无缝衔接,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有效率[5-6]。结果示对照组患者确诊时间、急诊至手术所需时间、急诊至病房所需时间、护理服务满意度分数对比明显不如观察组优。

综上所述,将无缝隙急救护理模式应用于急诊科创伤患者,效果确切,能够有效缩短急救时间,值得临床采纳。

参考文献

[1] 杨艳朵.无缝隙急救护理模式应用于急诊创伤护理中的效果评价[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26(17):109.

[2] 刘哲.无缝隙急救护理模式在急诊创伤护理中的应用探讨[J].健康必读,2019,(36):164.

[3] 李丽,李玉琴,张宴霞, 等.危机管理配合无缝隙一体化创伤急救护理模式对外伤急诊患者的影响[J].当代护士(上旬刊),2019,26(11):125-127.

[4] 周丙梅.无缝隙急救护理模式在危重创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9,12(27):151-152.

[5] 杨艳朵.无缝隙急救护理模式应用于急诊创伤护理中的效果评价[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26(17):109.

[6] 何玮.危机管理配合无缝隙一体化创伤急救护理模式在外伤急诊急救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31):175.

猜你喜欢

应用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微课的翻转课堂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