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护理路径在急性脑梗塞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2020-10-19张雪芳何亚丽李文奇

健康大视野 2020年14期
关键词:急性脑梗塞应用

张雪芳 何亚丽 李文奇

【摘 要】 目的:分析和研究综合护理路径在急性脑梗塞患者中的应用。方法:研究对象为2018.6-2019.6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使用随机分组法将这100例患者均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将常规护理路径应用于对照组,将综合护理路径应用于观察组。将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分数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分数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别较大,统计学意义明显(P<0.05)。结论:综合护理路径对急性脑梗塞患者的护理治疗效果明显,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综合护理路径;急性脑梗塞;应用

急性脑梗塞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疾病,多发于老年群体,具有较高的病死率,近些年来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1]如果急性脑梗塞患者不接受及时有效的治疗将会对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目前治疗该疾病的最常用方式为溶栓治疗,因为其疗效确切、并且不良反应出现率较低,受到临床认可与推广。但溶栓治疗需要护患间的交流沟通,如果没有深入的交流该疾病仍存在较高的复发率。所以探索行之有效的护理路径至关重要,根据相关调查研究显示,综合护理路径可以有效改善急性脑梗塞患者生活质量。本研究以2018.6-2019.6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和研究综合护理路径在急性脑梗塞患者中的应用。现详细研究内容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18.6-2019.6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使用随机分组法将这100例患者均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全部患者男、女例数分别为59例和41例,最低年龄为48岁。最高年龄为65岁,平均年龄为(56.52 ±3.45)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别较小,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用于对比分析。纳入标准:(1)经过确诊为急性脑梗塞,确定发病时间小于3.5小时;(2)全部患者均知情自愿参与本次研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3)格拉斯哥分数(GCS)大于8分。排除标准:(1)具有严重脏器器官疾病患者;(2)具有意識障碍无法进行交流患者。

1.2 溶栓方法 优化患者入院检查工作,排除禁忌。使用剂量依据rt-PA0.9mg/kg,计算时不大于90mg,首先进行10%经脉注射。完成溶栓后常规补充血容量,适当适量对患者进行抗凝和抗血小板治疗[2]。

1.3 护理方法 常规护理路径应用于对照组。主要步骤包括完成患者满意度调查及随访工作,对患者介绍护理操作,护理人员没有学些溶栓相关知识,没有学些康复知识。

将综合护理路径应用于观察组。主要步骤包括:护理人员首先做相关介绍,包括医护人员介绍、规章制度介绍、医疗设备介绍,对患者身体特征进行监测和分析,全面了解患者病情并开展相关健康宣教;帮助患者选择正确体位,认真观察患者血压水平、心率、瞳孔变化,发现不良反应时及时向主治医师汇报;对患者开展心理干预,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指导患者家属正确饮食方法,对患者开展平衡及坐姿训练,防止并发症出现率;对患者开展日常生活指导训练,辅以按摩;出院前为患者制定相关的康复方案,详细讲解急性脑梗塞护理方法及相关注意事项,联系社区医院并整理好随访计划表;出院后重新向患者介绍急性脑梗塞危险因素,防止疾病再发,开展运动训练,有耐心、详细解答患者疑问,增强患者治疗依从性,告知患者复查的重要性,叮嘱患者定期回到医院复查。

1.4 观察指标

1.4.1 将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 使用本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评估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护理满意度共包括10项内容调查,总分为100分,分为满意(≥ 90分)和不满意(<90)分。满意例数/总例数=满意度。

1.4.2 将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分数进行对比分析 使用本院自制生活质量问卷调查表评估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主要分为身体功能维度和心理功能维度。

1.5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21.0对本次研究收集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使用x±s表示计量资料,使用t进行检验,使用%表示计数资料,使用x2进行检验。如果P<0.05则说明组间对比差别较大,统计学意义明显。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别较大,统计学意义明显(P<0.05)。如表1所示。

2.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对比 观察组生活质量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别较大,统计学意义明显(P<0.05)。如表2所示。

3 讨论

根据本次研究可知,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分数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别较大,统计学意义明显(P<0.05)。所以综合护理路径不仅有效改善了护患关系,更能对某时间段可能发生的问题进行了及时的预测。有资料[3]示早期急性脑梗死病域内会处于缺血电衰竭态势,假设能迅速恢复血流,病域内细胞神经可正常恢复,反之持续缺血则细胞神经衰竭,并进一步扩大梗死范围,因此,早期溶栓治疗,早期恢复阻塞的血管血流供应仍是临床标准方案。综合护理路径则是在临床快捷护理路径模式下,经过实施并总结按照全面完整的护理计划为患者护理,极大缩短了救治时间,降低了患者致残致死率,提高了功能恢复度及心理获得感,护理满意度。

综上所述,综合护理路径对急性脑梗塞患者的护理治疗效果明显,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罗燕媚,黎淑珍,赵佩英, 等.全程优质护理在急性脑梗塞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19,36(6):6-7.

[2] 吴建平.急性脑梗塞动脉内溶栓的临床护理配合[J].医学美学美容,2019,28(16):103.

[3] 巴哈尔古丽,阿米娜·阿卜拉.改进急救护理路径在急性脑梗塞患者溶栓治疗中的效果观察[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8(16):74-75.

猜你喜欢

急性脑梗塞应用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