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快速康复护理对剖宫产术后产妇早期康复的影响
2020-10-19赵新华
赵新华
【摘 要】 目的:对剖宫产术后产妇应用快速康复护理进行干预并对其早期康复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择2018年1月到2019年5月间到我院就诊的700例行剖宫产术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案的不同将700例剖宫产产妇分为康复组和常规组,每组各350例。对康复组和常规组产妇的术后出血量、早期离床活动时间等指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护理后,康复组术后出血量、早期离床活动时间均小于常规组,在统计学上差异有意义(P均<0.05)。结论:相对于常规护理,对剖宫产术后产妇应用快速康复护理进行干预可以明显减少产妇的术后出血量、尿潴留发生率以及早期离床活动时间,护理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快速康复护理;剖宫产术后产妇;早期康复
剖宫产是在产妇出现难产以及其它产科合并症时可以采用的一种医治手段,在挽救产妇和保证母婴安全上拥有着较好的效果。但剖宫产也会对患者的机体造成较大的损伤,同时术后患者也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而研究指出[1],快速康复护理应用在术后剖宫产妇中可以明显减少其并发症的发生率,其术后应激反应也得到相应下降,在加速产妇康复上拥有着较好的效果。基于此,本文对剖宫产术后产妇应用快速康复护理进行干预并对其早期康复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1月到2019年5月间到我院就诊的700例行剖宫产术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案的不同将700例剖宫产产妇分为康复组和常规组,每组各350例。700例产妇入我院后均接受剖宫产手术,且本人与其家属均知晓本研究。其中康复组产妇年龄22~34岁,平均(25.38±3.54)岁。常规组产妇年龄21~33岁,平均(25.29±3.26)岁。经性别、年龄等数据分析,康复组和常规组产妇基本资料均无较大差异(P>0.05)。
1.2 方法
常规组产妇术后对其实施常规护理,主要包括常规饮食指导、心理护理以及指导患者保持平卧并协助其翻身,在产后告知其如何正确喂养婴儿,术后帮助其经常活动手臂等。
康复组产妇术后1h内给予其快速康复护理干预,具体为:①术后体位护理:术后,护理人员要定期帮助产妇更换体位及翻身,通过适当调整床位高度来使产妇达到最舒适的状态;②生命体征监测:术后要严密观察产妇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对其术后出血量、术后并发症以及子宫收缩情况进行严密观察,并做好登统计工作。另外,护理人员要可通过揉按产妇子宫等护理,使产妇子宫得到复旧,使术后出血量最大限度減少;③早期活动指导护理:术后,护理人员对产妇做好镇痛措施后,可指导其进行早期床上活动,通过翻身、活动手臂、按摩腿部等康复锻炼方式来加速产妇身体恢复,每次活动时间持续5min,间隔半小时活动一次,为后期的离床活动打下基础;④排尿护理:术后要清洁产妇会阴,在完善产妇留置尿管时,要采用碘伏定时对其进行擦洗,术后12小时候撤出尿管;⑤母乳喂养指导:护理人员对产妇进行母乳喂养相关知识的讲解,宣传正确母乳喂养的好处及重要性,待产妇苏醒后,使其与婴儿尽早接触,并指导其正确喂养母乳。
1.3 观察指标
比较康复组和常规组产妇的术后出血量、早期离床活动时间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700例产妇的相关指标均采用SPSS23.0软件进行统计,产妇术后出血量、早期离床活动时间指标以(x±s)表示,给予t检验,P<0.05说明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如表1所示,护理后,康复组术后出血量、早期离床活动时间均小于常规组,在统计学上差异有意义(P均<0.05)。
3 讨论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产妇都选择了剖宫产,虽然剖宫产可以帮助产妇顺利产下婴儿,提高了产妇的分娩成功率,但剖宫产术后所存在的高并发症率也是不能忽略的,而传统的常规护理随具有一定的护理效果,但也已无法满足现代临床护理的需要,且相关研究指出[2],快速康复护理是以现代护理理论知识为基础,以护理人员大量的临床经验为保证,根据产妇具体情况所进行的有针对性的现代护理模式,目的在于加速患者术后快速康复。而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康复组术后出血量、早期离床活动时间均小于常规组。
综上所述,相对于常规护理,对剖宫产术后产妇应用快速康复护理进行干预可以明显减少产妇的术后出血量、尿潴留发生率以及早期离床活动时间,护理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莫平碧. 快速康复护理模式在剖宫产术后护理中的应用及对产妇早期泌乳的影响观察[J]. 健康之路, 2018(3):212-213.
[2] 王桂英[1], 张莉[2], 苏敏谊[2], et al.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剖宫产术后产妇早期离床活动的影响[J]. 护理管理杂志, 2014, 14(10):739-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