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药联合逆转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抗菌活性分析

2020-10-19张辉

健康大视野 2020年14期

张辉

【摘 要】 目的:研究分析中西药联合逆转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抗菌活性的效果。方法:收集赤芍、五倍子、野菊花、鱼腥草、小檗碱对 MDR-PA的 抑菌作用,并测试赤芍、五倍子、野菊花、鱼腥草、小檗碱和头孢他啶、亚胺培南、环丙沙星进行联合药敏试验。结果:根据实验结果分析,五倍子和小檗碱可以显著逆转 MDR-PA 的耐药性,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亚胺培南和小檗碱联合取得效果最强,孢他啶与五倍子联合结果具有一定的效果。环丙沙星和中药联合无明显作用,实验过程中未发现拮抗作用。结论:中西药联合逆转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抗菌活性可以取得一定的效果,具有一定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关键词】 中西药联合;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逆转

为了研究分析中西药联合逆转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抗菌活性的效果,本次研究选取了赤芍、五倍子、野菊花、鱼腥草、小檗碱等五种中药联合西药进行实验。详情可见正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菌株

本次研究的菌株来源为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临床分离鉴定的菌株,排除剔除重复分离菌株后共有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A)50株,MDR定义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对常见的抗菌药物不敏感。

1.2 中藥水煎剂

本次研究使用的中药水煎剂主材料为赤芍、五倍子、野菊花、鱼腥草,均于养和堂药房进行采购),小檗碱来源为中国药品生物检定所。

1.3 方法

本次研究中草药抗菌实验使用中草药抗菌实验试管法,应用K-B法完成逆转细菌耐药性实验,采用棋盘格法进行联合药敏试验。

1.3.1 药液倍比稀释和加菌

药液的倍比稀释使用2倍稀释法,使1至10管含有倍比稀释的药液(1:2,1:4,1:8等系列药液)。MDR-PA菌株使用生理盐水调节其至0.5麦氏浓度(1.5×108CFU/ml),在药液稀释30倍后,向两倍稀释完成的药液1~11支试管置入100μl菌悬液,最终接种量为5×105CFU/ml,设置第十一管为阳性对照管,第十二管不加菌,设置为阴性对照管。

1.3.2 逆转细菌耐药性试验

将赤芍、五倍子、野菊花、鱼腥草、小檗碱原液配制为低于最低抑菌浓度的药液,将MDR-PA置于各药液中,在35℃的环境下培育一天左右后利用生理盐水离心洗涤配制为0.5麦氏浓度菌液,MH平板上使用K-B法完成药敏试验,同时以原菌株药敏试验为阴性对照,比较逆转完成后抑菌圈直径大小。

1.3.3 中西药联合药敏试验

联合药敏试验采用棋盘格微量稀释法完成,研究过程中共采用九个稀释度,其中最高浓度为其MIC的4倍,依次倍比稀释为1、1/2、1/4、1/8、1/16、1/32、1/64、1/128、1/256倍浓度,药物分别在96孔培养板上按纵列、横列进行联合。实验中接种菌量控制在5×105CFU/ml,于35℃的环境下孵育一天后观察结果。

2 结果

2.1 五种中草药对多重耐药菌逆转细菌耐药性结果

本次实验结果显示,当抗菌纸片为阿米卡星时,赤芍最低浓度的中药逆转后的直径为(14.39±1.57)mm,五倍子最低浓度的中药逆转后的直径为(16.39±1.05)mm,野菊花最低浓度的中药逆转后的直径为(15.30±1.05)mm,鱼腥草最低浓度的中药逆转后的直径为(15.09±1.01)mm,小檗碱最低浓度的中药逆转后的直径为(15.12±0.99)mm,阴性对照组为(15.05±0.92)mm。当抗菌纸片为庆大霉素时,赤芍最低浓度的中药逆转后的直径为(8.09±1.00)mm,五倍子最低浓度的中药逆转后的直径为(9.14±1.08)mm,野菊花最低浓度的中药逆转后的直径为(8.17±0.85)mm,鱼腥草最低浓度的中药逆转后的直径为(8.12±0.69)mm,小檗碱最低浓度的中药逆转后的直径为(10.11±0.99)mm,阴性对照组为(7.85±0.56)mm。当抗菌纸片为哌拉西林时,赤芍最低浓度的中药逆转后的直径为(9.30±2.42)mm,五倍子最低浓度的中药逆转后的直径为(10.85±1.85)mm,野菊花最低浓度的中药逆转后的直径为(9.30±1.64)mm,鱼腥草最低浓度的中药逆转后的直径为(8.12±0.64)mm,小檗碱最低浓度的中药逆转后的直径为(10.13±0.89)mm,阴性对照组为(9.30±2.01)mm。根据实验结果分析,五倍子与小檗碱对 MDR-PA 逆转前后数据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发挥一定程度逆转作用。

赤芍、五倍子、野菊花、鱼腥草、小檗碱和头孢他啶、亚胺培南、环丙沙星进行联合药敏试验。实验结果显示,亚胺培南和小檗碱联合取得效果最强,18 株协同,12 株相加;头孢他啶与五倍子联合结果为9 株协同,15株相加;环丙沙星和赤芍、五倍子、野菊花、鱼腥草、小檗碱联合无明显作用,芍、五倍子、野菊花、鱼腥草、小檗碱和头孢他啶、亚胺培南、环丙沙星联合未发现拮抗作用。

3 讨论

近些年由于广谱抗生素碳青霉烯类药物的滥用,多重耐药菌不断增加甚至出现泛耐药菌株,相关药物随着时间的推移治疗效果逐渐降低,新药的研发速度甚至无法追上细菌耐药的速度,为相关的治疗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本次实验发现亚胺培南和小檗碱联合取得效果最强,18 株协同,12 株相加;头孢他啶与五倍子联合结果为9 株协同, 15 株相加;环丙沙星和赤芍、五倍子、野菊花、鱼腥草、小檗碱联合无明显作用,芍、五倍子、野菊花、鱼腥草、小檗碱和头孢他啶、亚胺培南、环丙沙星联合未发现拮抗作用。

综上所述,中西药联合逆转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抗菌活性可以取得一定的效果,中西药联合可以有效提高抗菌治疗相关工作效果。

参考文献

[1] 许山.中西药结合治疗耐药性结核的探讨[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12(22):147-148.

[2] 郝海燕,侯培珍.中西药联合对胃癌SGC-7901/ADR细胞MRP介导的耐药性研究[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1,27(1):5-7.

[3] 尚丹.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肝临床研究进展[J].养生保健指南,2018,(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