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补阳还五汤联合天麻钩藤饮治疗脑梗死的效果

2020-10-19张丽

健康大视野 2020年14期
关键词:补阳还五汤日常生活能力运动功能

张丽

【摘 要】 目的:研究补阳还五汤联合天麻钩藤饮在脑梗死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8年4月--2019年6月收治的90例脑梗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为45例参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医疗法,为45例实验组患者加用补阳还五汤和天麻钩藤饮,对比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肢体功能评分及生活自理能力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56%,明显高于参照组的77.78%;实验组患者的Fugl-Meyer评分、ADL评分对比参照组也更高;组间数据对比P<0.05。结论:为脑梗死患者采用补阳还五汤联合天麻钩藤饮治疗,可获得理想效果,对促进运动功能恢复、提升生活自理能力均有重要帮助,值得推广。

【关键词】 补阳还五汤;天麻钩藤饮;脑梗死;神经功能;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

腦梗死也称为缺血性脑卒中和中风,是由各种原因导致局部脑组织区域出现供血供氧障碍,而引发的脑组织缺血性坏死疾病;患者是以偏瘫、意识障碍、失语等为主要表现,对其日常生活会造成严重影响[1]。为探寻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案,我科主张为患者采用中医中药疗法,对90例患者进行分组研究,以研讨补阳还五汤与天麻钩藤饮联合应用的治疗效果;现将治疗过程及结果进行如下阐述:

1 一般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数据

将2018年4月--2019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脑梗死患者纳入研究小组,共计90例,诊断依据为《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2]。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45例。实验组中男女患者分布为24例、21例;年龄分布在48--74岁范围内,平均(60.3±6.1)岁;发病时间在2--11h之间不等,平均(5.9±1.3)h。参照组中男女患者分布为23例、22例;年龄分布在47--75岁范围内,平均(61.1±6.5)岁;发病时间在1.5--12h之间不等,平均(5.7±1.23)h。对比二组患者的资料数据,结果呈现出P>0.05,具有研究可比性。

排除标准:将合并其他脑血管意外疾病者、入院前接受过绛纤或溶栓治疗者、药物禁忌症者、预计生存期低于3个月者排除研究小组。

1.2 方法

参照组:本组患者予以常规西医疗法,所用药物有阿司匹林,口服,200mg/次,1次/日;阿托伐他汀,口服,100mg/次,1次/日;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20mL/次,1次/d。

实验组:本组患者在常规西医疗法上加用补阳还五汤联合天麻钩藤饮治疗,补阳还五汤是由生黄芪120g,赤芍5g,当归尾6g,红花、地龙、桃仁、川芎各3g而组成。天麻钩藤饮是由石决明18g,钩藤、川牛膝各12g,天麻、益母草、山栀、杜仲、朱茯神、黄芩、桑寄生、夜交藤各9g而组成。如患者伴有语言不利可加郁金与菖蒲;如伴有肢体麻木可加陈皮和半夏;伴有四肢僵硬者可加木瓜与白芍;如伴有口眼歪斜可加僵蚕与白附子;如伴有严重手足肿胀者可加泽泻与茯苓;有小便失禁者可加益智仁与桑螵蛸。以上药方,每日一剂,以水煎汁,分早晚两次饮用。

二组患者的疗程均为一个月,疗程结束后对比疗效。

1.3 疗效评定标准

在治疗前后,利用NIHSS神经功能量表,对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分,统计治疗后的减分率。

疗程结束后,患者的NIHSS评分较治疗前的减少程度超过90%,则为基本治愈;NIHSS减分率在45%--89%范围内,则为治疗显效;减分率在18%--44%范围内,则为治疗有效;未达到以上标准,则为治疗无效。

以“(基本治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统计治疗总有效率。

1.4 评价指标

①Fugl-Meyer评分: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对患者治疗后的肢体功能进行评价,分值越高表示肢体功能越良好。

②ADL评分:采用BI指数评分法对患者治疗的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估,分值越高表示生活自理能力越良好。

1.5 数据分析

以统计学软件SPSS20.0为工具,对此次研究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当组间对比结果为P<0.05时说明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研究结果

实验组患者中,有9例为基本治愈,17例为治疗显效,17例为治疗有效,2例为无效,总有效率为95.56%(43/45);参照组患者中,有4例为基本治愈,16例为治疗显效,15例为治疗有效,10例为无效,总有效率为77.78%(35/45);经统计x2=6.1538,P=0.0131,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Fugl-Meyer评分为(62.5±3.9)分,高于参照组的(49.8±3.1)分,经统计t=17.1005,P=0.00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实验组患者的ADL评分为(64.5±4.4)分,高于参照组的(52.7±4.0)分,经统计t=13.3117,P=0.00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脑梗死在中医中属于“中风”范畴,主要是因患者体虚气弱、血行不畅导致脉络瘀阻,不能濡养筋脉肌肉,进而发生半身不遂、口眼歪斜以及遗尿失禁等病症,治疗当以补气生血、益气通络为主。我科近年来主张为患者采用中药汤剂治疗,所选的方剂有补阳还五汤,方中黄芪是补气固表的良药,赤芍能够活血通络,当归具有补气血之效;川芎可止痛,地龙可息风止痉;红花、桃仁是活血化瘀、通达血脉的良药。在天麻钩藤饮中,钩藤可起到清热平肝之效,石决明具有清热止痛之效;天麻可起到显著的息风活血作用,川牛膝为逐瘀通经的良药;益母草可活血,夜交藤可养心宁神,山栀能够解毒泻火,杜仲可补益肝脾。将补阳还五汤与天麻钩藤饮联合应用于脑梗死的治疗中,可起补气生血、通达血脉之效。现代药理表明,地龙、丹参等药物,对调节机体微循环、扩充脑血管、改善脑部供血供氧具有重要帮助。此次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Fugl-Meyer评分、ADL评分均显著高于参照组,组间对比P<0.05,这一结果也充分凸显出了中医中药疗法在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参考文献

[1] 赵大伟.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气虚血瘀型脑梗死恢复期的疗效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13(20):95-96.

[2] 许福观.补阳还五汤联合天麻钩藤饮辅治脑梗死的临床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8,11(20):32-33.

猜你喜欢

补阳还五汤日常生活能力运动功能
运动康复训练对脑瘫患儿神经智力及运动功能发育的影响分析
探析脑血栓应用补阳还五汤结合针灸治疗的临床疗效
早期康复治疗在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效果研究
针灸治疗对脑梗死患者血小板活化因子表达的影响
影响脑卒中偏瘫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恢复的相关因素分析
优质护理在脑血栓患者护理中的临床价值
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肾病综合征38例
老年冠心病等采用补阳还五汤治疗的临床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