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硝唑的不良反应分析及临床合理使用
2020-10-19丁成洁
丁成洁
【摘 要】目的:探讨甲硝唑的不良反应与临床合理使用方法。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18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均采用甲硝唑治疗,对其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的60例患者中,11例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33%,其中1例为肾脏损害,占9.09%,1例为口腔溃疡,占9.09%,1例为代谢系统反应,占9.09%,1例为血液系统反应,占9.09%,1例为呼吸系统反应,占9.09%,2例為神经系统反应,占18.18%,4例为消化系统反应,占36.36%。结论:甲硝唑的不良反应主要为消化系统反应,其次为神经系统反应、呼吸系统反应等,应该加强用药监测,减少药物不良反应。
【关键词】合理使用;不良反应;甲硝唑
【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20)13--01
甲硝唑作为硝基咪唑类的一种药物,因为具有血药浓度高、吸收好、起效快以及使用方便等诸多优点,被广泛运用在临床上,尤其是厌氧菌导致的感染性疾病中[1]。但是近年来,关于甲硝唑不良反应的报道也越来越多,其中消化道反应比较常见,不仅危害患者健康,还影响治疗效果。因此,本文对甲硝唑的不良反应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合理使用的方法,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7年6月-2018年9月期间收治的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年龄22-70岁,平均(45.7±12.4)岁,其中24例为女性、36例为男性,所有患者均采用甲硝唑治疗,并且自愿参与研究。
1.2 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临床资料进行收集,归纳、分析和总结不良反应类型,并且认真做好记录。
1.3 观察指标 对不良反应类型进行观察,包括代谢系统不良反应、肾脏损害、血液系统、口腔溃疡、呼吸系统、神经系统以及消化系统不良反应等。
2 结果
本组的60例患者中,11例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33%,其中1例为肾脏损害,占9.09%,1例为口腔溃疡,占9.09%,1例为代谢系统反应,占9.09%,1例为血液系统反应,占9.09%,1例为呼吸系统反应,占9.09%,2例为神经系统反应,占18.18%,4例为消化系统反应,占36.36%,见表1。
3 讨论
3.1 甲硝唑的不良反应分析
本次研究发现,甲硝唑的常见不良反应有以下几种:①消化系统反应。是发生率较高的一种不良反应,以食欲不振、腹部疼痛以及恶心呕吐等症状为主要表现,一般停药后可自行消失,不会影响治疗效果;②神经系统反应。甲硝唑可以从血脑屏障穿过影响神经系统,从而出现视力下降、头痛、头晕等症状,严重的情况下,甚至发生惊厥,具有较大的危害性;③肾脏损害,常见症状为血尿、双肾区疼痛等,通常停药后可缓解症状;④代谢系统、血液系统以及呼吸系统反应。
3.2 临床合理用药措施
甲硝唑作为比较常见的一种抗感染药物,不仅具有较好的抗阿米巴原虫、抗滴虫等效果,其抗厌氧菌活性较强,并且使用方便、成本低廉,更容易被广大患者所接受[2]。但是在用药的过程中,容易出现诸多不良反应,所以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①准确掌握临床适应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明确甲硝唑的使用疗程和剂量,并且收集患者出现的各类反应,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减少严重不良反应。同时,由于一些患者合并肝脏疾病或肾功能减退,应该增加甲硝唑的间隔时间或适当减少剂量,预防不良反应;②用药前,要对患者的家族史、用药史、病史以及过敏史等进行详细询问,对于甲硝唑禁忌证者,应该避免使用,并且对于合并过敏体质或血液疾病者,也应该谨慎用药,加强用药监测[3]。同时,因为甲硝唑的特点,用药期间会进入乳汁,对于哺乳期或妊娠期妇女,应该严禁使用;③重视健康教育。用药期间,要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叮嘱患者严格按照医嘱要求服药,不能擅自停药或更改服药剂量,并且遵守用药禁忌,戒酒戒烟,用药期间,要对患者的各类反应进行观察,一旦发现患者出现尿糖、消化不良、尿血以及恶心呕吐等症状,应该及时停药,并且及时采取有效处理措施,避免影响治疗效果[4];④选择合适的用药途径。一般为口服给药,必要的情况下,可以采取静脉给药,但是要对滴注速度进行控制。
综上所述,临床上运用甲硝唑时,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给药方案,并且加强用药监测,从而预防不良反应,确保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李瑞林,刘媛媛.甲硝唑在临床使用中的不良反应及安全用药措施[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24):76-77.
徐瑞岭,陈娟.甲硝唑的不良反应特点及其用药监护探讨[J].基层医学论坛,2016,20(28):3912-3914.
刘爱华.甲硝唑在临床使用中的不良反应及安全用药探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17):140-141.
赵丽,刘金玉,王慧,徐巍,张程亮,刘东.奥硝唑注射液静脉给药不良反应的Meta分析[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15,24(12):725-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