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伤性胫骨骨髓炎应用抗生素骨水泥治疗的观察及临床评价

2020-10-19王玉鑫

健康大视野 2020年14期

王玉鑫

【摘 要】 目的:研究针对治疗创伤性胫骨骨髓炎的患者采取抗生素骨水泥治疗方式的临床效果评价。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9年10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创伤性胫骨骨髓炎患者32例,通过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研究两组,各16例。对照组患者采取抗生素局部灌注治疗办法;研究组采取抗生素骨水泥治疗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相关参数。结果:接受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细菌培养转阴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换药次数及住院时间、创面感染概率、复发概率均显著少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均具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抗生素骨水泥治疗方式,可以有效帮助创伤性胫骨骨髓炎的恢复,减少其治疗后的感染及复发,对患者的治疗及康复有极大的帮助,推荐使用。

【关键词】 创伤性胫骨骨髓炎;抗生素骨水泥治疗;治疗相关参数

创伤性骨髓炎是由于外界创伤形成后,导致骨组织进一步感染形成的,多发生于胫骨,常伴有骨膜、软组织及髓腔的并发感染,如未得到及时医治,可致终身残疾[1]。创伤性胫骨骨髓炎的主要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可引发其局部脓性分泌,患者通常治疗感染相对复杂且复发率较高,在治疗期间的首要目的是控制感染。本文研究患者分别使用抗生素局部灌注治疗办法及抗生素骨水泥治疗后,对患者的治疗相关参数进行对比,结论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6年10月-2019年10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创伤性胫骨骨髓炎患者32例,通过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16例、研究组16例。对照组患者男9例女7例,年龄范围为21-58周岁,平均年龄(39.53±18.21)周岁;研究组患者男9例女7例,年龄范围为22-59周岁,平均年龄(40.32±17.42)周岁。患者年龄、性别等数据统计结果差别不显著(P>0.05),校准合格。

1.2 方法

提取两组患者创面的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及试验药敏,在此基础上。

对照组采取抗生素局部灌注治疗办法:彻底清除患处病灶后,将骨髓钻通,以碘伏、双氧水及抗生素溶液对其浸泡冲洗。负压引流后对患处进行缝合固定,术后给予3倍抗生素给药持续灌注3周治疗[2]。

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抗生素骨水泥治疗:采用对照组相同清理方式后,以聚甲基丙烯酸甲脂40g、抗生素2g及骨水泥溶液混合后以钢丝串联成1cm抗生素链珠,将其充分填充,并负压引流后对患处进行缝合固定。待其肉芽组织长成后终止引流,并取出珠链,进行植骨[3]。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相关参数。对比患者住院期间的细菌培养转阴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换药次数、住院时间及感染概率。治疗6个月后,回访患者的复发情况。患者的细菌培养转阴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越短,换药次数越少,感染概率、复发概率越低,临床疗效越好。

1.4 统计学分析

本文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选取的32例创伤性胫骨骨髓炎患者分别接受不同治疗方式后的相关数据进行比对分析。t检验校准其计量数据(治疗相关参数),数据采取“平均数值±标准差值”形式表达,x2检验校准其计数数据(创面感染概率、复发概率),数据采取“n%”形式表达。P<0.05有统计学价值,与此相反则无统计学价值。

2 结果

2.1 患者的治疗相关参数比较

研究组患者的细菌培养转阴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换药次数及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见表1)

2.2 患者的创面感染概率、復发概率比较

研究组患者的创面感染概率、复发概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见表2)

3 讨论

因交通运输及工业生产行业的加速发展,四肢的开放性骨折率也随之逐年上升,也导致了创伤性骨髓炎的发病率增长了近3倍[4]。感染后患者常伴有患处脓性、肢体炎症、骨粘连瘢痕等并发情况,出现凹陷性压痛及水肿等情况。通常治疗病程较长,患者痛苦较大,且治疗期间及治疗后的感染率及复发率较高。因此控制感染是治疗的关键。

对患者在彻底清除病灶后,采用负压引流治疗方案,针对性治疗病原菌及坏死组织等,缓解了患者创口的阻塞及引流不畅等情况[5]。采用抗生素灌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病原菌的繁衍,但治疗效果仍欠佳。将抗生素、聚甲基丙烯酸甲脂与骨水泥融合制成链珠进行治疗,抗菌效果更好,且避免了免疫反应的产生。

综上所述,在对创伤性胫骨骨髓炎的治疗中,较单一应用抗生素灌洗治疗方法,使用抗生素骨水泥治疗方式可有效减少患者的细菌培养转阴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换药次数及住院时间降低患者的创面感染概率及复发概率,患者的术后康复效果显著,值得普及使用。

参考文献

[1] 余鑫, 贾硕, 吴宏日,等. 抗生素骨水泥被覆锁定钢板在膜诱导技术治疗胫骨创伤后骨感染中的运用[J]. 中华创伤杂志, 2017, 33(06).

[2] 李长签, 丛海波, 杜全红, 史永安, 姜辉, 隋海明. 抗生素骨水泥链珠在创伤性骨髓炎治疗中的应用[J]. 山东医药, 2018(6).

[3] 黄焱, 徐勇强, 康亦峰, 王愉思. VSD灌洗引流联合抗生素骨水泥链珠植入治疗慢性骨髓炎[J].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17(3).

[4] 罗柳怀. 抗生素骨水泥治疗慢性骨髓炎的疗效分析[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7, 20(19).

[5] 赵勇, 周大鹏, 田竞, 马鑫, 刘兵, 杨超. 抗生素骨水泥占位器在治疗慢性骨髓炎中的应用[J]. 临床军医杂志, 2018, 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