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苗族迁徙历史看苗族银饰文化浅谈

2020-10-19张小莉

视界观·下半月 2020年7期
关键词:苗族

张小莉

摘要:苗族的银饰文化有着四百余年的传承历史,其不仅具有着工艺精美、种类繁多、造型奇特、纯手工制作等特点,同时还与苗族人历史上的多次迁徒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要想深入了解苗族银饰文化,就必须要对苗族的迁徒历史拥有比较完整与明确的认知。为此,本文对苗族的迁徒历史进行了简单分析,同时围绕苗族迁徒历史与银饰文化间的密切关系展开了探究,希望能够对苗族银饰文化形成更加全面的认识。

关键词:苗族;迁徒历史;银饰文化

苗族作为发源于我国东南部的国际性民族,其在现代虽然仍保留着相对完整的语言、宗教、饮食、建筑、服饰等多方面文化体系,但由于缺少文字记叙的历史,因此其历史往往会集中体现于该民族的服饰、建筑等文化载体之中,而银饰则正是其中最为主要的文化载体之一。

一、苗族的迁徙历史分析

作为一个传承古老的民族,苗族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数千年之前,而对于其历史上的迁徙,虽然因时代过于久远而有着多种不同的说法,但基本可以分为五个阶段。从民族起源的角度来看,苗族在历史上的第一次迁徙可追溯至原始时期,当时生活于四川雅磐江、山民江、巴江、嘉陵江四水上中流域的苗族先民虽然并属于真正意义上的苗族,但随着北方古羌人的南下,苗族先民们的居住地逐渐被抢占,其中一部分人被迫向东迁徙至了长江中游的南北两岸地区(江汉平原、洞庭湖区域),自此苗族这一民族开始初步形成[1]。

在此之后,苗族在长江中游流域不断发展壮大,至公元前4300年左右,已经成为了当时的华夏地区的三大部落之一,号称“九黎”,即人们熟知的蚩尤部落,但由于在与炎黄部落间的战争中战败,群龙无首苗族部落再次被迫向东迁移至动洞庭、彭蠡地区,并在当地建立起了三苗部落。此后的第三次迁徙发生于尧舜时期,当时的三苗部落联盟受中原部落打压最终解体,而苗族人也因此向广西、贵州等地迁徙,其中广西地区的苗族部落最终迁徙至大苗山、三江等地区,逐渐形成了武陵蛮、五溪蛮等部落,而贵州地区的苗族部落则在贵州东南部雷公山地区定居,并在雷公坪建立了历史上第一座苗王古都。

之后上千年间,三危苗族、欢兜苗族等部落分别回归至川南、滇东北以及洞庭、彭蠡区域,但随着中原王朝的多次进剿(周、秦、汉),最终西迁至思南、印江、梵净、腊尔山、松桃、榕江、丹寨、湘西、黔东北等多个地区,部分苗族部落甚至迁徙到了海外的日本,而这也正是苗族历史上的第四次大迁徙。此后千余年间苗族的居住地并未发生太大的变化,但在元、明、清时期,再次受战争影响迁徙至云贵川及老挝、越南、缅甸等国,自此苗族人民也完成了历史上最后一次大迁徙。

二、苗族迁徙历史与其银饰文化间的关系

1.以银饰为财产

苗族在历史上一直都深受中原部落与王朝的打压,虽然凭借着顽强的毅力与永不屈服的精神,苗族并未因此而逐渐走向衰落,反而在数千年的拼搏中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但在战争中基本处于劣势一方的苗族人仍然形成了“人随家走”的习俗。在与中原部落与王朝的战争中,苗族人基本都采取着有丛林游击式的打法,一旦战争陷入劣势,就会立即开始整个部落的迁徙,进入大山中借助恶劣地形来逃避中原军队的追击,在频繁的迁徙过程中,居无定所的苗族为了保存自身财产,只能选择将全部财富随身携带,而以钱为饰自然也就成为了随身携带财产的最有效手段,这也正是苗族银饰大而重且数量角度的主要原因[2]。

2.崇拜自然

苗族银饰的造型、款式十分多样,但基本都是以自然中的事物为主,如蝴蝶、水泡、鹡宇鸟、枫树、蜈蚣龙、牛头龙等造型,在苗族银饰中都十分常见。这主要是由于苗族人历史上的迁徙经常需要跨越山川河流,与大自然的近距离接触非常之多,而在这样的生活状态中,苗族人也逐渐形成了崇拜自然、敬畏自然、认为万物有灵的思想。为表达自己对于自然的崇敬或是祈求自然灵的庇护,很多苗族人都将各种自然符号、意象化作银饰形态,最终使银饰造型变得愈加丰富多样,甚至形成了独特的符号系统[3]。值得注意的是,苗族银饰装饰造型的除了以自然元素为主的各种符号外,还有着不少具有较强叙事性的人物造型及或人物场景图案,且大多手持兵器或为战争场面,银吊坠的银链部分则经常会以刀枪剑盾等兵器为主要形态。虽然经过数千年的传承,现代苗族人已经很难说清楚这些人物图案、造型的具体含义,但通过对图案的观察基本可以断定,这些人物大多是苗族人历史战争或迁徙中有过突出贡献的英雄人物,缺少文字的苗族人为纪念祖先,便将其形象刻画在了银饰上。

3.形制类似汉族首饰

苗族銀饰虽然极具民族特色,但在形制与工艺上,与古代汉族首饰仍然有着很多类似之处,如苗族的银发簪式样以花、鸟、蝶为主,与中原的金银发簪较为类似,而以银丝焊连的银帽,则在制作工艺上与古代贵族女子、朝廷命妇的凤冠比较类似。这是由于古代苗族在频繁的战争与迁徙过程中,虽然与中原汉族大多处于敌对关系,但两族人民间的交流也同样十分密切,甚至在迁徙过程中,苗族人还实现了与其他族群间的融合。在这样的历史发展状态下,古代苗族的银饰制作工艺与形制选择在发展过程中深受汉族金银首饰文化的影响,最终也形成了与汉族首饰文化存在诸多共性的银饰文化。

三、结论

总而言之,历史上频繁迁徙的苗族人在生活环境、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等方面都十分独特,而在这些特殊的环境、思想因素的影响下,苗族独具特色的银饰文化也随之逐渐形成,并使中华民族首饰文化变得更加丰富多样。

参考文献:

[1]周真刚,闫玉.西江苗族银饰工艺的文化生态[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1(4):101-106.

[2]徐朝,刘娟.苗族银饰文化研究[J].服饰导刊20143(2):17-23.

[3]赵雄贵.论贵州黔东南苗族银饰的文化内涵[J].大众文艺2013(9):37-38.

猜你喜欢

苗族
雷山:秘境苗乡的千年记忆
补妆
3D打印如何更好地推广凉都苗族文化
盘发·刺绣
盘发·刺绣
花样云南(三)
苗族老照片
漂亮的“银饰”
五彩斑澜——湘西苗族民间艺术
山之恋 苗族姐妹 碧湖泛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