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结合止血夹对非静脉曲张性消化道出血患者止血效果及并发症的影响
2020-10-19牛会勇田悦天津市宝坻区人民医院全科医学科天津301800
牛会勇 田悦 天津市宝坻区人民医院全科医学科 (天津 301800)
内容提要: 目的:探讨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结合止血夹对非静脉曲张性消化道出血患者止血效果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在2017年2月~2019年2月就诊的86例非静脉曲张性消化道出血患者分为2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观察组采用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结合止血夹,比较两组止血效果、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止血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静脉曲张性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结合止血夹的止血效果较好,且术后并发症较少。
非静脉曲张性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的急重症之一,有较高的病死率。以往临床采用内科药物治疗,但仍有部分患者有持续性出血,多需进行外科治疗。随着临床内镜技术的发展,现非静脉曲张性消化道出血患者多采用内镜下止血[1]。临床内镜止血方法较多,内镜下止血夹止血是现临床常用的止血方式,具有一定的止血效果[2]。氩离子凝固术是一种非接触性的电凝固方式,止血效果较为满意[3]。但临床关于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与止血夹结合止血的研究较少。鉴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结合止血夹对非静脉曲张性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选择2017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非静脉曲张性消化道出血患者86例,随机分为2组,各43例。对照组男32例,女11例;年龄14~81岁,平均(48.46±7.74)岁;出血期间血红蛋白44~121g/L,平均(77.56±18.68)G/L。观察组男34例,女9例;年龄15~82岁,平均(48.23±7.48)岁;出血期间血红蛋白42~123g/L,平均(78.45±18.26)G/L。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对比。
1.2 入选标准
(1)纳入标准:①经内镜诊断确诊;②患者已签署知情同意书;③具有手术指征。(2)排除标准:①心肺功能不全;②严重呼吸系统疾病;③弥漫性出血病变。
1.3 方法
两组患者均予以输氧、补充血容量、休息等常规治疗,并同时给予去甲肾上腺素对病灶创面进行冲洗。术前禁食6~8h,如患者出血量较大,采用胃管进行洗胃,冲出胃内血块及食物,以符合内镜治疗要求。建立静脉通道,口服胃镜润滑胶囊,采用无痛内镜,将胃肠道泡沫取出。
1.3.1 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采用德国ERBE APC300型内镜专用氩离子凝固术设备,术前先将氩气钢瓶阀门打开,将氩气注满,流量为2L/min,电厂轻度5000V/m²,功率45~60W,电凝指数A60。内镜插镜,找到出血病灶并对出血情况进行观察,去甲肾上腺素50mL对病变部位冲洗,视野清晰后,协助氩气进行抽气换气,将氩离子凝固导管经内镜活检通道伸出,进行凝固治疗,并在过程中调节合适的功率。
1.3.2 观察组。观察组采用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结合止血夹,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同对照组,采用钛夹对患者进行治疗,内镜确定出血部位的及出血性质,止血通过内镜活检通道送入夹,并迅速将夹安装在放置器上,当钛夹目标与止血夹的方向与张开角度相同时,将止血夹推进,保证出血点与止血夹准确接触。
1.4 评价指标
(1)比较两组止血有效率,判定标准[4]:内镜下出血停止,粪隐血试验结果为阴性,且黑便、呕血等症状消失为成功,否则为失败;(2)比较两组并发症(腹胀、腹痛、穿孔、黏膜下血肿)发生情况。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5.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止血效果
观察组止血成功42例,失败1例,止血有效率为97.67%(42/43);对照组止血成功35例,失败8例,止血有效率为81.40%(35/43),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68,P=0.035)。
2.2 并发症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3.讨论
非静脉曲张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急症,若不能及时止血会导致干细胞缺氧,引起恶心、乏力、休克等症状,特别是合并其他疾病患者,应及时采取合理有效的止血方式,避免患者的器官功能障碍,甚至死亡[5]。内镜下进行止血是临床常用的止血方式,其中局部注射、药物喷洒、机械压迫等是内镜下止血的常用方法,但对于出血量较大患者止血效果并不理想[6]。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止血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表明非静脉曲张性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结合止血夹治疗的止血效果较好,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氩离子凝固术是一种非接触性电凝固技术,高频发生器与其氩气管内的高频电极连接,当高频电压达达到一定标准,且与靶组织之间的距离适当,两者间的氩气流部分电离成导电氩离子,形成高频流电火花在靶组织表面与远端电极,具有一定的热效应,达到止血效果[7]。但在内镜下进行氩离子凝固术,可达到内镜可到达的区域,且在止血过程中虽无活动性出血,但在处理后,有血凝块,导致在术后多伴有腹痛、腹胀的发生[8]。而止血夹止血对搏动性出血及大血管活动性出血较为有效,通过使用钛夹将血管残端夹住,具有一定的止血效果,但因微弱再出血的血管,故应采用多枚止血夹进行止血。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与止血夹联合止血作用更佳,对出血量不大的小血管及搏动性出血或喷血性出血均有效,在术中可根据患者的实际需求自由切换,达到止血的效果,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综上所述,非静脉曲张性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结合止血夹的止血效果较好,且术后并发症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