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痛胃肠镜和常规胃肠镜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2020-10-19刘秀丽范利平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激素与发育重点实验室天津医科大学天津市代谢性疾病重点实验室天津医科大学朱宪彝纪念医院天津市内分泌研究所天津300134
刘秀丽 范利平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激素与发育重点实验室(天津医科大学)、天津市代谢性疾病重点实验室、天津医科大学朱宪彝纪念医院&天津市内分泌研究所 (天津 300134)
内容提要: 目的:对比分析无痛胃肠镜和常规胃肠镜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本次实验研究的对象随机选取于2019年8月~2020年3月,共包括在本院消化内科接受胃肠镜诊疗的患者86例,按照患者入院病历号单双数的不同进行分组,单号患者作为实验组(n=43),其胃肠镜诊疗方法为无痛胃肠镜,双号患者作为对比组(n=43),其胃肠镜诊疗方法为常规胃肠镜。结果:对两组患者检查操作效果、检查过程中各项生命体征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统计学分析后发现,实验组患者与对比组患者均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无痛胃肠镜与常规胃肠镜均较为常见,其中无痛胃肠镜的效果和安全性显著高于常规胃肠镜。
消化内科疾病属于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类型,其发病后对患者的身心健康有着严重的影响和威胁[1]。我国居民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不良饮食习惯加剧,在一定的程度上增加了胃肠道系统的负担,使得消化内科疾病的发病率呈现出上升趋势[2]。在为消化内科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做好及时、准确的诊断是十分重要的。目前,应用较多的一种检查方法就是胃肠镜,可以更加直接、清楚地观察患者的病变情况,有利于诊疗效果的提升[3]。本次实验研究的对象随机选取于2019年8月~2020年3月,共包括在本院消化内科接受胃肠镜诊疗的患者86例,对比分析了无痛胃肠镜和常规胃肠镜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次实验研究的对象随机选取于2019年8月~2020年3月,共包括在本院消化内科接受胃肠镜诊疗的患者86例,按照患者入院病历号单双数的不同进行分组,共分为实验组(n=43)和对比组(n=43)。实验组有男患者25例,女患者18例,患者年龄区间为30~73岁,平均(47.8±3.6)岁;对比组有男患者24例,女患者19例,患者年龄区间为30~72岁,平均(48.1±3.4)岁。对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进行处理与分析后发现,实验组患者与对比组患者无明显差异(P>0.05),可以行组间比较。
1.2 方法
接受胃肠镜检查前应该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并告知患者在检查前应该保持空腹状态,禁食、禁饮8h以上。在此基础上两组患者的检查方法如下。
1.2.1 对比组患者给予常规胃肠镜检查,在胃镜检查前应该让患者服用10mL利多卡因胶浆,以减轻对患者黏膜造成的疼痛感。在肠镜检查前应该让患者服用硫酸镁溶液,以达到清洗肠道内容物的目的,方便检查。与此同时,也应该做好注意事项和流程的讲解与介绍,缓解其紧张情绪,保证检查过程中各项操作的轻柔。
1.2.2 实验组患者给予无痛胃肠镜检查,检查前应该为患者实施麻醉,方法为通过鼻导管输送氧气,检查前10min静脉注射芬太尼和咪唑安定,剂量分别为0.5μg/kg和1mg,5min后静脉推注丙泊酚,并根据患者的年龄控制推注速度,年龄越大推注的速度越慢,同时,在患者角膜反射消失、眼球固定实进行内镜检查。胃肠检查往往仅需要1次给药,肠镜检查则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追加使用丙泊酚,在肠镜到达末端回肠后停止给药。
1.3 评价指标
本次实验研究中两组患者观察和评价指标分别为检查操作效果、检查过程中各项生命体征(收缩压、舒张压、心率、血氧饱和度)以及不良反应(呼吸受阻、恶心呕吐、腹痛、低血压)发生率。
检查操作效果判定表标准[4]:患者胃肠镜检查十分顺利,且患者在检查的过程中并没有出现疼痛感和恶心呕吐、低血压等不良反应认定为优秀;患者胃肠镜检查顺利,但是检查的过程中出现的疼痛感,并伴有恶心呕吐、低血压等不良反应的出现认定为良好;患者胃肠镜检查不顺利,疼痛感严重,伴有比较严重的并发症认定为差异,优良率=(优秀例数+良好例数)/总例数×100.0%
1.4 统计学分析
将统计学软件SPSS19.0作为本次实验研究数据的处理与分析工具,将百分比(%)作为检查操作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的表示方法,并借助卡方(χ2)完成检验,平均均数标准差(±s)作为各项生命体征的表示方法,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统计学差异显著以P<0.05作为标准。
2.结果
2.1 优良率比较
实验组有患者43例,其检查操作效果为优秀的有28例,良好的有14例,差的有1例,其检查操作效果优良率为97.7%;对比组有患者43例,其检查操作效果为优秀的有22例,良好的有13例,差的有8例,其检查操作效果优良率为81.4%,实验组患者检查效果优良率与对比组患者相比明显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检查过程中各项生命体征对比分析
2.2 检查过程中各项生命体征对比分析
对两组患者检查过程中各项生命体征进行统计学分析后发现,实验组患者与对比组患者均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详见表1。
2.3 不良反应
实验组43例患者呼吸受阻、恶心呕吐、腹痛、低血压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分别为0(0/43)、2.3%(1/43)、2.3%(1/43)、0(0/43);对比组43例患者呼吸受阻、恶心呕吐、腹痛、低血压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分别为4.7%(2/43)、9.3%(4/43)、7.0%(3/43)、7.0%(3/43),对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处理与分析后发现,实验组患者明显低于对比组患者,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
3.讨论
随着我国医学技术的高度发展,无痛技术在临床有着越来越广泛的运用,无痛胃肠镜诊疗利用芬太尼、丙泊酚等麻醉药物实现对患者的麻醉,让患者在无知觉的情况下完成检查,提高了患者的检查耐受度[5,6]。在为消化内科患者实施胃肠镜检查的过程中,无痛胃肠镜诊疗的运用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对患者的检查和诊断,同时,也减轻患者的疼痛感,避免患者对检查产生抗拒和抵触心理,避免多种不良反应的发生与出现,具有相对较为理想的诊疗效果。
综上所述,在为消化科患者实施胃肠镜诊疗的过程中,无痛胃肠镜与常规胃肠镜均较为常见,其中无痛胃肠镜的运用可以提高检查操作效果,保证患者检查过程中各项生命体征的平稳,避免了各种不良反应的出现,其效果和安全性显著高于常规胃肠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