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阴道哑铃训练对产后盆底肌康复研究

2020-10-19杜洋辽宁省妇幼保健院辽宁沈阳110005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0年18期
关键词:哑铃生物反馈盆底

杜洋 辽宁省妇幼保健院 (辽宁 沈阳 110005)

内容提要: 目的:探讨对盆底功能障碍产妇给予生物反馈电刺激+阴道哑铃训练治疗后对产后盆底肌恢复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4月~2019年6月收治的182例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组后研究每组康复治疗方法;参照组(91例):选择阴道哑铃训练方法展开;实验组(91例):选择生物反馈电刺激+阴道哑铃训练方法展开;就组间产后盆底肌康复总有效率以及产后盆底肌电压展开对比。结果:实验组盆底功能障碍患者康复总有效率(96.70%)高于参照组(76.92%)明显(P<0.05);产后42d,实验组盆底功能障碍患者盆底肌电压同参照组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产后3个月,实验组盆底肌电压高于参照组明显(P<0.05)。结论: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于临床接受生物反馈电刺激+阴道哑铃训练治疗后,利于盆底肌康复总有效率的提升以及产后盆底肌电压的增加,最终促进盆底功能障碍患者早期转归。

对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而言,主要因其盆底功能相关肌组织呈现出损伤、结构缺陷以及功能缺陷的情况后,对应呈现出压力性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与性功能障碍等症状[1]。对于此类患者主要以保守疗法做为治疗关键,主要集中于Kegel盆底肌训练、电刺激以及生物反馈等方面[2]。本次研究主要针对盆底功能障碍患者探究采用生物反馈电刺激+阴道哑铃训练方法进行治疗可行性,以利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早期转归。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本院2016年4月~2019年6月收治的182例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表法分组后研究每组康复治疗方法;参照组(91例):年龄区间为23~35岁,平均(29.03±5.25)岁;实验组(91例):年龄区间为24~36岁,平均(29.16±5.02)岁;纳入标准:患者均为单胎;均属于阴道自然分娩;排除标准:患有高血压、糖尿病与泌尿系统感染等系列疾病;就两组盆底功能障碍患者的年龄比较,结果均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参照组:选择阴道哑铃训练方法展开:于患者阴道中选择阴道哑铃(重量最轻)合理置入,通过要求患者将盆底肌肉收缩,确保在患者阴道内部哑铃能够保持>1min滞留,对于此种训练需要每日展开,直至确保哑铃滞留时间>10min,在患者咳嗽以及跑步等条件下,滞留时间仍≥10min,则准备重量相对较重哑铃对患者进行更换,再次展开上述训练,控制频率为1次/d,共保持为期3个月持续训练;实验组:选择生物反馈电刺激+阴道哑铃训练方法展开,对于阴道哑铃训练方法同参照组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保持相同;此外,添加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主要选择PHENIX USB4盆底肌肉治疗仪(广州市杉山好健康产业有限公司)展开。

表1. 两组盆底功能障碍患者康复总有效率临床对比 [n(%)]

①需要将患者深层肌肉收缩与浅层肌肉收缩表现出的本体感觉进行充分唤醒,通过对患者感觉加以了解,对应调节具体电流。②针对Ⅰ类肌纤维收缩功能合理展开训练干预,合理对频率以及脉宽进行调整,最终分别确保为8~32Hz以及320~740us。③针对Ⅱ类肌纤维合理展开锻炼操作,合理对频率以及脉宽进行调整,最终分别确保为20~80Hz以及20~320us。④针对两类肌纤维合理展开反馈训练干预,以将两类肌纤维肌力充分加强。⑤给予各种场景的生物反馈训练模块,要求依据模块具体内容,患者合理展开对应训练,训练患者在各种场景时盆底肌肉也处于收缩状态,形成条件反射。控制电刺激生物反馈时间为30~40min/次,频率为2次/周,12次一疗程。

1.3 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盆底功能障碍患者的产后盆底肌康复总有效率以及产后盆底肌电压。

1.4 判断标准

治愈:患者解剖结构、临床症状以及盆底肌均转为正常;好转:患者解剖结构、临床症状以及盆底肌均获得好转;无效:患者解剖结构、临床症状以及盆底肌未获得好转[3]。

1.5 统计学分析

对于两组盆底功能障碍患者治疗结果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展开处理,计数资料(产后盆底肌康复总有效率)以[n(%)]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产后盆底肌电压)以±s表示,行t检验,P<0.05证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2. 两组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产后盆底肌电压临床对比(uV,±s)

表2. 两组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产后盆底肌电压临床对比(uV,±s)

组别 产后42d 产后3个月实验组(n=91) 7.65±1.19 14.53±2.09参照组(n=91) 7.15±1.02 8.03±0.90 t 3.0432 27.2488 P 0.0027 0.0000

2.结果

2.1 产后盆底肌康复总有效率对比

实验组盆底功能障碍患者康复总有效率(96.70%)高于参照组(76.92%)明显(P<0.05),见表1。

2.2 产后盆底肌电压对比

产后42d,实验组盆底功能障碍患者盆底肌电压同参照组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产后3个月,实验组盆底肌电压高于参照组明显(P<0.05),见表2。

3.讨论

临床针对盆底功能障碍患者在实施治疗期间,生物反馈电刺激+阴道哑铃训练方法的联合应用,可以使得患者盆底肌肉触觉敏感性获得显著增强,使得肌肉收缩强度获得充分增强,将产后盆底肌肌力以及电压有效提升[4,5]。

观察本次研究结果发现,实验组盆底功能障碍患者康复总有效率(96.70%)高于参照组(76.92%)明显;产后42d,实验组盆底功能障碍患者盆底肌电压同参照组比较差异不明显;产后3个月,实验组盆底肌电压高于参照组明显,充分证明生物反馈电刺激+阴道哑铃训练方法应用可行性。

综上所述,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于临床接受生物反馈电刺激+阴道哑铃训练治疗后,利于盆底肌康复总有效率的提升以及产后盆底肌电压的增加,最终促进盆底功能障碍患者早期转归。

猜你喜欢

哑铃生物反馈盆底
盆底肌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自然分娩后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观察
盆底肌生物电刺激在产妇盆底肌松弛护理中的应用
盆底肌训练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观察
盆底康复治疗仪联合盆底肌肉锻炼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的效果分析
盆底仪在阴道分娩后尿潴留治疗中的应用
生物反馈治疗仪联合加味补中益气汤对脾胃气虚型功能性便秘的疗效
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联合盆底肌锻炼在治疗中老年妇女子宫脱垂的康复效果
老年焦虑症应用生物反馈治疗的效果观察
饮料瓶改成哑铃
去赘肉又强身的哑铃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