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柳茶的故事

2020-10-19杨永建

大学生 2020年10期
关键词:香巴拉兰大生药学

文/杨永建

柳茶是甘肃民间著名的三茶(柳茶、蓝花茶、鸡冠茶)之一,因其叶型像柳叶,故称为“柳茶”。它的藏名为尼阿措(音译),藏族民间常将其枝条火煨后作茶饮,用来治疗消化不良等症。

柳茶是一种灌木,生长在青藏高原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山林缘、山坡。我们在甘南藏区野外调查时,听藏民说牛羊特别喜欢吃它的叶子,但老乡们会把牛羊赶走不让吃,因为吃了要掉膘。这激发了我的灵感,牛羊吃了能掉膘,人吃了是不是能减肥?我们带着这个想法采集叶子做了动物实验,用两组小白鼠做对照,一组用此药,一组不用。实验结果,不喂药的这组小白鼠,相同的食料没有吃完,体重增加,趴在笼子里不爱动;而用了药的这一组,相同的食料吃得光光的,但体重没有增加,有的甚至瘦到皮包骨头,却很精神,在笼子里跑来跑去非常活跃。我们又做了毒性实验,结果证明,小白鼠的剂量折合成人的剂量,一次吃3公斤都没事。我们先做成保健茶自己试喝,结果普遍体重一个月减了2~4公斤。该茶不会抑制食欲,同时可以分解脂肪。它还有通过增强小肠蠕动力达到改善便秘的功效,对肠粘膜的刺激非常小,也不会导致大便稀化。

我带着研究团队对柳茶进行了资源调查和生药学鉴定,相继做了柳茶多糖和挥发油等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纯化和鉴定,以及活性效用成分的高通量筛选,还有药理、药效、毒理作用和降压、降血糖、提高免疫力机制等方面的系统研究。然后进行了保健品开发所需的功能性试验、急慢毒性等试验,最终研制出“香巴拉藏茶”(香巴拉在藏语中是神奇神秘的地方,意为神奇的藏茶)。经粗略统计,在全国多个省区市甚至美国、日本、新西兰、英国、南非等国有数百人试用香巴拉藏茶(袋泡茶),当然都是亲朋好友、同事同学、学生、熟人等介绍,反映良好。

除我们团队不断深入地对柳茶进行研究外,还有好几个团队利用我们提供的试验材料开展研究。如兰大基础医学院刘昕教授的团队进行了柳茶抗肿瘤和减肥机理的研究,兰大一院何津春教授进行了柳茶对家族性肥胖人群的研究,甘肃中医药大学的李成义教授进行了柳茶降血糖的临床应用研究。

2008年到2010年,我利用假期连续三年到西藏大学,讲授生药学与药用植物学课程。讲课之余,我常到野外采药,发现西藏海拔4000米以上的山坡草甸上柳茶成片生长,这又激发了我的灵感:西藏高海拔、缺氧、多辐射,柳茶生长这么茂盛,那么它是否有抗缺氧、抗辐射的作用?于是我们又做了这方面的研究,并用红景天做对照。大家都知道到西藏旅游,因高原缺氧常会得高原病,需服红景天缓解症状。实验对照后,柳茶的抗疲劳、抗缺氧作用和红景天差不多,但我们的优势用的是叶,不破坏根部。我们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并获得授权,随后又研发了“复方高原舒颗粒”,用于治疗高原病。

团队对柳茶的研究成果,引起了学校、学院的重视,积极支持、鼓励、推荐与企业对接、产学研结合。2017年学校推荐我的项目参加了上海工博会,“藏药柳茶的开发利用(兰州大学)”获第十九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高校展区优秀展品奖二等奖。柳茶这么好的东西,对它的利用现仍主要停留在研发阶段,而没有能转化为产品上市,成了我今生的遗憾,希望有志者能将柳茶的故事延续。

猜你喜欢

香巴拉兰大生药学
《寻梦香巴拉》节选
《寻梦香巴拉》节选
兰大为美,有幸遇见你
走进香巴拉
民族药柳兰的生药学鉴别
羊肚参的生药学研究
长花忍冬生药学初步研究
生药学教学中关于“主动学习”的思考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