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基层风气监督员作用发挥的着力点
2020-10-19马常丰
马常丰 伍 昊
习主席在中央军委基层建设会议上鲜明指出:“要锻造法纪严、风气正的过硬基层,以严明的法治和纪律凝聚铁的意志、锤炼铁的作风、锻造铁的队伍。”新修订的《军队基层建设纲要》明确要求,要做好纯正风气工作,建好风气监督员队伍。风气监督员作为基层风气建设的“观察哨”“摄像头”和“显微镜”,对于纠治基层“微腐败”、纯正基层风气起着重要推动作用。然而,从当下实际情况来看,相当一部分基层风气监督员还存在“不想干、不敢干、不会干”的问题,如何有效解决“三不”问题,打通风气建设“最后一公里”,亟须从以下四个方面下功夫。
一、突出标准,优中选优,严把选人用人“入口关”
习主席强调,要把合适的人放到合适岗位上,树立事业为上、以事择人、人岗相适的选人用人理念。因此,在挑选风气监督员的人选时,要切实让那些愿意监督、敢于监督、胜任监督的人走上岗位。一是聘用标准要高。风气监督员至少应具备“三好三强”6 个条件,即思想素质好、群众基础好、模范作用好、党性观念强、民主意识强、工作能力强,且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对于暂时没有符合要求的,要突出思想素质和党性观念,优先选择意愿较强、有责任心的同志,并按照“三好三强”标准要求认真培养。二是选拔程序要实。严格按照个人申请、党小组推荐、公开承诺、民主测评、基层党委(支部)研究上报和纪委考察六个步骤遴选风气监督员,防止出现基层为了向上级“交差”,由主官直接“点将”,找几位“老实人”来“出公差”的现象。其中,在个人申请上,可以采取写自荐信、竞职演讲、群众推荐等多种方式进行,可以更好地激发风气监督员的荣誉感,促使其严格履职尽责。三是进出增补要严。要动态掌握履职尽责情况,综合衡量工作业绩和个人意愿,对工作不尽心尽责的风气监督员及时予以调整,防止出现“名义”风气监督员。要做好风气监督员的传承赓续,对因出差学习、调离岗位、转业退伍等需离岗3 个月以上的风气监督员,应严格按照选配标准和选拔程序做好人员增补工作,始终保持队伍充实、斗志昂扬。
二、注重教育,立起导向,筑牢正确认识“防火墙”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有什么样的思想基础,就会指导什么样的行为表现。因此,要着力提升风气监督员的政治敏锐性、责任心使命感、信心和勇气。一是在抬高思想站位上下大功夫。要定期组织风气监督员学习习主席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反腐败斗争的重要论述,引导其深刻领会习主席从战略层面来推进正风反腐的真正用意,使其充分认清作风建设关乎部队全面建设,进一步提升风气监督员的思想认识和政治站位。同时,要把各级违规违纪情况通报作为风气监督员重点学习内容,以问题通报为牵引,引导其认清各级组织对正风肃纪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二是在解决后顾之忧上下大功夫。风气监督员特殊的工作性质,往往容易被一些战友误解、排斥。因此,要注重为风气监督员建立容错机制,鼓励其“听风就是雨”,积极反馈身边存在的隐患苗头和风气问题。当风气监督员在工作中遇到困难、被人误解时,各级组织要主动靠上去谈心交流、排忧解难,并大张旗鼓地对被误解的工作进行澄清和肯定,帮助他们树立威信,赢得官兵的支持和尊重。三是在做好宣传鼓动上下大功夫。风气监督员一方面要带头学习上级关于加强风气建设的指示要求,积极宣讲下发的新规禁令,让每名官兵都入心入脑,发挥自身辐射带动作用;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好单位板报、灯箱、展板、强军网等平台,协助纪检委员抓好党章党规党纪教育和军营廉政文化建设,做好释疑解惑、澄清认识、疏导情绪、浓厚廉政文化氛围等工作,逐步形成全员合力抓风气的良好局面。
三、坚持培养,经常帮带,搭建能力素质“成长桥”
风气监督员来自一线、常驻兵中,拥有获取基层第一手信息的优势。因此,要想使他们在监督工作中做到有的放矢,充分利用好这种优势,各级有针对性地培养帮带指导必不可少。一是定期开设培训班。合理制订风气监督员培训方案,通过调研切实把风气监督员最需要掌握的内容纳入学习计划中,邀请军地纪检专家和相关业务部门人员讲解辅导纪检监察、物资采购、财务管理、军需营房等方面的法规制度,建立“基层风气监督员微信群”及时推送最新法规制度和警示教育案例,成立“风气监督员之家”集体会商难点问题,在思想碰撞中不断强化依法监督能力。二是常态组织实践课。风气监督员在参加党员发展、评功评奖、士官选改、考学提干等有明确规范的例行性工作前,要认真学习研究相关规定,掌握具体的流程和方法;在参加经费管理、物资采购、工程招标、伙食保障等专业性强的工作前,要认真学习了解相关行业领域知识,咨询相关专业人士,掌握具体的规定和规则。要在实践中多留心、多观察、多学习、多思考,形成属于自己的风气监督工作套路。三是合理用好联系点。依托单位基层风气监察联系点这个平台,组织风气监督员经常深入基层,为联系点官兵讲解法规业务知识,明确敏感事务监督防范重点。善于借助群众力量,调动联系点官兵参与单位风气建设的积极性,开展监督经验交流会和风气问题大家讲活动,在谈论交流中不断创新监督的方式方法,以督促建,以点带面,辐射带动单位整体风气建设持续向上向好。
四、完善体系,健全制度,用好工作动力“激励法”
持续促进风气监督员作用发挥,离不开长效的制度机制作保障,离不开常态的监督体系做支撑,离不开长期的坚持与坚守。一是完善事务公开制度。根据政策法规制定基层敏感事务公开措施办法,通过完善“一网两栏三箱”(“一网”即单位强军网,“两栏”即基层事务公示栏和网上举报公示栏,“三箱”即首长信箱、纪检信箱和实体意见箱)监督体系,方便官兵随时了解、掌握和查询相关信息、提出意见建议,打造网上网下联动、机关基层互动的绿色生态环境,确保权力真正在阳光下运行。二是落实考评奖惩制度。每半年通过采取个人述职、纪委考核、单位测评等方式,对风气监督员进行一次岗位考评,对履职认真、表现优秀的给予表彰,并在入党提干、年底评功评奖上优先考虑;对工作敷衍塞责、考评较差的进行批评教育,情况严重的收回聘书、清出队伍;对在工作中利用监督权谋取个人私利、借机收受财物的,要严肃问责、加重处理。三是健全典型宣扬制度。每年结合半年总结、“七一”系列活动、年底表彰等时机,大力挖掘对整治基层“微腐败”和改进风气建设有突出贡献的风气监督员典型,宣扬其先进事迹,让履职尽责、作用发挥好的风气监督员走到台前,让他们戴红花、上奖台、受洗礼、赢尊敬,营造“小岗位也能干成事”的浓厚氛围,切实激发风气监督员队伍履职尽责的活力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