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器地面运行安全问题及应对措施探讨
2020-10-19民航西北地区空管局王厚苏
□ 民航西北地区空管局 王厚苏 丁 甜/文
近年来,多数机场进行了改扩建,机场的跑道与滑行道构型、机坪布局趋于复杂化,随着机场场面交通量的增加,航空器在地面运行发生事故或事故征候的概率增大。跑道侵入、航空器地面刮碰等不安全事件的发生,使得空管、机场、地面保障等管理部门开始重点关注航空器地面运行安全问题。笔者认为,解决航空器地面运行安全问题,应当在熟悉航空器地面运行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从机场规划和运行使用两个阶段对该问题进行系统性分析,然后给出降低运行风险的措施。
航空器地面运行安全问题分析
航空器在地面的运行主要包含航空器在跑道、滑行道、机坪之间的往返滑行,以及航空器入位和推出,航空器停放并接受保障等。为保证航空器在机场的运行安全,机场建成或改扩建后其使用手册中均明确了机场冲突多发地带并给出相应的运行要求,但是随着机场航班起降架次的增多,机场冲突多发地带的运行风险增大,比如部分多跑道机场,跑道、滑行道、服务车道交叉时,运行中存在航空器或保障车辆穿越跑道、滑行道的情况,机场运行的高峰时段发生不安全事件的风险较高(图1)。部分机场规划时缺乏运行思维,当机场场面的交通量增多以后,部分潜在危险源呈现出来,降低了运行效率,严重时会导致不安全事件发生。同时机场不能与时俱进,缺乏新技术应用,不能采用新思路开展运行保障,导致发生不安全事件的概率变大。因此,机场运行管理部门应以《中国民航四型机场建设行动纲要(2020-2035年)》为引导,对航空器地面运行安全问题进行持续的系统性分析,降低运行风险,确保机场运行安全。
降低航空器地面运行风险的要求和措施
为保障航空器地面运行安全,管制员指挥航空器在跑道、滑行道、机坪区域滑行时,需考虑道面强度运行限制和航空器在滑行状态时对周边环境的要求;机场运行管理和保障人员应按照《运输机场运行安全管理规定》要求,熟悉航空器地面运行环境与地面标志标识,掌握航空器地面运行与保障的基本规定,严格执行运行保障程序。比如,机场运行指挥员给航空器安排机位停放并接受保障时,要考虑航空器停放时要求的安全净距。机场管理部门应视情况加快新技术应用,运用新思路提升运行安全保障水平。
(一)降低跑道运行风险的措施
跑道是航空器完成起飞和降落的主要区域,存在跑道侵入、冲出跑道、偏出跑道等风险。多跑道、跑道与滑行道交叉的机场发生跑道侵入事件的概率较大,针对此类问题,国内外学者给出相关建议,一方面,可以研究绕行滑行道规划设计的必要性,在跑道端修建绕行滑行道,降低航空器穿越跑道的次数,进而降低跑道侵入风险(图2);另一方面,引入新技术或新设备,机场可装配跑道状态灯或跑道侵入检测告警系统,用以表征跑道的实时状态,提高运行安全。此外,在跑道端外设置使飞机减速或停止的特性材料拦阻系统,对冲出跑道端的飞机实施拦阻,以有效保障冲出跑道时飞机的安全(图3)。为降低航空器偏出跑道事件的发生,管制员应结合气象条件,给降落的飞机分配合适的跑道。
(二)降低航空器机坪区域运行风险的措施
机坪区域内航空器的运行涉及航空器滑行、入位、推出与静止停靠接受保障等,同一时段有航空器、车辆和保障人员活动,保障单位较多,人员复杂,是航空器地面刮碰事件高发区域。调研发现,航空器在滑行入位、推出和静止停放接受保障等阶段发生航空器与航空器之间、航空器与地面服务设备之间不安全事件的概率较大。尤其近年来多数机场在机坪或航站楼改扩建过程中,未考虑构型对未来运行的影响,致使机场改扩建完成后,存在诸多运行风险。为保证航空器运行的安全,有研究人员提出通过构建航空器之间、航空器与地面服务设备的碰撞冲突检测模型,来防止航空器与航空器之间、航空器与地面服务设备之间的刮碰,确保处于运动和静止状态航空器的运行安全(图4)。
(三)机场外来物防控措施
机场外来物是指飞行区内可能会损伤航空器、设备或威胁机场工作人员和乘客生命安全的外来物体,主要包括可能损伤航空器的某种外来的物质、碎屑或物体,如金属零件、防水塑料布、碎石块、纸屑、树叶等。针对跑道上外来物的防控问题,机场可安装外来物探测系统,监控跑道上的外来物,以降低外来物对航空器在跑道起降时的影响。比如中国民航局第二研究所自主研发生产的机场跑道外来物探测系统,是利用塔架式和边灯式光电复合探测系统对跑道上的外来物进行探测,有助于提高机场跑道外来物排查的准确性和效率,缩短跑道占用时间。
综上所述,笔者提出航空器地面运行安全问题主要涉及航空器在场面滑行和静止状态下的运行要求,重点对跑道安全、机坪区域运行安全问题进行分析,并从新技术应用角度给出防范措施。针对航空器地面运行安全问题分析并不全面,在下一步的研究中,将进一步细化相关风险研究并给出对应的防控措施,期望给航空器地面管制员、机场运行管理和保障人员提供可行性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