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贫困小渔村变身记:打造“海天一色小汀港”

2020-10-19陈国亮

国防科技工业 2020年9期
关键词:莆田市海风驻村

陈国亮 /文

“经组织研究,推荐你作为第五批扶贫干部驻村任职。”接到通知的一刻起,中核华辰公司选派的驻村第一书记杨海风放弃休假,离开刚刚生产的妻子和出生的儿子,踏上了奔赴福建省莆田市汀港村的驻村之路。

汀港村辖10 个自然村,人 口5055 人,党 员135 名,三面环山,北面靠海,是福建省贫困村之一。由于人均耕地少,土地贫瘠,造成种植业落后,村民主要收入以靠海产养殖、手工线面、外出务工为主。

自2017 年12 月驻村以来,杨海风带领村民走出一条“依托汀港村山海优势发展休闲旅游”的脱贫致富路,筹集补助资金300 余万元,项目专项资金6000 余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达1.6 万多元,正在乡村振兴的大道上阔步前进。汀港村被列入“福建省乡村振兴试点示范村”,获评“莆田市先进基层党组织”“莆田市第十四届文明村镇”“莆田市基层党建工作示范点”等荣誉称号,杨海风也被评为“莆田市优秀第一书记”。

抓少数关键,带有力“好班子”

村子要发展,村“两委”是关键。杨海风心里清楚,村“两委”是村子的主心骨,抓住了这个“关键少数”就抓住了工作的“切入点”。

任职的第二天,他便扑下身子了解村情,沉下心与党员干部、村民谈心,围绕“为什么要做村干部”“党员能为村里做什么”等问题展开交流,增强村干部的初心和为民办实事的信心。借村委到期换届之机,他还主动争取村级组织换届选举试点村名额,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成员,切实提升了组织力。

莆田市优秀第一书记杨海风(左)

新班子成立后,他就开始着手解决阵地的问题。原来,对驻村工作充满着憧憬和梦想的他,到村部的那一刻整个人就懵圈了。尽管来之前已经作了功课,然而现实条件还是超越了他的想象:昏暗的小黑屋,发霉的旧木床,破旧的办公桌椅,夜里满屋乱窜的老鼠蟑螂,关不上的破旧木窗,没有照明的卫生间……这使得他下决心改变现状。

于是,他跑到“娘家”单位求助,组织动员致富带头人募捐,共筹集200 多万元,用于修缮旧村部,建起一个1200 平方米的基层组织活动场所,为村“两委”办公和党员组织生活开展提供阵地保障。

新村规民约,建文明“好村子”

损失5000 多元的情况下,缩减寿宴规模。在村“两委”带头和党员群众的支持下,“新村规民约”在汀港村上行下效、落地生根,有效遏制了整村高聘金及大操大办的陋习,乡风民俗日益呈现文明新气象。

“用脚步丈量民情,用心灵倾听民声。”让杨海风始终牵挂的还是相对贫困的村民。平日里,他走村入户了解村民衣食住行、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问题,听取意见建议,解决40多个民生问题。在了解村里贫困的实际情况和贫困群体所需后,他便制定了三年规划,特别是围绕村里贫困户、五保户、低保户、残疾人等贫困对象制定帮扶措施。围绕村民重点关注的问题,他多方筹集资金1760 万元,推进幸福院、道路、路灯、油杉文化公园、农村公厕等14 个民生项目建设,有效改善了村民生活条件,美化了村容村貌。

为解决贫困户就业这个老大难问题,他积极沟通镇村两级,将身体不便的贫困村民安排到保洁员、护林员等岗位工作;利用派出单位是建筑企业的优势,介绍有劳动能力的村民去那里务工。针对有种植专长和欲望的村民,他积极组织动员11 户人家建设紫菜育苗产业扶贫基地,吸收贫困户入股,20%年息作为保障性收入,第一年基地便实现年产值430万元。2019 年,汀港村贫困户人均年收入达24165 元。

“听说在莆田沿海,没有上百万是娶不起媳妇的?”面对类似陋习,汀港村在2018 年制定了“新村规民约”,对婚嫁、乔迁、祝寿等诸多事宜进行了新规定。

为推动新规落地,杨海风奔波在村里鼓动村民履行民约。有次恰逢村主任筹备儿子婚宴,他以此为切入口,说服其将婚宴规模从70 桌缩减至19 桌。根据掌握到的情况,他又说服准备结婚、做寿的7户村民将聘金、喜宴规模降下来,1 户做寿的村民在

莆田市优秀第一书记杨海风(左)与村民交谈

2019 年,为了挖掘汀港村的红色乡村文化,让离乡背井的村民更有归宿感,杨海风围绕农耕民俗文化和艰苦奋斗精神两大主题,组织全体村民收集20000 余件家乡老物件,打造完成“汀港民俗馆”和“艰苦奋斗主题馆”两个教育基地。目前基地已被莆田市秀屿区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党校等单位作为教育基地,汀港村焕发着新的面貌。

创海天一色,趟致富“好路子”

从拇指峰俯瞰下去,前山后海的汀港村,有着漫长的海岸线,像极了一条镇守海疆的卧龙。错落分布于奇峰异石间的游步道、小澜亭、油杉文化园等景致,犹如一幅瑰丽的画卷,装点着海天一色的小汀港。2017 年6 月,汀港村被评为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可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大的物质基础。”具有振兴乡村抱负的杨海风因地制宜,在发展紫菜、海蛎养殖产业基础上,围绕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构建农村产业体系,以产业兴旺为引领,围绕农民富裕、乡风文明、社会和谐的目标,探索出一条适合汀港村的乡村振兴之路,而这眼前的山海资源便是“法宝”。

莆田市优秀第一书记杨海风(中)慰问村民

“贫困村发展产业不易,设计规划单位一听是贫困村不愿意过来。”为了“山海助振兴”的理想,解决产业兴旺问题,他四处了解有关资讯,先后联系多家景区运营投资企业和数十名国内外乡村旅游建设专家,对汀港村整体发展出谋献策,因地制宜,最后确定并制定了依靠山海优势发展旅游致富的乡村振兴发展规划,并分步付诸实施。

为发展渔村经济,他又带领大伙东奔西走,引进陆岛交通码头工程,新建一个500 吨客货泊位,设计年吞吐能力为货4 万吨、客4 万人次,将对改善汀港交通运输条件、促进全村经济发展,以及提高社会效益等起到重要作用。

2019 年,村里围绕汀港山、蔡陂水库、小澜亭等景点建设的旅游步道,实现景区连接成片,通过2A 景区评定,正在争取3A 级景区评定,每月慕名至汀港村休闲旅游的游客超2000 人次。更喜人的是,村里在前段时间又与福州世源旅游投资公司签订框架协议,拟自2020 年起投资7030 万元用于汀港村旅游项目开发运营。

目前,汀港完成紫菜、线面等农副产品注册,杨海风正在筹备成立村合作社,加大乡村旅游产品和土特产的品牌塑造,推动形成旅游产业链条。

“我们以申报3A 级旅游景区为契机,以4A 景区的标准,完善了汀港村的景观设施、指示导向、照明灯光、形象标识等,提升了整个汀港乡村旅游景点的品质。”杨海风表示,汀港村未来将以“体验经济”为创新理念,围绕三产融合发展,打造一个休闲观光旅游、丰富农业知识、体验农业生产、畅游绿色生态的乡村游景区。

猜你喜欢

莆田市海风驻村
趁着海风放纸鸢
做好驻村第一书记的“六字经”
驻村博士
从脱贫攻坚转向推进乡村振兴刘志杰在驻村帮扶点说了些啥?
莆田市妇联开展关爱儿童“幸福种子”小组活动
莆田市妇联助推财商知识进校园
莆田市妇联打造品牌助力脱贫攻坚
享创客之乐 育创新之才——莆田市实验小学简介之一
人大驻村扶贫工作队的一天
去海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