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兰花绽放在吴忠

2020-10-19赵杨子

中国火炬 2020年9期
关键词:天乐吴忠热心

本刊记者 赵杨子

镜头真实记录王兰花的一天

七姐妹和27.51万志愿者

王兰花个头不高,行动却极麻利。从退休前的居委会主任到退休后的社区志愿者20 多年在社区的不停奔走,练就了她极快的脚程,往往是抬头跟她说话时人还在跟前,说话间,她就移动到屋里其他地方去做事了。王兰花的语速快,讲起事来感情充沛、十分连贯,都不带打个磕巴的。70 岁的人了,却好像永不知疲倦,说什么、做什么都充满热情,无论眼泪还是笑容都能让人感受到她发自心底的真诚。

习总书记来到我们家

2020年6月8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利通区金花园社区考察。70岁的王兰花向总书记讲述了她退休后组织成立的“王兰花热心小组”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习总书记为社区志愿者点赞,并对王兰花说:“你们的经验很好,真正体现了行胜于言。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各族群众要一起努力,志愿者要充分发挥作用,谢谢你们的努力和贡献。”

“这是我第五次见到习近平总书记了,心里幸福得很。”近些年,王兰花先后获得全国道德模范、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等荣誉称号,多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这次在家门口受到习总书记的接见,让王兰花又一次成了“大明星”。每天各种采访不断,还要接待全国各地前来参观学习的人们。

然而,愈加忙碌的王兰花并没改变自2005年兰花小组建立以来,在社区做志愿服务所养成的习惯。她仍然是每周一上午到社区活动室领着王兰花热心小组的成员们开碰头会,交流各自收到的求助信息,安排好一周的任务,总结上周工作,开展政策学习,然后投入上楼入户、走街串巷的调解工作中。每天下午,她都会带领小组成员在小区里巡逻检查。每周五固定去“一帮一”建档对接的困难户家里入户调查,帮忙洗衣做饭、买米买油。每天,她那部并不是很智能的手机总是在不停地响,她经常是走在路上、爬着楼梯都在接电话。

王兰花的一天

整整一上午,在小组活动室、小区街道、单元楼梯,甚至自己家里,王兰花都在不断地接电话。上一个电话刚挂断还没两分钟,下一个电话就又响了。

9:30—11:30

“欠债还钱天经地义,但你当初糊里糊涂就把钱借他,也不是没有一点责任。如今人都没了,你就先不要闹,不要过激,看怎么好好解决……”王兰花对着电话听筒劝说着。这一天刚开始,就有人打电话给王兰花让她帮忙处理一起经济纠纷。了解情况、上门调解、好言劝说,一上午很快就要过去了,事主情绪还未平复,紧接着另一个电话又打了进来。

11:30——12:30

又是一起财务纠纷。“也不问清楚借钱去的是个啥人、住哪儿就让人把钱拿走了。”王兰花叹了一声,“以后这个普法宣传还是要做好,这不懂法、不知法,肯定会出问题的。”没顾上休息,王兰花直奔下一个调解地而去。

13:30——17:30

眼看到了下午,陪着第二个求助人从派出所回来,王兰花跟几个组员汇合,开始了下午对小区的巡逻工作。“这个电瓶车不要在这里充电,多危险。”又排除了一个安全隐患,一圈转完,王兰花略显弯曲的背影又消失在小区楼栋的拐角,眼看着天色就暗下来了。

“28年了,几乎天天如此。”王兰花笑着说:“我就是个操心命、跑腿命。有时候把手机关了,跑到黄河边上去散散心,想着要休息休息,但其实心里根本放不下。”

“王兰花热心小组”成员王惠萍向记者展示便民联系卡

吴忠有个王兰花,身后跟着一群“傻”大妈

“吴忠有个王兰花,身后跟着一群‘傻’大妈。”在吴忠,不少群众都知道这句顺口溜。正是这一群“傻”大妈们,年复一年、不求任何回报地进行志愿服务。“上管天文地理,下管鸡毛蒜皮,内管柴米油盐,外管斗殴扯皮”,只要居民需要,他们就管到底。年纪大了,记性不好,王兰花和热心小组的大妈们就人手一个小本本,有啥事情都记下来,哪一件解决了,哪一件还待办,一条条详细记录。这样的小本本,大妈们记了不知道有多少本。王兰花热心小组从建立最初的7 个人,发展到现在的6 万人,这支以退休五老为主力的志愿服务队伍在不断壮大。

今年52 岁的王惠萍是2016年在王兰花的带动下加入热心小组的。在这个团队里,她算是比较年轻、懂电脑、会用微信的“技术人员”。“我管王兰花叫婶,逢年过节我们都在一起,经常见面。看见婶每天忙碌的样子,我也挺心疼她的。”儿子上大学之后,王惠萍有了更多自己的时间,王兰花便动员她加入志愿者团队。“婶和其他大娘每天都在做好事,我觉得我也应当去帮忙,加入这个做善事的行列。” 王惠萍会用电脑,她就承担起了小组里一些材料整理、上下对接的工作。“有时候社区活动室里人多,我就等大家都回家了再写材料,有的时候也到晚上十一二点。”虽说如此,王惠萍却并不觉得辛苦。“我跟着兰花婶和其他阿姨一起去调解过社区里的邻里矛盾,那一次当事人情绪激动,把我们从家里骂了出来。这样的事儿兰花婶和其他老阿姨几乎每天都要面对,跟她们比起来,我这不算啥。”王惠萍说。

“何永霞是我们小组刚成立时7 个人中的一个,她经常带头捐款,供孤儿上学,照顾社区的空巢老人,她‘一帮一’做得好,给孤寡老人洗头、做饭、洗衣服,让我感动得很。”说起热心小组里与自己并肩战斗的老姐妹们,王兰花有点刹不住车。“郭淑玲是2006年加入我们小组的,她是党员,她对党忠诚,心也善。那年我们帮助一个家庭困难、付不起医药费的尿毒症病人,就在我们大广场上组织募捐,她那时候刚做完乳腺癌的大手术。冬天那么冷的天,她不顾自己的病痛,坚持参加募捐活动。”说起优秀的队友们,王兰花的语气里充满了赞赏和敬佩。

正是因为王兰花的榜样作用,越来越多的好心人加入了热心小组;也正是有了许许多多与王兰花有共同目标、共同奋斗的队员,王兰花热心小组的影响力才越来越大,成为宁夏吴忠一张精彩的名片。

只要是为孩子们办事,我们都格外尽心

王兰花热心小组有一张便民联系卡。卡片背面写满了热心小组成员的姓名和电话,王兰花的名字排在第一位。每当社区组织活动的时候,热心小组的成员就向大家分发联系卡。许多社区居民就是靠着这张卡,找到热心小组寻求帮助的。调解纠纷、化解矛盾、扶贫助困、照顾孤残……社区里的大事小情,都属于热心小组的“业务范围”。

如果这些求助涉及到孩子,无论是残障青少年缺乏照顾,还是困难家庭的孩子无钱上学,只要是为青少年帮忙,为下一代办事,王兰花和她的组员们都会格外尽心。“我们对关心下一代是有责任感的,我是裕西社区关工委的成员,娃娃们是祖国的未来嘛,要更加用心的。”王兰花说。

舒宏勇是裕西家政服务中心的老板,做水暖维修,每天都很忙活。但只要社区里的残障人士、孤寡老人有什么需要,热心小组一声召唤,他就立刻跑去帮忙。别看他年纪不大,在2008年他就是热心小组的成员了。“王姨是好人,帮了很多人,我一辈子都忘不了她。”舒宏勇说。

舒宏勇小时候父母离异,父亲一个人用微薄的工资抚养他和弟弟,家里生活非常困难。父亲去世后,兄弟俩更是常为吃住发愁。每每回忆起当时王兰花对他们的帮助,舒宏勇都还是很激动:“那时王姨还是居委会主任,她隔两天就去我家里给我们兄弟俩送吃的,还把我们俩穿脏的衣服拿回去洗,还到学校帮我们申请减免学费,申领低保。”后来,王兰花跑前跑后地张罗,帮着舒宏勇开起了这家店。现在,他不仅能够自食其力,还能帮助别人。

“是王姨让我从需要别人帮助的孩子变成了能帮助别人的人,我受到王姨的感染加入热心小组。能够多帮助一个人,我都觉得有意义。”舒宏勇说。

“奶奶,我在学校挺好的,您放心。”16 岁的天乐拉着王兰花的手说。

2020年6月29日,王兰花向宁夏离退休干部志愿者协会吴忠分会的银发志愿者们传达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

2008年,小天乐被诊断出患有白血病,生命垂危。父母几乎把家中值钱的东西都卖了,却还是凑不够医疗费用,一家子本来已经打算放弃治疗,但他们听说了王兰花热心小组,心中燃起了最后一点希望,天乐妈打通了王兰花的电话。“一见着王姨的面,我就给她跪下了,我跟她说,‘王姨,救救我的孩子吧!’”天乐妈回忆起这段在绝望中看到希望的时刻,依然忍不住流泪。王兰花一把接住跪下去的天乐妈,一边安慰她,一边与她一起回去看孩子。“见到那娃娃时,他已经很多天没吃东西,喂水都会吐。那娃长得比我自己的孙子还可爱,看着他,我心里像被刀割一样。”王兰花说。王兰花热心小组带头捐款,还联系当地电视台、报社等,发动社会力量进行捐助。在热心小组的感召下,医院的医护人员也纷纷慷慨解囊,终于将孩子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为凑齐之后的医疗费用,王兰花和志愿者们继续四处奔走筹集捐款,拿着娃娃的照片挨家挨户地说明情况、请求帮助,磨破了嘴、跑断了腿,王兰花为孩子发愁,暗地里不知道抹了多少眼泪。“那段时间我们见门就进,见人就说,每筹到一两千元就赶紧打到医院,前后筹到了爱心捐款13 万多元。”王兰花说。最终,孩子的病情稳定了,一天天成长起来。

天乐一直都喊王兰花“奶奶”,跟她很亲,一直跟她保持着联系。最近,听说天乐有了点青春期的小叛逆,王兰花还带着热心小组成员特地上门去看他。一见面,王兰花就念叨天乐“瘦了”,让天乐妈妈多给他做好吃的,俨然一个总觉得自家孙子吃得少的奶奶,“每天得吃两个鸡蛋。”王兰花还在念叨着,她坐下来就拉着天乐的手问他在学校的情况,嘱咐他好好学习。

温暖一座城,点亮一座城

从第一支只有7 人的王兰花热心小组,到今天注册志愿者27.51 万,占居民人数的19.6%,累计注册志愿服务组织1689 个,实施志愿服务项目3.34万个,志愿服务总时长1135.94万小时——吴忠市实现了向“志愿服务之城”的变身。“有时间做志愿者,有问题找志愿者。”在吴忠市,志愿服务逐步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和生活方式。

“有一分热发一分光,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希望,将成为我继续做好志愿服务的动力。”王兰花说。

一个王兰花,带出了一支热心的志愿者队伍,带动了整个城市的志愿服务热情。

“我们6月29日请兰花同志来到协会,向银发志愿者传达总书记的嘱托。我们志愿者协会以‘银耀吴忠’为总名称,共建立了17 个志愿者分会、5 个志愿服务平台。”宁夏离退休干部志愿者协会吴忠分会会长、吴忠市关工委主任贺彩霞向记者介绍。

吴忠的五老志愿者们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兴趣,面向社区、街道、学校等基层需求,进行科教咨询、政策宣讲、文明引导、文化惠民、爱心公益等服务。“我们的农业科技老专家走近青年农民,为他们提供农林牧技术指导;我们的老干部、老职工身穿红马甲在社区、街道巡逻执勤,对不文明、不安全的行为进行阻止、劝导;吴忠的五老志愿者为‘创城’和扶贫攻坚都贡献着自己的力量。”贺彩霞说。

吴忠市离退休干部志愿者协会秘书长关万林给记者讲了一个故事:“我们的老专家志愿者刘好生,复工复产阶段一直在各个村里进行科技咨询志愿服务。为了让农村青年能够掌握好果树栽培技术、增收致富,他一直坚持手把手地带、面对面地教。他不仅服务我们吴忠当地的青年农民,还去固原等地传经验、送技术,受到农村老百姓的赞誉。”

在学校,老教师为青年教师传授经验;在社区,老专家针对常见病进行义诊;对留守儿童,五老志愿者开启“四点半学校”;“百名老干部,牵手下一代”,传承红色基因,开展宣讲教育。以基层需求为服务方向,与基层党组织建设相结合,吴忠市的关工委五老志愿者们,用爱心与责任传递着温暖的正能量。

行胜于言。在吴忠,一朵朵“兰花”正竞相绽放,犹如一个个精神文明的火种,为这座城市带来光明与温度。

在这个宁静的夏天,习近平总书记带着亲切的关怀来到吴忠,吴忠的五老志愿者在习总书记的关心下,像河流小溪一样汇聚在一处,像石榴籽一样团结在一起,为建设美丽家园而继续奋斗。

猜你喜欢

天乐吴忠热心
HOME家系列
热心的朋友
HOME家系列
情不自禁
HOME系列
热心的“I”
Dinosaurs’ Home
热心的误会
新中国史上最年轻的开国将军
一道三角函数题的多种解法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