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王献珍:双孢菇“女状元”创业记

2020-10-19李超杨登宏

恋爱婚姻家庭 2020年29期
关键词:双孢菇蘑菇农场

◎文/李超 杨登宏

王献珍(右二)指导姐妹们种植蘑菇

王献珍:

淮南市运泽双孢菇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荣誉:

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农业劳动模范、全国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中国妇女十二大代表

12年前,她刚刚涉足食用菌生产,只是淮南农场的一名普通女职工,名不见经传;5年前,因为种植双孢菇效益显著,她被评为安徽省农垦十佳种植先进个人,开始崭露头角;3年前,她致富不忘乡亲,带动周边农民同奔小康,被农业部授予“全国农业劳动模范”称号;2019年3月,她又被全国妇联表彰为“全国三八红旗手”,成为重量级的双孢菇“女状元”。

困难中撑起双孢菇“半边天”

淮南农场位于安徽省淮南市,是标准的城郊型农场。1991年,“垦二代”王献珍正式成为一名农场职工,工作岗位就是承种20亩农田。

2008年,一次偶然的机会,王献珍在和一名来农场拉运牛粪的外地客商攀谈时,敏锐地看到了种植双孢菇的光明前景。她迅速拟定了成立双孢菇合作社的规划和方案,获得农场党委的大力支持,农场党委还带着她和一帮“敢吃螃蟹”的职工前往山东、河南等地考察,回来后就落实土地并一次性投资50多万元解决了蘑菇基地的水、电、路等配套设施。

有了农场党委的重视和广大种植户的支持,王献珍当上了合作社负责人。她四处筹钱,带头自建了4栋全砖结构大棚,吃住在菇棚,边抓生产边钻研,很快掌握了双孢菇种植中的技术要领,合作社有声有色地办起来了。

辛苦了一年,种植的首批双孢菇即将上市,却没有一个客户上门洽谈。眼看着一棚一棚鲜嫩欲滴的双孢菇走不出大棚、进不了市场,又无冷藏库房,王献珍立即带人连天加夜往返合肥、蚌埠等周边市场推销,结果五毛钱一斤还是没人要。没有深加工技术,代加工腌制产品积压了几百吨,王献珍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双孢菇整筐整筐地被倒掉。

王献珍接受了失败,但没有认输。“牛劲”没减的她把眼光投向了全国市场,她带着伙伴们到全国各地蘑菇市场考察,发现双孢菇在北京、南京、上海等大城市特别紧俏,甚至缺货。原来小小的双孢菇不是没有人要,而是没找到对路的目标市场。她和同伴们在各大市场与经销商反复细致地洽谈交流,摸清了双孢菇的产品标准、各大市场的需求、市场交易的规律,为淮南蘑菇走向全国奠定了基础。

“薇客”聚焦省内优秀创业女性、女性工作者及女大学生村官,带领大家一起见证这些“开挂”女性的风采!如果您或者您身边的女性朋友,也有这种“开挂”特质,欢迎推荐或自荐!

栏目联系方式:0551-62608776或微信扫描二维码点击“薇客邀请”即可。

致富后带起脱贫旋风

2011年,正当王献珍的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她的双孢菇基地面临政策性征迁,合作社只好重新在上窑镇流转了200亩土地。农场党委积极与邮政银行协调,成功为每家种植户争取到10万元创业贴息贷款,加上拆迁补偿款,初步解决了合作社二次创业的启动资金问题。

在获得政策支持之后,王献珍投资110多万元率先在新基地上新建14栋全砖结构大棚和一条双孢菇仓储、烘干、罐头加工生产线。除了以合作社为平台带领74名农场职工共同打拼外,她还招用大通区上窑镇张郢村周边200多名农村劳动力到种植基地参加生产、采摘、加工等劳动。通过技术辐射,周边乡镇农民也掀起了种植食用菌的热潮。

目前,合作社生产面积达到20万平方米,年产双孢菇400多万公斤,年产值4100多万元,取得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每天,王献珍都要抽出时间,走进周边农村的300多个大棚,为200多个种植户做技术指导,为他们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并以不低于市场价的价格统一收购,不让村民们承担风险。现在,入社的村民每个占地不足1亩的大棚年均纯收入就能达到3万元。

几年来,王献珍正是通过这种“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让产业链上数以百计的周边小规模种植户走上了创业致富和就业务工之路。即使七八十岁的老人到了她的种植基地也能轻松找到事做,当地百姓提到她的名字,没有不竖起大拇指为她点赞的。

“我在这里坐着切蘑菇一点不累,一天还能挣百十元钱,王献珍就是我们的财神爷呀!”60多岁的村民方继兰逢人就夸王献珍,“我没有退休金,来到园区干活,一小时能赚个10块钱,一个月最少挣两千多,完全能够养活自己,给孩子们减轻些负担。”

种植户赵红霞大姐说:“谁说咱女子不如男?我们凭自己的双手,现在一年能挣8~10万块钱,干得好的甚至能达到20万左右,能顶大半个天呢!”

为了让小户的菇棚生产不出问题,王献珍及时了解和掌握第一手信息,发现问题及时帮助他们解决。难怪村民李大哥逢人便说:“不服不行呀,王献珍就是个双孢菇专家!”原来有一年,李大哥买的石灰被雨淋了,在拌料环节,王献珍就叮嘱他石灰受潮变质,一定要重新更换,否则起不到杀菌作用,但李大哥不以为然,最后导致菇棚发生病害,双孢菇大幅减产,损失惨重,事后他为当初没听王献珍的话而后悔不已。

创新中走出销售新渠道

作为一名种植双孢菇的“老把式”,王献珍深知合作社的发展不能光靠规模,更要靠科技,没有过硬的技术作支撑,就没办法带领大家抱团致富。于是她把目光投向了科研院所,合作社先后与安徽省农科院、安徽农业大学、安徽财经大学等科研院校建立合作关系。2015年,在王献珍的积极努力下,淮南市双孢菇工程研究中心成立,聘请了知名蘑菇专家对高端食用菌的研发。

王献珍不仅带领大伙儿创业致富,还带着大家学习进步。合作社每年都邀请科研院所的农业专家前来为广大种植户授课,让大家掌握最新的种植技术和食用菌科技知识。王献珍还时常带领大家到外地同行处交流学习、开拓视野。很快,合作社成功注册了“菌润”“志琦”两个商标,她的家庭农场被评为“省级示范家庭农场”,双孢菇产业园区也被国家农业部认定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

“现代农业必须运用现代的手段和先进的理念来发展。”这是王献珍介绍经验时常说的一句话。

走进王献珍的菇棚,现代化的气息扑面而来,摄像监控、喷淋装置、温控设施齐全,并且全部接入物联网,生产全程实现智能管理,大大减少了人工投入和管理成本。基地每年生产的500万公斤食用菌系列产品中,有40%是通过线上订单销售的,足不出户,指头一点,小蘑菇就飞到全国各地。同时,合作社在线下与10余家直营店合作,门店年销售额可达到300多万元。此外,王献珍还专门在“邮乐网”、“中国网库”、手机“微店”APP等平台开设了销售网店,一张线上零售大网正在徐徐铺开。

2016年,王献珍又率先在自己的种植基地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覆盖双孢菇从种植、生长到采摘的全部过程,产品全部添加溯源标签,消费者通过手机扫码可轻松了解产品生产全程。王献珍她们还将各类菌种制成盆栽,让消费者体验种植、采摘蘑菇的乐趣。

2018年10月30日上午,北京人民大会堂,中国妇女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即将开幕。9时30分,当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步入会场时,来自全国各行各业的1637名代表起立鼓掌欢迎。作为安徽代表团一员,王献珍一直铭记着这光荣幸福的时刻,在应邀到淮南市妇联宣讲中国妇女十二大精神时,她再次表达了自己作为一名巾帼创业者的心声:“总书记亲自到会体现了党中央对妇女工作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我要以实际行动践行中国妇女十二大精神,积极投身巾帼建新功行动,发挥自己的技术和规模优势,不断将周边小规模种植户链接成一艘行稳致远的‘大船’,让乡亲们轻松种植、安心赚钱。”

今年上半年,因为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全国各地都出现了农产品滞销的情况。为了帮助大家拓宽销路,助力扶贫攻坚,王献珍在淮南工会的组织下,和当地多名农业劳模组成了“劳模带货团”。她走进直播间,当起了蘑菇种植户们的线上代言人。“蘑菇罐头是用超高温巴氏杀菌制成,可以凉调做汤,口感爽滑!”“蘑菇干片是鲜菇烘干的产品,泡发后做红烧排骨、红烧鸡口感更佳!”“蘑菇酥是用蘑菇粉、山药粉、面粉制成的专利产品,特点是酥脆、营养丰富。”面对直播镜头,她的话语生涩却也质朴,很快,直播后台下单的“叮叮”声就欢快地响起来……

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咱们这位双孢菇“女状元”有信心带领更多姐妹们脱贫致富。

猜你喜欢

双孢菇蘑菇农场
农场假期
农场
棉柴覆土栽培双孢菇高产技术
一号农场
爆图团
蘑菇
赶着时间卖的双孢菇
郯城双孢菇丰收
双孢菇出菇过程的疑难问题及解决办法
蘑菇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