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降钙素原及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水平与肺结核患者临床预后的相关性
2020-10-18朱俊
朱俊
(周口市第五人民医院 检验科,河南 周口 466000)
预后是对患者未来病程与结局的一种预测或提前估计,通过有效的检查及评估手段对疾病发生后的结局进行预测,有助于合理制定诊疗计划及正确评估治疗措施的效果,使患者对疾病结局怀抱合理预期,有效分配医疗资源等。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和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soluble myeloid cell trigger receptor-1,sTREM-1)对诊断感染性疾病均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基于此,本研究进一步探讨血清PCT和sTREM-1水平与肺结核患者临床预后的相关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周口市第五人民医院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100例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1)纳入标准:①符合肺结核诊断标准[1];②经X线、痰菌培养等检查后确诊为肺结核;③于周口市第五人民医院接受治疗;④入组前未接受过相关抗菌药物治疗;⑤患者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同意书。(2)排除标准:①肺炎、肺癌、肺脓肿等患者;②长期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者;③伴有心血管疾病者。共纳入男52例,女48例,年龄39~69岁,病程8个月~8 a。本研究经周口市第五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并批准。
1.2 治疗方法患者均接受常规基础治疗,主要方法为:口服1.25 g吡嗪酰胺(恒诚制药集团淮南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4022731),每天1次;0.3 g异烟肼(华润紫竹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1020304),每天1次;0.75 g乙胺丁醇(安徽长江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4021791),每天1次;0.45 g利福平(云鹏医药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4022401),每天1次。先服用2个月,之后采用利福平联合异烟肼治疗,用法与剂量不变,继续治疗4个月。
1.3 资料收集及实验室检查入院时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吸烟史、糖尿病史、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计数、白蛋白(albumin,Alb)水平、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水平等。于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患者血清PCT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sTREM-1水平,检测试剂盒均来自三凯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1.4 疗效评估标准用药6个月后,参照《肺结核基层诊疗指南》评估疗效,X线检查显示病灶吸收良好、痰涂片检查为阴性、咳嗽和胸痛等症状均好转为有效,症状无变化或恶化、痰带菌量无变化且X线检查显示病灶无改变为无效。
2 结果
2.1 分组情况100例患者治疗6个月后,68例患者进入有效组,32例患者进入无效组。
2.2 一般资料有效组WBC水平均低于无效组,Alb水平高于无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肺结核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2.3 血清PCT与sTREM-1水平表达治疗6个月后,有效组血清 PCT与sTREM-1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无效组血清 PCT与sTREM-1水平较治疗前均升高,且无效组治疗前后血清 PCT与sTREM-1水平均高于有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肺结核患者治疗前后血清PCT和sTREM-1水平比较
2.4 影响肺结核患者临床预后的因素将WBC、Alb和治疗前PCT、sTREM-1水平作为协变量,将治疗6个月后肺结核患者临床预后情况作为因变量(1=无效,0=有效),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较高水平WBC、PCT、sTREM-1及较低水平Alb是肺结核患者预后较差的影响因素(OR>1,P<0.05)。见表3。
2.5 血清PCT与sTREM-1评估结核患者临床预后的价值分析将治疗前PCT和sTREM-1指标作为自变量,肺结核治疗效果作为状态变量,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治疗前的血清PCT和sTREM-1水平分别用于预测结核患者临床预后不佳的AUC分别为0.908、0.728,均有一定预测价值。见表4。
表4 血清 PCT与sTREM-1水平评估结核患者临床预后的价值
3 讨论
了解肺结核患者的预后情况,有助于协助进行临床决策,调整治疗方案,同时也可解答患者及家属的相关疑问,提高其对医生的信任感和依从性,有利于改变疾病结局,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2]。胸部X线片、痰涂片等检查虽可反映患者的治疗效果,但与部分肺部疾病检查结果相似,不具备特异性,且耗时较长,因此,寻找反映肺结核临床预后的敏感指标极为重要。本研究中68例患者进入有效组,32例患者进入无效组,提示药物治疗肺结核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对用药治疗的肺结核患者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具有一定的价值。
PCT是无激素活性的降钙素的前体,半衰期为25~30 h,在体内外稳定性较好,在正常人血清中水平较低(<0.05 μg·L-1),当机体出现炎症反应后,其水平会上升。PCT水平的升高反映了机体从健康状态到细菌感染的最严重后果的持续发展过程,PCT水平的下降表明炎症反应水平的降低及感染灶的清除,因此,PCT水平可提示治疗效果[3]。此外,PCT检测不受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因素的影响,因此,评估预后效果较佳[4]。sTREM-1是一种免疫球蛋白超家族受体,是一种促炎细胞因子,具有免疫调节作用,主要是由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经过蛋白酶溶解后细胞外区脱落形成,是诊断感染性炎症的重要指标,与炎症反应程度相关[5]。sTREM-1水平可反映肺结核患者治疗效果,医生可参考其水平进行治疗方案的调整,对临床治疗及预后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本研究显示,治疗前后无效组患者血清PCT和sTREM-1水平均高于有效组,提示了PCT和sTREM-1水平与肺结核疾病及预后密切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前PCT和sTREM-1水平高表达可能提示预后不良。本研究采用ROC曲线进一步分析发现,治疗前的血清表达用于预测结核患者临床预后不佳的AUC分别为0.908、0.728,均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进一步提示治疗前血清PCT和sTREM-1水平可能预示肺结核患者用药治疗效果不佳,需及早调整治疗方案,以此改善预后。
此外,除血清PCT和sTREM-1水平外,通过对患者入院前的一般资料和实验室相关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发现,较高水平WBC及较低水平Alb是肺结核患者预后较差的影响因素。WBC计数提高主要见于急性感染、慢性感染等各种细菌感染性疾病;低水平Alb可增加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及病死率。由于两者对多种疾病的预后均产生影响,故在本研究中并未进行具体分析,主要观察血清PCT和sTREM-1带来的影响。
综上所述,血清PCT和sTREM-1水平与肺结核患者的临床预后有着密切关系,高水平PCT、sTREM-1可能增加病情控制不佳风险,早期可监测PCT、sTREM-1水平,对指导治疗评估预后具有一定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