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吴起油田某区注水技术政策研究及应用

2020-10-17吉子翔杨伟华帅举奎

石油化工应用 2020年9期
关键词:水驱质性砂体

吉子翔,张 静,张 维,杨伟华,帅举奎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九采油厂,宁夏银川 750006)

1 油藏开发概况

吴起油田某区主要含油层系为长612层,属于三角洲前缘沉积,砂体呈北东方向展布,横纵向剖面连续性较好,砂体厚度在16 m~22 m,属于中-强非均质性油藏,平面NE50°裂缝发育,同时东部发育高角度裂缝,水驱矛盾突出。2009 年采用480 m×130 m 菱形反九点井网规模开发;2015-2019 年通过持续开展水驱治理,目前采油速度0.43 %,采出程度8.77 %,油藏整体处于低水平稳定开发阶段。

2 注水开发存在的问题[1]

2.1 储层物性差,有效驱替压力系统难以建立

油藏渗透率低于1 mD,且渗透率越低,启动压力梯度上升幅度越快,渗流阻力越大;油藏中、南部注采压差较大,单井累计注水量超过9×104m3,注采比11.5,压力保持仅为60.1 %,有效驱替压力系统难以建立。

2.2 砂体叠置关系复杂,局部注采连通性较低

通过野外露头剖面发现单砂体交错叠置,原认识注采连通性较好的储层实际层间砂体切叠发育、连通性较差,难以满足精细注水的要求。

2.3 多方向裂缝发育,水驱效率较低

油藏北部、东部受储层非均质性影响,注入水易沿高渗带突进形成注水优势通道,因水驱不均导致油井见水井比例超过60 %,具有采出程度低、见水多方向的特点。

2.4 局部低产单元注水外溢严重,无法形成有效注水

通过示踪剂、产建井及检查井溢流情况分析,油藏中南部低产单元注水外溢现象明显,主要存在两种方式:平面上沿北东方向高渗带向井网外窜流,垂向上受高角度裂缝影响,向长62,长63层滤失,整体滤失率超过52 %。

3 影响注水有效率原因分析

3.1 单砂体接触关系复杂,是导致注水有效性低的客观原因[2]

按照“垂向分期、横向分界”的思路,以野外露头观察、岩相分析、测井曲线分析为手段,在精细小层对比的基础上,开展单砂体的识别与划分,剖析单砂体叠置、接触关系对水驱的影响。

3.1.1 单砂体展布特征 根据旋回特征,将长612层细分至6 个小层,建立了单砂体宽厚比定量预测模式(见图1),以此为指导,共识别出16 条单砂体河道交汇,主要呈西南-东北方向条带状展布,宽度介于150 m~800 m,厚度介于2 m~8 m,宽/厚比介于40~100(见表1)。

表1 长6 油藏单砂体宽厚分布表

图1 长6 油藏单砂体河道宽厚分布图

3.1.2 单砂体接触模式 垂向叠置:主要有切叠式、叠加式、分离式、孤立式四种接触类型,以切叠式、分离式为主,孤立式分布范围小。

横向接触:主要有间湾接触、堤岸接触、对接式、侧切式、替代式五种接触类型,以单砂体、侧切及替代式接触为主,少数为堤岸式、分流间湾式。

3.1.3 注采对应性分析

3.1.3.1 垂向叠置关系对“注-采”的影响分析 垂向叠置的单砂体因不同期沉积,造成储层纵向非均质性强,造成水井剖面吸水不均。油藏6 期河道叠加,多为坝上河沉积或几期河道切叠的正韵律沉积,吸水层段易沿河口坝段或底部高渗层段突进,均匀吸水比例小于50 %。

3.1.3.2 横向接触关系对“注-采”的影响分析 单砂体河道内部物性最好,较为均质;侧切及替代式物性其次,非均质性由于河道相互切割及替代,非均质性较强,堤岸式储层物性差,非均质性较强。同期次单砂体内注水见效快,侧切式见效慢,对接式/堤岸式不见效,水驱优势为同期次单砂体>侧切/替代式>对接/堤岸式。

3.2 动态缝的开启及延伸是影响注水开发效果的关键因素[3]

动态裂缝是指在长期注水过程中,注水井近井地带憋压,当井底压力超过岩层破裂压力时,会引起前期闭合的天然裂缝开启以及新裂缝的形成并不断延伸,是造成油藏开发过程储层非均质性强的重要原因。

3.2.1 动态裂缝开启与延伸规律 动态裂缝开启压力的判别与延伸规律认识,是油藏注水调整的基础。动态裂缝开启压力可用岩层破裂压力和注水指示曲线来确定。动态裂缝的延伸方向,优先沿最小破裂压力方向延伸,与现今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保持一致。

3.2.1.1 岩层破裂压力 注水井最大流动压力主要受破裂压力的限制,根据经验,一般不超过破裂压力的90 %。利用经验公式(式1)计算得到油层破裂压力29.9 MPa~43.0 MPa,注水井最大井口压裂14.1 MPa。

式中:Pf-破裂压力,MPa;ΔPf-破裂压力梯度,MPa/10m,一般取0.16 MPa/10m~0.23 MPa/10m;H-油层中深,m。

3.2.1.2 注水指示曲线 表现为明显的两段式变化特征,注水压力升高到一定压力后,曲线向横坐标轴偏转,拐点压力即为动态缝开启压力(见图2)。

图2 典型井注水指示曲线

3.2.2 动态裂缝对水驱开发的影响 平面上,累计注水量大、注水强度大的区域,容易形成裂缝型、裂缝-孔隙型见水,降低了油层平面上的水驱波及系数,根据含水上升与裂缝开启时累注量关系散点图,累计注水量达到2.4×104m3时储层微裂缝开启,形成优势水驱通道,表现出含水快速、大幅上升特征。纵向上,产生裂缝指进吸水,近两年吸水剖面测试资料统计,油藏不均匀吸水比例较高,尖峰状、指状吸水占比达到54.9 %,对应见水井占比71.0 %。

4 精细注水调控对策

结合静动态变化规律,通过开展注水技术政策、周期注水适应性研究,逐步形成以“保障高效注水、控减低效注水、杜绝无效注水”为核心的注水调控技术,促进有效驱替压力系统建立。

4.1 注水技术政策研究

合理注水政策应综合考虑建立有效驱替和控制含水上升两方面因素;由于动态裂缝的客观存在,注水技术政策应着重合理控制动态裂缝延伸,由强化注水向有效注水转变。综合应用矿场统计、数值模拟等方法,开展合理压力保持水平研究,进一步优化注水强度、注采比等注水参数;确定目前压力保持水平在105 %左右开发水平最高,油藏局部地层压力已在合理范围,但是注采比较高,需及时转变调整思路,合理控制注采比。

合理压力保持水平:利用数值模拟技术预测不同地层压力保持水平下的生产动态变化,随着地层压力上升,含水有所上升,日产油量及累计产油量上升,优选压力保持水平为105 %较为合理。

4.1.1 优化动态缝作用下注水技术政策 针对不同动态缝特征,根据注入端地层压力和裂缝开启压力的差值,制定注水调整政策。裂缝即将突破时,以温和注水为主;裂缝刚突破时,以小水量不稳定注水为主;裂缝突破,油井水淹,以停注为主。

4.1.2 杜绝无效注水 开展无效注水原因分析,在保障开发形势稳定的情况下,对注水不见效、注采不连通、注水无效循环井组实施停注、间注、弱化等调整,提高注水效益。

4.1.2.1 无效注水率计算 据甲型水驱曲线计算分区无效注水量,全区无效注水所占比例为44.2 %,北部无效注水所占比例为21.2 %,东部、中部和南部分别为38.3 %,61.2 %,66.3 %。

式中:Wp-油藏累计产水量,m3;Np-油藏累计产油量,t;NR-油藏可采储量,t。

式中:Wyp-油藏有效累计产水量,m3;Wyi-油藏有效累计注水量,m3;Rpi-有效注水存水率;e-有效产注率。

4.1.2.2 明确高注采比、水淹区域无效注水原因及调整对策 (1)储层物性差,注水井周围形成憋压,注水扩散慢,受效差导致无效注水,针对该类井开展间注、温和注水调整;(2)砂体横向变化快,局部不连通,针对该类井停注验证;(3)裂缝沟通,导致注水无效循环,针对该类井开展停注、温和注水、不稳定注水等调整。

4.2 周期注水适应性研究

从储层物性特征、剩余油分布规律、开发阶段特征分析,W 区属于中-强非均质性油藏,适合开展周期注水试验。结合理论计算和油藏数值模拟,对注水方式、注水周期和周期注水量三个主要参数进行优选,确定了周期注水试验参数:开展异步周期注水,注水周期30 d~40 d,注水量波动幅度0.8~1.0。

4.2.1 注水方式优选 根据数值模拟研究成果,对比三种注水方式,异步周期注水、交替升降注水注水开发效果优于同步周期注水。

4.2.2 注水周期优选 利用理论公式计算和数值模拟法,对比不同注水周期,周期为30 d~40 d 效果最佳,增油量最好,含水上升率较低。

5 现场应用效果

5.1 开发效果得到明显改善

对比上年底,油藏压力保持水平由91.8 %上升到92.5 %,自然递减由13.1 %下降到11.9 %,含水上升率控制在2.0 以内,油藏开发形势持续向好。

5.2 注水调整的质量效益逐步提升

通过实践,形成了定量化、多元化、效益化注水调控技术,当年指导开展注水调整82 井次,调整增油量869 t,降低自然递减0.7 %;在保障开发形势稳定的情况下,注采比由7.1 下降到5.6,减少无效注水量840 m3/d,累计减少注水6.2×104m3,节约费用约86 万元,提高了注水的综合效益。

6 结论与认识

(1)通过单砂体的刻画,河道砂体宽度较原认识窄,一次井网控制程度较低,河道砂体宽度在100 m~300 m,单砂体井网控制程度仅为84.7%;不同单砂体叠置接触,造成平面剖面水驱不均。

(2)随着累计注水量的不断增加,油藏动态裂缝开启,使得主向见水油井不断增加。动态裂缝开启压力为30 MPa~43 MPa,最先沿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开启。

(3)针对油藏注水有效率低,形成以“保障高效注水、控减低效注水、杜绝无效注水”为核心的注水调控技术,改变了单一的注采调控方式,周期注水技术得到推广和应用,油藏的注水开发效果和效益得到提升。

猜你喜欢

水驱质性砂体
肿瘤科护士对临终护理体验的质性研究
护士工作安全感及影响因素的质性研究
女性自杀未遂患者自杀动机的质性研究
砂体识别组合方法在侧缘尖灭油藏的应用
曲流河复合点坝砂体构型表征及流体运移机理
CSAMT法在柴北缘砂岩型铀矿勘查砂体探测中的应用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心理体验的质性研究
改质水驱砂岩油藏生产动态预测方法
渤海某油田水平井随钻砂体构型分析
浅析BQ油藏开发效果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