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术与穿刺术对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影响分析
2020-10-17黄丹远
黄 丹 远
(东莞仁康医院耳鼻咽喉科 东莞 523000)
分泌性中耳炎是一种中耳非化脓性质的炎性疾病,临床症状是中耳积液、听力下降[1]。慢性分泌性中耳炎可选择手术治疗,常见术式为耳内镜下鼓膜穿刺术,但是该术式对鼓膜造成一定的伤害,术后易出现鼓膜穿刺不愈等并发症,不利于患者的恢复[2~3]。因此,本研究选取我院60例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探讨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术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60例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收治时间为2017年5月~2019年2月,随机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参照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25~62岁,平均年龄(45.28±10.41)岁;病程4~28个月,平均病程(17.25±6.28)个月。试验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28~65岁,平均年龄(45.18±10.62)岁;病程6~30个月,平均病程(17.29±10.82)个月。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
参照组行耳内镜下穿刺术治疗:患者取健侧卧位,患耳朝上,对患者患耳外耳道进行常规消毒后行局部麻醉,采用0度耳内镜进行操作,观察患者的中耳内部和鼓膜内部情况,并对鼓膜表面实施麻醉,时间为15min,采用1ml或者2ml的注射器和短斜面7号穿刺针进行连接,并在患者鼓膜前下象限或者后下象限进行穿刺,微型吸引器吸净积液;若积液呈粘稠状可在穿刺孔的上方再做一个穿刺孔,并用地塞米松进行冲洗,手术结束后,外耳道采用消毒棉球进行封堵。
试验组行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术治疗:患者取健侧卧位,使患耳朝上,对患者患耳的外耳道进行常规消毒后行局部麻醉,选用10号耳内镜,在患者鼓膜前下象限或者后下象限的位置做一弧形切口,切口的长度在1mm~3mm之间;对于患者中耳内部的积液以及鼓室内部的积液,采用微型吸引器进行吸取,待吸取干净后使用药物地塞米松对中耳内部和鼓室内部进行冲洗处理,通过切口,将硅胶鼓膜通气管置入鼓膜内部,置入成功后采用消毒棉球封堵患者的外耳道。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中耳积液时间、完全愈合时间和术后并发症。
临床治疗效果:(1)治愈: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听力恢复正常,CT检查无异常现象;(2)有效: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改善,听力得到恢复,听阈得到显著改善;(3)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未得到缓解,经CT等检查后存在异常情况,且存在复发情况。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统计,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临床治疗情况对比
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96.67%高于参照组76.67%(P<0.05),见表1。
表1 临床治疗情况对比[n(%)]
2.2 中耳积液时间和完全愈合时间对比
试验组中耳积液时间和完全愈合时间低于参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中耳积液时间、完全愈合时间对比
2.3 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试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0.00%低于参照组33.33%(P<0.05),见表3。
表3 对比两组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3 讨论
分泌性中耳炎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一种耳鼻喉科疾病,主要致病因素为咽鼓管阻塞,因为咽鼓管是中耳和外界环境的沟通管道,若阻塞会导致中耳气体被黏膜所吸收,中耳出现负压而中耳黏膜的静脉出现扩张现象,增加通透性,致使血清渗出并在中耳内部积聚,形成中耳积液[4]。
鼓膜穿刺术是分泌性中耳炎常用治疗方法,是将穿刺针头直接刺穿患者的鼓室,抽出中耳内部的积液,依据患者实际情况注入适量药物。该方法操作较为简便,且手术创伤较小,但是人鼓室内具有蜗窗、前庭窗、听骨链等重要结构组织,因此对医师的操作技术有着较高的要求,尤其是为患者抽取积液的时候,若操作不当有可能导致鼓膜撕裂、鼓室内侧壁出血。而鼓膜置管术是一种依据鼓膜切开术而延伸发展的手术术式,主要是采用一次性导管进行鼓膜置管,并一步一步排清患者鼓室内部的积液,同时分期进行药物注入治疗,不仅有效维持患者中耳内部的气压平衡,还可有效促进咽鼓管功能的恢复。同时鼓室置管术可抑制患者腺体以及杯状细胞增生,从而有助于预防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鼓室内产生过多的液体,恢复患者纤毛运动。本研究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96.67%高于参照组76.67%,并发症发生率10.00%低于参照组33.33%(P<0.05),中耳积液时间(8.06±1.24)d和完全愈合时间(10.11±2.45)d均低于参照组(P<0.05)。
综上所述,慢性分泌性中耳炎应用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术治疗效果显著,可促进患者尽快康复,安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