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老教师 儿子关工人 报告团里的“父子档”
2020-10-17安徽省宿州市关工委
安徽省宿州市关工委
人物风采
俗话说:“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
本期《人物风采》栏目,就介绍两对在关心下一代事业上同心同向、教学相长的“父子兵”。
这两对父子中的“父亲”都是优秀的教师,退休后又投身到关心下一代工作中。
这两对父子中的“儿子”都是优秀的关工委工作者,小时候受父亲的影响,长大后又影响自己的父亲为关爱事业共同奋斗。
他们既是父子,也是师生,还是同事;他们相互影响,相互尊重,相互学习。
让我们一起看看这两对“关工父子兵”的故事。
安徽省萧县关工委报告团有个著名的“父子档”,他们就是李长钦和李鹏父子。父亲李长钦,90岁,萧县实验小学原校长、校老年党支部书记、关工委副主任;参加过淮海战役支前,是全国教育先进工作者、全国一级星星火炬奖章获得者、省特级教师。儿子李鹏,64岁,县委宣传部退休干部、萧县关工委副主任,德育家教报告团团长。他们先后帮助110多名孤残贫困儿童成长成才,帮100多名青年教师成为教学骨干。他们父子俩在全县宣讲130多场,组织报告会380多场次。2015年,儿子李鹏被省关工委评为宣传素质教育工作先进个人,2018年,父亲李长钦被省关工委评为德育教育工作先进个人。
助百名孤残儿童健康成长
李长钦父子的关爱之路从1997年起步。那年暑期,民办萧县虎山学校招收了110多名孤残儿童,包吃包住,一切费用全免。李鹏作为县委宣传部新闻科长前去采访,被办学人杜庆芝的情怀所感染,也被孤儿们的遭遇所打动,他决心为孩子们出一份力。于是,他和父亲一起召开家庭会议,决定老父亲辞掉一家民办学校高薪聘请,到虎山学校教育培养孤残儿童;当过教务主任现已退休的叔叔,到学校负责德育教育;老爷子的外孙去学校当班主任,李鹏的儿子从萧县中学转到虎山学校与孤儿们一起生活学习。从此,他全家一门心思花在培育孤残儿童身上。
9岁的孤儿小燕,刚来到学校时,因为想念父母,天天哭泣。李长钦就把小燕带回家,老两口像亲爹妈一样照顾孩子的饮食起居,半年后小燕才离开他家住校。如今,小燕已在深圳成家立业,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企业家。她总说:“是李大爷一家给了我跨越血缘的爱,使我懂得怎样做人,如何奋斗,如何用实干成就梦想。”
残疾儿童小丽和小香,一个因车祸致残,一个患小儿麻痹,她们先后被选入县残疾人乒乓球训练队,但体委联系多所学校,都没学校能接收她们。李长钦父子得知后,把她们安排到虎山学校读书,课余时间训练。因为训练损耗大,小丽需要经常更换新假肢,李鹏就多方联络熟人,在上海帮小丽找到了物美价廉、称心如意的假肢。经过刻苦训练,小丽和小香先后20多次在国际、洲际和全国大赛上摘牌,双双在残奥会上摘金夺银,为国争光。
父子二人同获荣誉,共同学习
帮百名青年教师圆成才之梦
为培养青年教师,关爱青少年成长。李长钦老人不顾年迈,经常坐公交到一些偏远学校去,指导青年教师业务。他下乡,离得近的,中午都回家吃饭,离得远的,他也不要招待,在食堂吃一碗面条完事。他组织全县的民办小学上百位青年教师互相听课、观摩、评课,到先进校去取经、听示范课。如今,这100多名青年教师个个成为教学骨干。李长钦总说:“我奋斗一甲子,育人60年,从来没动摇的目标是为国家培养更多的有用人才,让我放弃目标,等于结束我的生命。”好几次腰疼得直不起来,都没能阻止老人关爱的脚步,他拄着拐棍一挪几步,还是照样下乡。
像父亲一样,李鹏也在为青年教师成才作着自己的贡献。在县教育部门对青年教师的岗前培训中,李鹏负责为即将上岗的青年教师们作德育报告。
做百场宣讲父子上阵共前进
李鹏和父亲都是萧县德育家教报告团的主要成员,父子二人经常同台宣讲,在当地成为佳话。
李长钦自从加入萧县关工委德育报告团和家教报告团后,搜集材料,下乡采访,与青少年和隔代家长零距离接触,写出说理透彻、深入浅出,青少年和青年家长、隔代家长都爱听的讲稿。他与儿子比奉献。每次下乡,都安排两场宣讲,一场为青少年讲如何成才圆梦,一场为五老或家长讲怎样培养下一代。
对于宣讲,李鹏的思路是让爱国者讲爱国故事,让励志者讲励志精神,让奋斗者讲奋斗人生。2019年,李鹏建议县关工委聘请先后受到毛泽东主席和习近平总书记接见的83岁全国模范退役军人王於昌老人为德育报告团成员,在全县范围内对广大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他还深入城乡学校、深入青少年群体和学生家长群体,开展调查研究,了解青少年、年轻家长和隔代家长在新形势下所想、所盼、所需,增强宣讲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也为党政和教育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如今,在李长钦父子的影响和带动下,李家先后有30多人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并积极参与关心下一代事业,组成了关爱大军。这个大家庭传承他们父子的敬业和爱心,在关爱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道路上,接力赛跑,共同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