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症患者血糖管理的研究进展

2020-10-15孙蕾胡少飞

健康大视野 2020年12期
关键词:重症

孙蕾 胡少飞

【摘要】 ICU患者病情多危急复杂,变化迅速,体内多存在感染、大手术等异常状态,多伴发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水平迅速下降等情况,且多依靠肠外营养。此类患者很容易出现应激性高血糖,而且其病情严重程度与血糖水平关系密切,对患者预后能够产生较高影响,因此需对重症患者血糖加强管理,以循证医学为基础,规范医护人员的技术操作,并提升医护人员专业素养,在符合个体化需求的前提下,与患者、家属沟通,强化患者依从性及配合度,促使血糖管理更加安全、合理、有效。本文从建立血糖管理小组,提高专业素养、与患者沟通交流等方面入手,阐述重症患者血糖控制管理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重症;血糖管理;应激性高血糖

【中图分类号】R57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20)12-055-02

ICU重症患者病情多具有凶险危重、进展迅速、复杂多变等特点,体内多存在感染、多发创伤或休克等严重临床表现,或刚经大手术治疗,体内因严重的应激反应而导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这与患者是否患有糖尿病关系不大,而且此类患者多经肠外营养行营养支持,体内胰岛素缺乏,或伴发胰岛素抵抗。重症患者病情越严重,其高血糖越严重,若血糖持续维持高水平,则很容易增加病情恶化风险[1],因此需对重症患者血糖加强管理,避免因血糖管理不当而导致病情恶化。本文通过阐述建立血糖管理小组,提高专业素养、与患者沟通交流等内容,为如何加强重症患者血糖的控制提供依据。

1 建立血糖管理小组

成立重症患者血糖控制小组,由ICU科主任及科室内副高以上医护人员担任小组专家团,在科室内除科主任以外,副高以上级别医护人员群体内,经不记名投票各推举出2例医护人员,担任小组组员,一方面负责重症患者的血糖控制工作,另一方面负责科室间及科室内部的协调工作。根据医护人员个人学历、专业知识等情况,将小组分为3支小队,每支小队应保证医护人员学历、专业素养、临床工作年限等方面的相对平衡。3支医护小队根据工作安排,在院内轮流值班,实现信息及人员的无缝隙交接,而且确保每支小队成员相对固定,进而培养医护默契。建立每个月定期或不定期召开会议制度,在会议中针对目前院内在重症患者血糖管理及控制方面的現状、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改进方向,在深入讨论后,对现有制度及治疗护理方案进行相应调整,比如ICU患者血糖管理、感染风险[2]等方面的评估,且在评估后将风险等级详细记录在病历中,将相应风险等级区分成不同颜色的腕带,并在腕带上标明感染、褥疮、下肢深静脉血拴、疾病及血糖风险等诸多风险等级。

其中,护理人力资源安排如下:在了解护理人员年龄、临床工作年限、自身学历等相关资料后,以个人临床胜任力为衡量标准,对ICU护理资源进行分级管理,主要可将护理人员分为4级;(1)N1,工作时间<3年,即低年资护理人员,主要工作职责为病区清洁及辅助患者自理活动;(2)N2,临床工作时间≥3年且<8年,其学历均满足至少专科以上的条件,同时负责患者病情及生命体征持续监测工作,且向患者及家属普及医学知识、ICU转出后的康复训练指导工作;(3)N3,该级别护理人员需满足本科学历以上条件,且临床工作时间不低于8年且不足10年的,参加ICU工作时间不低于3年且不足5年,主要工作负责病情更重患者的病情及生命体征监测工作,且向医学健康知识的普及工作、康复训练的指导工作,护理评估工作,且负责ICU病情较轻的患者专业护理工作;(4)N4,由副高以上级别护理人员担任,主要工作负责ICU特别急危重症患者常规及专科护理工作、护理评估,ICU科室内的护理教学、实习生进修指导及科室内科研指导工作,且参与科室间、与他院的专科会诊[3]。根据上述分级标准,将ICU护理工作进行合理划分,落实岗位责任制,设定合理奖惩制度,但在划分时需考虑ICU患者人流量波动情况,以达到保证ICU患者人流量高峰时期,护理人力资源充足的目的。

此外,对于科室内实习的医护人员,由于其并不具备独立操作资格,需向实习医护人员及科室内正式医护人员重点强调,严禁实习医护人员单独面对患者。详细规定院内高危药品、急救的设备及救护设备等方面管理制度及以应急事件处理流程,并通过演习,促使医护人员了解并熟悉相应流程,比如如何判断患者出现低血糖、如何处理医源性感染及低血糖情况,胰岛素使用及剂量调节方法等。将二维码、条形码等现代化信息管理手段引入院内,便于一旦出现任何纰漏,能够在第一时间对症处理的基础上,追根溯源,对相应人员进行奖惩,将危险降至最低程度。

2 提高医护人员专业素养

医护人员专业素养主要是指其在专业理论知识、技术操作水平、临床经验及应急处理能力。血糖管理小组通过头脑风暴、每周例会等形式,确定院内医护人员关于重症患者血糖管理的培训方案,并由组员自行协调,安排课程培训时间及上课地点,并通知相关临床科室,鼓励医护人员积极参与培训课程,定期考核;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品管圈、ECRS法以及PDCA等先进管理理论,院内风险管理办法[4],ICU工作流程、ICU内病房及工作区域划分现状,以及如何合理优化区域化,医护患三方间人际沟通技巧,血糖监测[5],医学心理学等;培训后定期考试,若考试未合格,则需继续学习,直至考核合格。同时在培训中,开展分级培训课程,以护理人员N1为例,训重点在于如何提升护理核心能力,提升其职业认同感,并培养其职业道德,促使其树立正确服务价值观,尤其是当面对突然恶化的病情,如何应对。不仅如此,在培训中,由血糖管理小组成员负责重症患者规范技术操作的示范工作,邀请专业人员将规范操作拍摄成视频,放置与网盘及院内办公平台,便于医护人员随时下载,并利用碎片时间观看。邀请第三方软件公司制定院内重症患者血糖管理APP,将相应的专业知识制作成不同版块,实现院内信息实时共享,方便不同科室内医护人员的查阅与交流;邀请院内医护人员每年在国家级期刊上发表文章,使得本科学历以上成员具备能够独立完成科研课题的能力。

3 与患者沟通交流

糖尿病是指血糖持续高水平的慢性内分泌系统疾病,病程一般较长,需饮食、运动控制,并使用药物治疗[6]。重症患者中病情多突发,使得很多患者一方面难以接受病情,另一方面需要紧急治疗以抢救,需医护人员语气坚定、专业知识过硬,在与患者、家属沟通过程中,态度耐心,举止亲切,但“不容置疑”,以增强患者、家属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医护人员还应注意对患者心理精神状态方面的了解,及时进行安抚,以达到促使提升患者治疗及护理依从度及配合度的目的。在与患者、家属沟通过程中,需注意语言及非语言交流,并融入乐观心理学,并尊重其隐私与自尊;在执行诊疗及护理操作过程中,需严格按照护理技术操作,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尽量将护理操作集中在一定时间内完成,动作轻柔、准确,避免对患者肢体过度牵拉。待患者病情稳定后,需由血糖管理小组专家团及组员,加强巡视,并做好健康宣讲,比如在与患者、家属充分沟通交流的情况下,做好相关知识的宣讲工作,以此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

比如,在患者初入ICU后,树立血糖阶段性目标及总目标,每隔3天评估1次患者血糖知识及自我管理能力,且定期向患者、家属播放视频开展健康管理教育,教育方式为播放视频、发放纸质资料,且重视家属与患者的反馈互动等;对于完成阶段性血糖控制目标者可予以适当口头表扬,部分未完成目标者,需督促他先行完成当前目标;每周周五下午,向患者家属召开大型健康教育课程,通过多媒体、纸质资料、三维投影等形式,再次强调血糖管理、手卫生、咳嗽及深呼吸等知识,在与患者、家属沟通过程中,需注意安抚其焦躁、恐惧及抑郁等负面情绪,鼓励家属全程参与,予以患者来自家庭或伴侣的支持与鼓励,提升其诊疗及护理等操作的配合度。但若医护人员在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过程中发现患者出现意识障碍,若发现患者血糖>10mmol/L时,或因生命体征不稳定,导致无法清晰判断低血糖,需立即停止营养输注,并持续监测血糖如有必要,需对抽取其动脉血液样本,以及时获知其血糖水平。而且在输注胰岛素后,需立即输注适量的含糖液体;若发现患者血糖波动较大,则需减少含糖液体的输注,不仅如此,还应及时根据患者实际情况予以适当营养[7,8,9,10]。

此外,重癥患者需每隔2h检测血糖1次,但若患者血糖波动较大,则需将血糖检测时间改为每小时检测1次,而且任何时候检测血糖时,发现血糖水平低于4.5mmol/l,均需改为每小时检测血糖1次;如有必要,可予以患者适当镇静及镇痛药物,联合应用[11]。

当患者病情好转,即将转出ICU时,需予以其健康教育及心理安抚。但首选需做好交接流程及病情评估工作,将SBAR沟通模式纳入其中,清晰表明患者的身份信息、基本资料,当前意识情况、手术方案及生命体征,后续治疗及护理建议等[12]。同时将ICU治疗过程中的治疗要点、护理要点以书面形式记录在病历中,便于接受科室查阅,并将其作为档案待患者出院后保存在病案中内。在交接及转运过程中,需保证平稳到达,保证治疗及护理的连续性与稳定性,并提高效率,缩短交接消耗时间,在强调安全转运的同时,实现无缝交接。尤其是高危或高血糖患者后,需在患者转出ICU科室48h内注意随访,将转出ICU后48h内重返率纳入ICU科室工作质量的重要检测指标之一,这与重返ICU患者死亡率较高有关。在交接过程中,需注意仔细核对信息,并注意安抚患者。此外,在ICU治疗过程中,重症患者除需加强对血糖的控制以外,还需警惕高血糖带来的感染高风险,及ICU后综合征的发生,及时予以干预措施,比如加强认知功能训练,或开展早期康复训练等。

参考文献

[1]余强,胡燕妮,刘巧梅,等.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围术期血糖监测管理[J].护理学杂志,2018,33(14):32-34.

[2]徐艳,杨怀,张曼,等.外科系统医院感染管理的风险评估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7,27(8):1890-1892.

[3]卢云,陈启琼,黄晓娴,等.分层管理模式在门诊输液患者感染预防中的应用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8,28(23):3656-3659.

[4]徐艳,杨怀,牟霞,等.医院感染风险管理办法的实施与应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7,27(12):2824-2826,2833.

[5]刘杨,何伟,周华,许媛.连续性实时葡萄糖监测系统在危重症病人血糖管理中的作用[J].肠外与肠内营养,2012,19(4):197-200.

[6]李广罡,张美燕,孙玥,等.危重症营养风险评分在神经系统危重症病人中的应用[J].肠外与肠内营养,2015,22(5):261-263.

[7]王俊霞,王琪,陈景春,等.糖尿病合并重症脑梗死患者血糖控制水平对肺部感染预后的影响[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26(8):1730-1732.

[8]王素宁,劳志刚,吴昊,等.动态血糖监测联合胰岛素强化治疗高血糖危重症患者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8,34(2):414-416

[9]李玲玲.完善家属管理对提高重症监护室患者家属满意度的应用效果[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8,35(5):63-65.

[10]任珊,何聪,宫蕊,等.重症老年患者肠外营养的血糖管理的临床研究[J].临床药物治疗杂志,2018,16(10):37-39,49.

[11]赵慧新,邸卫英,蔡耘,等.血糖变异性对危重症脑血管病患者预后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37(12):2931-2933.

[12]马洁葵,李绮慈.危重症患者并发ICU获得性衰竭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学报,2018,25(6):45-50.

猜你喜欢

重症
上海此轮疫情为何重症少
李扬缜治疗外伤致危急重症验案1则
整建制接管改造COVID-19重症监护病房的实践与探讨
重症肺炎的预防锦囊
舌重症多形性红斑1例报道
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急诊内科治疗临床探索
急诊内科老年重症心力衰竭的治疗方案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4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21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3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