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所有制公司管理机制完善与监督制度创新探析
2020-10-15尤婷玲
尤婷玲
摘 要:混合所有制公司的数量正处在快速提升的过程中,实现管理机制和监督制度的创新,可以为混合所有制公司的创新发展提供有力支持。本文首先对混合所有制公司管理机制与监督制度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提升混合所有制公司管理机制与监督制度提出优化策略,对确保新时期混合所有制公司总体健康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积极意义。
关键词:混合所有制;管理机制;监督制度
混合所有制公司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实现管理机制的改良和监督制度的创新,是保证混合所有制公司在新时期实现创新发展的基础。因此,很多混合所有制公司都将管理机制的完善和监督制度的创新作为重要工作内容。
一、混合所有制公司管理机制与监督制度存在的不足
(一)混合所有制公司监督制度建设缺乏平衡性
平衡性是影响监督制度应用有效性的关键。但是,部分国有企业股东在处理监督制度建设的具体工作过程中,对于平衡机制的构成情况缺乏有效的关注,在处理政策指导和制度规范建设相关工作过程中,缺乏对平衡机制建设需求的有效研究,导致各股东之间的配合方式无法得到改良优化,难以为混合所有制公司充分适应监督制度建设需要提供精准支持。部分民营企业股东将关注重点单纯地集中于经营性工作,缺乏对公司常规事务监管体系构建质量的有效考察,导致监督性质工作的设计无法得到各股东的有力支持。部分混合所有制公司对于国有产权治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足,缺乏对各股东情况的分析,导致各股东的治理体系无法具备足够的平衡性,也使得监督制度的建设难以充分体现出自身价值。
(二)混合所有制公司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水平较差
内部控制体系是决定混合所有制公司治理机制构建和运行水平的关键。但是,部分混合所有制公司对于董事会机构的状况认知存在不足,缺乏对董事会机构监督控制举措的有效分析,导致经营管理人员无法在权限设置方面取得进展,难以结合工作需要实现监督控制举措的创新优化。部分内部控制体系在具体建设过程中,缺乏对外部独立董事构建情况的关注,没有对独立董事所具备的监督机制进行优化创新,使符合混合所有制公司实际发展需求的措施可以得到科学有效的设置,从而提升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质量。部分混合所有制公司对于分权管理工作的关注度较低,尤其对于影响权力平衡模式的因素的分析不够充分,导致权力监督控制体系的突出价值无法得到体现,也使得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无法在权力层面具备理想的条件。部分混合所有制公司缺乏对分权管理工作模式难点构成情况的研究,尤其对于内部控制信息情况考察不够详细,导致预算控制等关键性工作的定位水平较低,不利于管理机制的进一步创新调整。
(三)混合所有制公司权力配置缺乏合理性
部分混合所有制公司对于本公司的业务运行特征缺乏有效的考察,在制定权力配置相关方案过程中,缺乏对分权机制实际构成特点的研究,导致公司的管理效率无法得到创新优化。部分权力配置方案在创新设计过程中,对于不同部門之间的分工合作关系缺乏有效研究,在处理管理层集权和分权方案设计工作的过程中,无法实现对分权规范的创新处置,导致管理层次的构建无法具备足够的合理性,难以为权责关系体系的创新调整提供必要支持。部分混合所有制公司对于公司整体运作效率的考察与总结存在不足,缺乏对现有运营机制的合理性分析,导致管理成本的相关控制工作无法具备理想的条件,难以保证各部门有效实现生产经营要素创新,最终导致权力配置方案的创新无法与混合所有制公司的特点相符合,难以在管控公司于运营成本方面发挥理想的作用。
(四)混合所有制公司激励机制的建设质量较差
实现激励机制的创新优化可以为混合所有制公司全面提升激励性举措实施质量提供帮助。但是,部分混合所有制公司在构建管理机制创新方案过程中,缺乏对激励机制相关缺陷的分析,在处理年薪制度建设等关键性工作的过程中,无法实现对薪金风险的识别控制,导致激励机制运行过程中的各类缺陷无法得到有效的管控,很难为激励机制的进一步创新改进提供必要保障。部分激励机制的构建对于风险因素的计量管理举措缺乏有效关注,在处理计量单位相关计算工作的过程中,缺乏对经营管理人员短视行为的影响分析,导致混合所有制公司无法充分结合国内资本市场的特征实现对高投机性举措的创新分析,也使得激励机制的影响力因此受到较大影响。部分激励机制的具体建设措施对于现有人事制度的合理性分析不够全面,尤其对于影响经营者各项工作处理需求的举措缺乏必要分析,导致内外部约束机制的构建无法与混合所有制公司人力资源价值开发需求相符合,无法在激励机制创新方面取得更大的成效,也使得现代法人治理体系背景下的激励机制无法取得理想的效果。
二、混合所有制公司管理机制与监督制度的优化策略
(一)提高混合所有制公司监督制度建设平衡性
混合所有制公司在处理管理机制和监督制度建设工作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平衡机制建设对制度设计突出作用的分析,使符合混合所有制公司改进管理需求的举措得到合理设计。此外,要加强对政策指导意见的研究,从制度设计原理出发,制定制度平衡性建设所需的各项条件,使各股东可以保证基本权益的有效维护。在监督制度建设过程中,一定要对各股东情况进行详细的研究,尤其要对民营企业股东群体的利益诉求进行考察,使符合民营企业监督制度构建需求的各项举措能够得到创新调整。
同时也要加强对国有资本股东情况的关注与研究,并从自我权限设置角度出发,制定符合混合所有制公司自我权限控制需求的相关策略,并在自我权限设计过程中,实现对平衡机制相关尺度的科学把控,保证制度的构建可以更加满足混合所有制公司监督体系构建需要。监督制度平衡性的构建还必须实现容错机制的有效纠正,以便相关责任的追究管理工作可以得到创新优化,使监督制度所发挥的各方面作用都可以为监督制度的优化构建提供完整的支持,以此保证监督制度可以长期发挥积极影响。
(二)提高混合所有制公司内部控制体系构建质量
混合所有制公司必须对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所具备的多方面价值进行分析,使公司治理体系在创新构建的过程中,能够更加合理地实现对内部资源的创新整合,为内部控制体系的合理构建提供成熟保障。要强化对内部控制体系实际构成情况的分析,并对董事会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发挥的作用进行研究,使监督控制性质工作的相关权限可以得到完整充分的构建处理,更好的满足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和应用需求。混合所有制公司需要加强对内部控制工作的重视,并通过独立董事的灵活应用,有效地引进外部监督机制,为董事会群体充分适应内部控制体系的创新性构建需要提供精准支持。
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工作需要加强对权力监督和控制情况的研究,尤其要对分配各项权力过程中的实际影响力加以研究,使符合内部控制体系平衡机制建设需求的举措能够得到合理化构建,为内部控制体系的进一步创新优化提供必要保障。混合所有制公司需要结合本公司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权管理工作难点的研究,并对预算控制的重要性进行全面分析,使混合所有制工作可以更加充分地实现对全面预算管理方案的创新性构建,并保证不同部门之间可以实现预算管理体系的全面改进,以此满足内部控制体系的创新处置需要。
(三)提高混合所有制公司权力配置合理性
实现权力配置方案的创新调整有助于混合所有制公司提升权力运作质量,从而实现对公司管理效率的创新调整。在制定混合所有制公司分工合作方案过程中,要加強对权力配置实际效果的考察,尤其要对各管理层级之间的权力运作特征进行研究,使分权管理措施的构建可以具备更高的规范性,并保证公司的管理效率可以得到逐步的优化。要加强对权责管理体系构成情况的研究,结合公司整体运营管理特征制定权力运作效率的创新方案,使混合所有制公司可以为权力配置举措的创新调整提供更加有利的条件。权力配置方案的创新还一定要加强对公司当前运营机制的关注,尤其要对公司不同组成部分的特征进行研究,使生产经营要素之间的内在关联可以得到有效明确,并保证混合所有制下的调节控制功能可以得到完整充分的开发,保证公司的运营成本得到有效控制。
(四)提高混合所有制公司激励机制的建设质量
混合所有制公司在探索管理机制优化策略过程中,要对提升经营管理人员积极性作为主要工作内容,使激励机制的具体建设工作可以与混合所有制公司的实际发展情况相符合,确保经营管理人员激励结构的创新得到完善。要加强对混合所有制公司当前年薪制度合理性的研究,并对影响年薪结构设计成效的因素做出分析,使薪金过高的危害可以得到更加有效的控制处理,为管理机制的创新改良提供必要支持。混合所有制公司务必加强对经营管理人员短视行为的研究,并对影响风险收入水平的各方面因素加以创新,使激励机制不会过多地受到客观不利因素的影响。
混合所有制公司还需要加强对经营管理人员产生机制构成情况的分析,并对内部约束力的各方面影响因素进行创新,使满足股票期权以及限制性股票操作的因素可以得到更加有效的明确,为激励机制的改良创新提供更加有利的条件。混合所有制公司激励机制的建设还需要对当前人事工作方案进行合理性分析,并从内部约束角度进行现有人力资源价值开发水平的分析,使现代法人治理体系的构建可以拥有更加理想的条件,并借此开发出混合所有制公司激励机制的重要价值。
结束语:
混合所有制公司的发展受到管理机制和监督制度的影响较大,实现对管理机制和监督制度相关问题的研究,并结合混合所有制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混合所有制公司行业发展特征的改进策略,对确保混合所有制公司在新时期市场环境中的优化发展,具有重要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阮兆杰.国企混改背景下的财务管理转型探究[J].商场现代化,2019(21):153-154.
[2]陆义敏.有序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 做大做强做优我区国有企业[J].当代广西,2016(04):14-15.
[3]覃维刚.新形势下如何做好改制企业信访工作[J].中国有色金属,2011(S1):43-46.
[4]李刚,曾凡杰,韩建宗.地勘单位在企业化进程中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J].中国有色金属,2011(S1):216-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