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目前我国高等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

2020-10-15高兴超杨秋霞

河北农机 2020年9期
关键词:创新型观念课件

高兴超 杨秋霞

1、德州学院能源与机械学院 2、德州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我国科技发展的方向就是创新、创新、再创新。科技创新的关键是如何培养出创新型人才。目前我国大力提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如何将创新型人才培养工作做到实处,应该从以下两个转变做起:

1 创新型教育观念的转变

传统的教育观念是阻碍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根本原因。几千年的传统教育一直是以给学生灌输知识为主的填鸭式教育,不是以培养创新能力为主的创新型教育。传统教育的形式是教师讲授知识,并掌控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知识,不能对所学知识产生质疑。目前,纵然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我们教学方式的主流,但很多时候我们仍然无法扭转传统的教学观念;我们会花很多的时间准备课件,把课件做得内容充实、条理清晰,概念、原理、分析、结论等都放到课件上,尽量不遗漏任何知识点;课堂上分析课件、解释课件是我们的主要教学工作;教师尽最大努力把教学内容给学生分晰透彻,让学生理解掌握,其实这还是变相的填鸭式教学。这种采用了先进教学方式的教学过程可以培养出知识丰富的知识型人才,但培养不出有创造力的创新型人才。

要改变这种状况,首先要从思想上改变这种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育观念,将知识型教育变为创新型教育。做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先有创新型教育的观念,才有创新型教育的行为;没有创新型教育观念的支持,创新型行为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没有创新型教学观念的支持,就算有创新型教学行为也不会达到预期的效果。

创新型教育观念的转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1 教师观念的转变

教师观念的转变主要体现在教师在主观上要从单纯知识传授型教育者向知识传授、分析、研究、引导等综合型教育者转变;教师思想上要有开拓创新的意识,不能固步自封,不能墨守成规,不能因循守旧,要改变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方法,不断探求培养学生创新型能力的教学新模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2.学生观念的转变

表现为学生要有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的理想和信念,要有不断探索知识、增长能力的强烈欲望。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动脑,乐于分析;要由单纯的知识接受型向学习型、分析型、研究型、创新型转变;由被动知识接受型向主动学习型转变;主动学习知识、探究科学真理。

2 创新型教育行为的转变

创新型教育行为的转变具体表现在采用合理的课堂教学方法,对教学内容恰当处理,选择合适的考核方式,实验、实践等多个方面。最重要的是教师必须把知识讲授型的课堂变成能力培养型的课堂。

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2.1 课前布置预习,课上抓住重点、难点,精于讲解,善于分析,乐于讨论

在讲授新课之前,要提前安排学生预习,以便发现并记录教材中难以理解的内容;另外,上课后的前几分钟,让学生把教材内容再做快速浏览,使学生对难以理解的内容有更深的印象。实际讲课教程中,概念性的、文字性的、容易理解的内容要一带而过;把大部分的时间留下来与学生一起分析、讨论、研究教材上难以理解的核心内容和知识点;要让学生真正把握住教材的精髓。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主动学习的能力。真正将课堂交给学生。

实践证明,在和学生一起分析问题、讨论问题的时候,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是非常高的,学生的思维是非常活跃的;加上教师适当的引导,就能触发学生的创造性和思维活力。课堂时间再有结余,可以和学生一起做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2 实验、实践教学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

学习知识的目的是应用。在教学过程中让理论指导实践,让实践去验证理论,这是教学的一个重要方法。枯燥的理论知识只能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因此实验教学必须加强;而且要大量地增加“设计型”和“创新型”实验;让学生在实践中去探寻知识,用知识去创造劳动成果,在劳动成果中享受学习的快乐。这样就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才能。

2.3 要以科研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高等学校要加强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参加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推广活动以及社会服务活动”。学生做科研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创新、创造能力。大学阶段是人生的黄金时期,这个阶段人的思维比较活跃,精力非常充沛。如果能够正确引导大学生投入到科研中,既能发挥大学生思路活跃、反应敏捷的优势,也能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丰富学生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实践证明,大学生参加科研活动对促进其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是高科技时代和现代化建设对高等教育的迫切要求,是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是高校全面推进创新教育的重要举措。

2.4 教师的创新型教学行为还要表现为科学的考核方式

考核方式要改变以往单纯以期末考试成绩作为总评成绩的考核模式,要引入课前预习、课堂表现、实验实践、课后作业等过程评价机制,对学生的能力、素质进行全面的考核。

图1 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组织结构图

3 改革的成效

经过探索与实践,我们的教学效果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在历届“飞思卡尔”智能车大赛、山东省机器人大赛及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获国家一等奖1 项,省级一等奖8 项、二等奖15项、三等奖21 项。

4 结语

本文针对我国的教育、教学现状,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方式、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要想有创新型的教育行为、先有创新型的教育观念的观点。教学改革工作任重而道远,但我们深信只要我们努力,就一定能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创新型人才。

猜你喜欢

创新型观念课件
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维生素的新观念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坚持系统观念
别让老观念害你中暑
Flash课件在音乐教学中应用研究
高校实践教学模式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应用
巴斯夫推出创新型DURA-COLOR抗老化技术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学课件
用Lingo编写Director课件屏幕自适应播放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