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镇宁生猪产业发展历程与现状分析
2020-10-15余远帅
余远帅
(贵州省镇宁自治县农业农村局,贵州 镇宁 561200)
1 畜牧产业技术服务机构的变更史[1]
镇宁畜牧产业自建国起,1971 年首次成立畜牧局,指导服务全县畜牧渔业生产。1984 年6 月机构改革后,构成了现有的畜牧产业服务机构框架。随着服务机构的不断完善,畜牧产业也迎来了飞速发展。
表1 生猪产业技术服务机构的变更史
2 生猪产业发展史
镇宁生猪的发展史,可简单划分为统购统销期、快速发展期、转型过渡期、规模化养殖裂变期。
表2 镇宁生猪生产变化情况
2.1 统购统销期
1949-1984 年,镇宁生猪生产水平低、养殖规模小、产品短缺,在全国计划经济背景下,生猪生产力低下,经济发展滞后,人均猪肉消费很低,肉食品供给匮乏。猪种、饲料、兽药和技术服务等处于起步阶段,生产和消费按国家计划调配。据统计显示,1950 年,全县生猪存栏2.41 万头,出栏0.84 万头;到1980 年全县生猪存栏4.69 万头,出栏2.59 万头。
2.2 快速发展期
1985-1997 年,生猪以数量增长为主。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取消生猪派养派购,生猪购销政策放开,生猪自由上市交易,价格随行就市。农户养殖生猪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生猪产业进入放开发展阶段。加之“菜篮子工程”的建设,生猪产业迅速发展起来。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人民开始富裕,猪肉消费大幅提高。据统计显示,从1985 年初到1997 年末,此期间镇宁生猪存栏从5.59 万头增长到9.17 万头,生猪出栏从2.84 万头增长到7.00 万头。
2.3 转型过渡期
1998-2008 年,生猪养殖逐渐从数量转向质量,养殖结构开始发生变化,初步出现规模化、集中化养殖。同时,食品安全问题也逐渐进入生猪产业,逐步重视可持续养殖。据统计显示,1998-2008 年间,生猪产地检疫3.84 万头增加到6.43 万头;生猪屠宰检疫从2.48 万头增加到3.93 万头。相反,生猪存栏从10.51 万头下降到8.64 万头。
2.4 规模化养殖裂变期
2009 年以来,镇宁生猪养殖标准化、规模化水平大幅提升,生猪人工授精覆盖率、良种推广覆盖率显著提高,生猪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生猪散养户逐步退出历史舞台,规模化、自动化水平不断提升,生猪养殖环保升级、猪肉食品安全升级、生产效率升级。据统计显示,2008 年镇宁全县共有219 个生猪规模养殖场(大户),总存栏生猪1.82 万头,出栏2.27 万头;到2019 年镇宁共有生猪规模化养殖场61 个,仅德康集团在镇宁生猪出栏数就超过2.5 万头。
3 生猪产业现状分析
3.1 规模化程度高、占比高
2019 年底,镇宁建成年出栏1000 头(含1000 头)以上生猪标准化家庭农场32 个,年出栏500-1000 头(不含1000 头)规模养殖大户29 家。生猪规模化养殖场存(出)栏量分别占全县生猪存(出)栏的56%、63%。受全国非洲猪瘟疫情影响,散养户补栏难,大型养殖场投入不断增加,预计2020 年占比会进一步提高。
3.2 生猪产业发展空间巨大
中国人口基数大,居民有长期食用猪肉习惯,据统计,2018 年国人人均消费生猪39.29 公斤。自发生非洲猪瘟疫情以来,国家高度重视生猪产业发展。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和市场的供需的拉动下,生猪产业生产能力快速增强,企业素质大幅提升,科技转化率显著增强,生猪服务体系加速完善,龙头企业迅速扩张,规模化、组织化程度明显提高,生猪产业发展空间前所未有。
3.3 养殖门槛增高、散养户逐步退出市场
散养户具有仔猪补栏渠道狭窄、抗疫情能力差、环保水平不达标、科学技术程度低、养殖效益低等特征。相反,规模养殖企业或集团公司科学化自动化程度高、抗疫情能力强、环保配套设施齐全,符合国家大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在非洲猪瘟疫情的推动下,大型企业资金充足、自繁自养、自产饲料、自己屠宰、自研兽药、冷链运输、跨多省扩张、跨国调运,受非洲猪瘟疫情影响小。反之加快散养户退出市场。
3.4 非洲猪瘟疫情成为生猪产业当前面临主要问题
虽然影响生猪产业的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口蹄疫、猪瘟等疫病得到有效控制,但非洲猪瘟病毒在未研究出现有效疫苗的前提下,只能通过改善产业环境、物理隔离、增强防控水平降低疫情发生概率,无法完全杜绝非洲猪瘟疫情发生。因此,非洲猪瘟疫情成为当前及往后的一段时间内生猪产业面临主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