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红晖:将医改红利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动力
2020-10-15
“为人民健康谋福祉”是医者共同的初心和使命,同时也是日照市中心医院炼强学科、找准新的发展路径与突破口的初衷和落脚点。
无论是学科建设领域的内强外引,以医护为主体推动医共体建设,还是防疫抗疫背景下的有条不紊,日照市中心医院都走上了一条高质量发展之路。
在山东省日照市中心医院,2019年,医院的人员支出占到全部支出的43.46%,医院药占比持续下降至25%左右,与此同时,临床路径出院人数达全院出院总人数的53.95%……医院院长叶红晖向《中国医院院长》杂志记者介绍,围绕各项公益性任务、约束性指标,日照市中心医院经济结构与运营能力进一步改善,实现了优质、低耗运行!
防疫抗疫与正常医疗业务“两手齐抓”
2020年以防疫、抗疫为序幕展开。医疗卫生机构作为防疫抗疫的一线,其承受的压力与挑战是巨大的。叶红晖说,自1月21日,医院接上级通知正式开始部署防疫抗疫的工作;1月23日起,全员无休、正式进入紧急备战状态,医院全体医护人员舍小家为大家,892名医务人员递交请战书,自愿加入到抗击疫情的战斗一线;张继超、尹霞前往武汉支援抗疫工作,为疫情防控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
“我们院领导班子意识到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危机与挑战,因此第一时间成立了5个工作小组,分别为感控小组、救治小组、后勤保障小组、综合协调与督导小组、院内秩序管理小组,由院领导直接担任小组组长。”叶红晖特别表示,院内秩序管理均以确保正常的医疗救治为目标而设。
事实上,这为疫情中的正常医疗需求的满足发挥出巨大保障力。叶红晖介绍,在严格院感措施背景下,在较合理的院内布局基础上,医院进行了发热门诊、感染病区的流程优化与设施强化,购买120负压救护车2辆,并尽一切努力做好防护物资的保障。因此,疫情中,医院大型医疗设备检查、胃镜肠镜等内镜检查一天未停,只有口腔科的非急诊服务项目有短暂半个月的休停。
她进而举例介绍,医院血液净化中心每天近170多位患者透析,为保障患者透析需求,“特别是来自农村的患者,实施封村后,他们就医更加困难;因此医院实施一患一陪护、订餐送餐制,安排患者住进病房安心接受治疗,收获了极高的满意度!”
“让患者受益,这是我们发展的初心!”叶红晖表示,这同时也是医院炼强学科、找准新的发展路径与突破口的初衷和落脚点。
“夹心层”医院学科发展的思与行
日照市下辖2区2县,户籍总人口308.21万,日照市中心医院位于市级机关驻地东港区,东港区市区面积只有57.4平方公里。“日照市区的两家三甲医院均在我院数公里半径之内,竞争的态势之下,‘不进则退’!”叶红晖坦言,日照市中心医院的发展紧迫性长期存在。
医院的核心竞争力来自哪里?人才和学科一定是必选项。在此基础上,叶红晖同时明确,医院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谋求更大的进步,借力发展势在必行。
因此,叶红晖鼓励全院各临床科室主动寻求对外合作,借势发展。她向记者表示,“只要科主任想做,由科主任提议、对外联系,院里一定支持!”
自2016年开始,医院陆续与北京、天津、济南等10余所国内知名医院的专家及团队合作,构筑起长效合作机制,建成高水平的专科诊疗中心。其中,医院与北京朝阳医院肝胆胰脾外科的合作已满四年,叶红晖总结,这项合作不仅仅实现了肝胆胰外科本身的发展,比如该科室的三四级手术占比已接近70%,微创率达到90%,还带动了一系列平台学科的发展。她进一步解释,为更好地发现早期肝胆疾病,医院影像科“被迫发展”驶入快车道;因高难度手术对术中麻醉的要求,麻醉科整体能力得到锻炼;而病理科也适应术前传递诊断、术中快速诊断的工作节奏,在密切跟进中得到进一步提高。
叶红晖感慨,医院的重视、各科室的积极协同,不仅起到了巩固合作的效果,更让专家们把日照市中心医院的科室发展当成自己的事业,倾囊相授。她介绍道,“我们医院以前的学术氛围并不浓,但在国家级专家的指导与带动下,科室开始举办学术沙龙、文献汇报会、病例分析会等活动。”
2019年,医院强化腔镜微创诊疗、放射介入、心脏介入、神经介入、内镜下诊疗、无痛手术等业务,开展新技术新项目35项。科研方面,全院成功申报市级科研成果12项,发表医学论文115篇;检验科与病理科多个项目通过了国家级质量评估,创下多个全市唯一。当前,市内首家临床医学研究所“日照市肝胆胰脾外科研究所”已正式挂牌,配套实验室的建设正积极推进。
联动发展与高质量发展
招才引智的同时联动基层,2019年,日照市中心医院医共体正式运行。日照市在医共体领域探索较早、成效显著,曾获得国家层面关注。结合先期经验,日照市中心医院作为牵头医院,着眼远程会诊、心电、检验、影像、消毒供应、健康管理“五大中心”平台建设与运行,为完善医共体内上下医疗机构间的转诊绿色通道,深度落实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制度,“日照市中心医院医共体双向转诊联络站”也正式成立。
“医院明确了向医共体单位派遣医生的规范与机制,确保发挥出长效与实效:同时我们鼓励高年资护士在业余时间到医共体单位讲课、培训,一段时间内大家将诸如7S管理等理念推广得很好,院内护理改善的行动也越推越快……”叶红晖总结,帮扶基层的过程中,大家专业价值得到体现,精气神十分高涨!
高质量发展,医院在医改中构筑了更好的收入支出结构后,叶红晖想到的仍然是惠及患者,她作为神经内科医生,出于专业敏感,认定要将康复的医疗链条做齐并夯实。
“康复的重要性,我太了解了!”叶红晖介绍,医院当前已经将早期康复融入术后患者的住院治疗,还计划推出康复的周计划,做到长期跟踪与指导,“康复可以大大缩短疾病治愈周期、促进愈后改善,效果十分理想。”
日照市中心医院目前已建立一支面向儿童与成人的康复医护队伍,面向社区、指导社区的产后康复专业团队也有了11人的规模。2019年,医院首次承办了中国疼痛诊疗康复产学研论坛暨第十四届中国基层疼痛诊疗康复高峰论坛。
院长语录
让患者受益,这是我们发展的 初心!
只要科主任想做,由科主任提议、对外联系,院里一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