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疆电影的形象建构与传播

2020-10-15吴玉霞

新疆艺术 2020年4期
关键词:歌舞新疆

□ 吴玉霞

一、新疆本土电影形象传播的意义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发展变化以及传媒行业对一个地域政治、经济影响的加深,不同地域越来越认识到传播地域形象对于该地域发展的重要性,于是,通过不同的文化载体来传播该地域正面地域形象就常常成为一个地区文化部门非常关注的问题。

第一部新疆本土电影《哈森与加米拉》剧照

传播形象就涉及到传播媒介和传播载体的问题,选择最最合适的媒介载体一直是一个非常关键性的问题。与其他传播媒介相比,最容易被大众所接受的传播地域形象的文化载体莫过于艺术。艺术与其它传播载体相比,艺术传播具有“以情感人”、“寓教于乐”、“潜移默化”的特点,因此受众接受起来比较轻松愉快,而且形象化的记忆更容易在他们心中留痕,所以艺术传播地域形象也就成为很多传播者首选的传播载体。而艺术创作的核心恰恰又是艺术形象,艺术形象塑造得成功与否,往往成为一部作品成败与否的标志,所以艺术创作者都会用尽心力塑造艺术形象,成功的艺术形象往往能够在观众心目中留下极深的印象。

电影艺术传播与其他艺术传播相比,具有传播迅捷、逼真性强、受众面广、受众易于接受的特点。因此,近年来地域形象通过电影传播越来越成为各级政府特别重视的文化工作。通过电影的形象传播向外界传播美好的形象,对内传播正能量,引导观众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也就成为一个特别重要的课题。

新疆作为西部多民族聚集区,地域辽阔、民族众多、文化多元,所以地域形象丰富多样而独具特色。通过电影传播新疆丰富多彩的地域形象,对观众来说具有极强的吸引力。一方面,对于疆外观众来说,新疆是陌生而神秘的,电影的形象传播既能满足他们的好奇心,消除他们对新疆的形象误读,传播正面形象,加强疆外对疆内的了解。另一方面,对于新疆本地观众来说,通过电影影像观看到自己身边的人和事,无疑会产生一种强烈的亲切感,拉近了观众与电影形象的距离,观众也很乐于接受。所以,通过新疆本土电影传播新疆形象传播的普及面非常广泛。也正因如此,新疆本土电影近年来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新疆影视创作越来越引起影视工作者的高度重视,新疆的各级政府都非常关注新疆本土电影对新疆形象的传播,传播新疆形象也就成为新疆本土电影创作的目标和重心。

地域形象是一个多元性的概念,这一概念的提出,首先是建立在地域文化个性的发现以后,强调了一个地域独特的具有标识性的构建元素。有学者认为:“从作品创作的角度看,影视对地域形象的传播存在三个层面:地域的外在符号(物理层面)、地域的风俗(人文层面)、地域的气质和性格(文化层面)”。①根据这一观点,笔者认为影视作品形象传播的内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地域的初始形象(自然地域环境)、地域的人文形象(民俗风情)、地域的文化形象(人们的精神风貌和性格特征)。下面从这三方面分析新疆本土电影的“形象传播”。

二、新疆本土电影的初始形象传播

首映效应表明人们对一个地域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对这一地域的初始印象。影视作品除了室内剧,通过电影场景直观呈现该地域人们生活的环境是电影作品的一大特性和优势,对于受众来说也是最直接、最具视觉冲击力的感官印象。因此,电影创作者传播这一地域初始形象最直观的重要手段就是展现这一地域自然地域环境。为了通过电影传播出最具典型性的原初形象,电影创作者总是极力选取这一地域最美好或者最具地域标识性的自然环境作为故事发生的场景进行地域初始形象的传播。

新疆可以说是西部最具有原生性和较少人为破坏性的最大省区,独特的自然地域风貌曾被誉为“大自然的博物馆”和“天然的摄影棚”。与其它地域相比,新疆的草原、雪山、峡谷、森林、河流、大漠落日、古代遗址都可算作新疆独有的标识。新疆这些独特的自然地域环境为新疆电影人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美的电影造型资源。新疆本土电影选择这些最具新疆标识性的自然地域环境作为“新疆典型自然意象”呈现出来,观众瞬间就能对“新疆形象”有一个最直观的印象。新疆独有的这些“自然典型意象”在参与影像的视觉建构与故事叙事中,不仅使影片更具审美观赏性,而且电影创作者还将自然地域环境与影片的主题表达、人物形象的塑造、故事情节的演绎等有机地融合起来,使得这些自然环境成为影片有机的一部分。

在新疆,最典型的自然意象莫过于戈壁沙漠。广袤的戈壁沙漠连绵成片,与南方精致润泽的山光水色完全不同,新疆的戈壁沙漠虽然荒凉枯寂,但是一旦进入影视作品中,就会产生令人意想不到的审美效果,展现出独特的气韵,增强了影片语义表达,所以新疆本土电影中经常会展示戈壁沙漠风光。如影片《大河》以深情款款的镜头将塔里木河周围连绵的戈壁沙漠展现出来,使得整部影片呈现出一股粗犷博大的情韵。观众瞬间就感受到了新疆戈壁沙漠独特的气质,特别是影片中陈大河骑马追赶冬妮娅的一场戏,一望无际的戈壁沙漠上长满了团团簇簇的骆驼刺,汽车在戈壁上奔驰,骏马在车后飞奔追赶,一阵阵飞尘升腾飞扬,使得故事情节极为惊险,带给观众极大的刺激,同时也为影片营造出了一种独特的西部情调,带给观众一种别样的审美感受。又如影片《黄沙绿浪》《戈壁来客》《向导》等影片中都展现了沙漠景观,这些景致不仅带给观众别样的审美感受,而且通过电影造型使得戈壁沙漠独具情致,为影片营造了一种独特的审美情境。

电影《吐鲁番情歌》剧照

除了戈壁沙漠,新疆最典型的自然意象就是绿洲风光。依靠天山融冰化雪的滋润和灌溉,在天山南北戈壁沙漠中形成了广阔的绿洲。在戈壁沙漠的掩映下,绿洲风光成为新疆一道独到的亮丽风景。如在《库尔班大叔上北京》中,路边成排的白杨树以及一簇簇的白色杏花昂然开放,充满了无穷的生机与活力,带给观众一种质朴而明净的审美享受。新疆的果园经济是另一道质朴亮丽的绿洲风光,影片《吐鲁番情歌》很全面地展现了吐鲁番绿洲风光:坎儿井中清澈透亮的井水缓缓流淌;碧绿的的葡萄架浓荫蔽日一望无垠;葡萄架上满缀晶莹剔透的葡萄,在日光的照耀下泛着金光,令人感觉香甜欲滴,这种绿洲风光既质朴又靓丽,带给观众别样的美的享受。

许多疆外人对新疆的冬季是非常陌生的,他们难以想象新疆冬季的寒冷和荒凉。而新疆本土电影《望山》却用非常平实、近乎纪实的拍摄手法逼真地将冰封雪飘、雄浑苍劲的巴里坤冬季风光展现在了银幕上,让观众真切感受到新疆冬季粗粝质朴、雄奇壮观的原初形象。

除了戈壁沙漠、绿洲风光外,新疆还有广袤的草原。新疆的草原与内蒙古草原的景致差别很大。新疆草原连绵起伏,呈丘陵状,绿毯似的草原与巍巍雪山交相辉映,显得明净而坚实,独具情韵。新疆本土电影《美丽家园》将新疆的雪山草原展现得唯美而情意绵绵。影片开始,镜头缓缓推移,展现在观众面前的是连绵起伏、绿意盎然的大草原,明净的湖水像一块块透亮的白玉,镶嵌在草甸深处,洁白的毡房像一朵朵白色的蘑菇点缀在草原之上,缕缕炊烟从“白色的蘑菇”头上袅袅升起,缥缈地消融在明净的蓝天白云之中。这样绝美的草原景色不仅令观众痴迷,也含蓄传达出一腔依依深情,暗示出草原之子阿曼泰以及离开草原的女儿加米拉对草原那种难以割舍的脉脉深情。在这里,草原不仅仅是故事发生的背景,从更深层次看,它已经被当作了影片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参与影片的语义表达。在影片中,草原既是草原儿女生长的物质家园,也是令草原儿女们魂牵梦绕的精神家园,影片通过精巧的画面造型,既丰富了影片的主题含义,也提升了影片的艺术境界,发挥了一石二鸟的艺术效果。与《美丽家园》中一往情深的草原不同,影片《鲜花》中的草原是浪漫而富有诗意情怀的世外仙境:那苍翠的山岭、那白雪覆盖的苍茫草原、在白雪皑皑的雪原上矗立的阿吾勒(村庄)……夕阳斜照,在晚霞的照耀下橘色的光辉照耀着白色的石柱、矗立的毡房,夕阳斜照的金光中低首闲嚼草食的骏马,这一切呈现出一股静谧温馨、唯美浪漫的情境。影片巧妙地将自然美景与人物精神交融,塑造出圣洁高贵,意趣高雅的哈萨克人生活的绝美环境,暗示出了哈萨克人独特的精神境界。

电影的故事发生地都是有物理环境的,这就使电影能够非常自然而直接地传播一个地域的初始形象。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自然环境符号都能够成为电影原初形象传播的有效要素。只有选取独具地域特色,而且能够与剧情、主题相融合的外在符号进行呈现,这些外在符号所营造的整体故事环境才真实可信,也才能达到真正的传播效果。新疆本土电影在选取自然环境进行传播时,大多数选取了一些生活化、日常化的典型意象进行呈现,将多彩的初始的形象有效地进行了传播,发挥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三、新疆本土电影的人文形象传播

仅仅传播初始形象并不是电影形象传播的终极目标,要传播“新疆形象”,还要进一步涉及到该地域的人文形象传播。人文形象主要展现的是该地域人文方面的内容,包括人们的语言、行为、习惯以及民俗文化等方面。在电影作品中,主要是围绕着人物形象的衣、食、住、行以及言行举止展开的。有学者说:“要想更深刻、更具体地表达地域的形象,应该设计更具有地域性特征的人物,以及故事情节和细节。”②诚哉,斯言!在这一方面,新疆本土电影在某些方面是比较成功的,从第一部新疆本土电影《哈森与加米拉》到的影片《真爱》,除了精心选取拍摄场景外,影片还尽力使用新疆本土演员,使得影片中人物形象从外形气质到神态举止都能展现出该民族独特的气质。如新疆著名的本土演员吐依贡木拉丁·阿不力米提、胡尔西德、梅丽古丽、阿里木江等,这些新疆本土演员独特的气质和精湛的演技使得“新疆人”形象独具特色、深入人心。

除了精心挑选拍摄场景、演员外,新疆本土电影还竭力从细节、情节等方面深入挖掘出新疆人独特的民俗风情。民俗风情是构成一个地域人文的主体与核心,电影人利用电影来传播这一地域人文形象时,必然在自己的作品中不同程度地熔铸这一地域民族独特的民俗事象。“民俗风情是构成民族生活文化的主体与核心,电影人利用电影这种载体来反映一个民族的社会生活时,必然在自己的作品中程度不同地熔铸那个民族的民俗事象。”③新疆有13个世居民族,不同民族都有自己不同的民俗习惯,通过新疆本土电影呈现新疆人多彩的民俗,可以真切地将新疆人独有人文情怀、价值观念展现出来。“民俗不仅作为一种视觉效果明显的影像而存在,同时借助民俗所诱发出的情感状态,电影的意义才真正得以释放,因为民俗所蕴积的文化情感是电影真正完成所不可或缺的结构性要素。所以电影传播不仅仅是一种艺术传播,更是一种文化传播。”④。如在新疆本土电影《鲜花》中,为了很好地展示出哈萨克族特殊而独具魅力的人文形象,影片展现了哈萨克族人最喜爱、内容最丰富、群众影响力最大的传统民间口述文学形式——阿依特斯演唱(一种即兴表演方式)影片巧妙地展现了哈萨克族多种民俗事象,其中既包括哈萨克族的衣、食、住、行,也包括哈萨克族多种民俗,如岁时节日之俗、婚丧之俗、衣食住行之俗、游艺娱乐之俗等,这些民俗文化的呈现,不仅使得影片呈现出一种独特的民族风情,而且还把源于哈萨克族民间又传承于民间的民俗事象与电影故事情节的演进、环境氛围的营造和典型人物性格的刻画,融为一体,使它成为影片有机体上不可缺少的血肉,成为影片的一大亮点,影片《鲜花》也借此成为了一部文化精品。

除了影片《鲜花》外,新疆很多本土电影都善于利用新疆丰富的民俗文化来展现新疆人的人文形象。80年代新疆著名的导演广春兰可以说是一个成功的典型,广春兰导演自幼生长在新疆,她对新疆的歌舞特别痴迷,她极力在她的影片中展现了新疆歌舞之美。广春兰导演孜孜以求地开掘出新疆歌舞精神内涵来为新疆本土“歌舞片”服务,由此她的“歌舞片”“歌舞纷呈,舞姿翩翩”,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她的影片《不当演员的姑娘》、《西部舞狂》《男子汉舞厅的女明星》、《买买提外传》等影片都是如此。如在影片《西部舞狂》中,为了使得歌舞吸引观众,广春兰导演很注重根据歌舞演员的气质与故事表达的契合,从而使得人物形象在歌舞中趋于丰满、立体,也更加富有魅力。为了深化这种艺术效果,《西部舞狂》的女主角选用了蜚声舞蹈界和电影界的《买买提外传》的女主角扮演者吐尔逊·娜依,她独特的“新疆民族现代迪斯科”表演很符合《西部舞狂》女主角帕霞的身份与气质,使得人物形象非常生动,具有了强烈的时代气息。同样,在《西部舞狂》中领衔主演的还有当年乌鲁木齐通俗歌曲大奖赛优秀歌手阿斯卡尔。影片中跳霹雳舞的角色,邀请了北京市霹雳舞比赛第一名居来提和乌鲁木齐比赛第一名拜克力扮演,健美操、迪斯科舞表演者也都是科班出身。除了男女主角,对于其他人物形象,广春兰导演也很注意他们的歌舞才能与形象气质的吻合,特别关注人物形象与生活原型的一致性,这样电影中的人物形象的传播才真正有效地展现了新疆人独特的人文情怀和精神风貌。

电影《西部狂舞》剧照

可以说,新疆本土电影在通过民俗风情方面传播人文形象是比较成功的,特别是80年代通过新疆歌舞传播新疆形象一度成为亮点,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今后,新疆本土电影还应该大力利用新疆独有的人文元素,在人文形象传播方面更加丰富多彩,重铸新疆本土电影的辉煌。

四、新疆本土电影地域性格形象传播

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地域由于物理生存环境相似或者相近,在长期的生活中会形成集体性的精神气候、价值观念、生存哲学等,这就是所谓的地域性格。在影视作品中传递出鲜明的地域性格,这是影视传播的最高层次。当然,整体说来,新疆本土电影塑造的地域性格相对比较简单单薄,没有真正挖掘出不同民族人物独特的民族性特征,这也是新疆本土电影形象传播缺少艺术感染力的一个重要原因。当然,也有几部新疆本土电影深入了解不同民族独特的民族精神,塑造出了独具新疆特色的地域性格,使得作品深入人心,给观众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这方面的代表作除了几部广春兰导演的作品外,还有《库尔班大叔上北京》《大河》《鲜花》《望山》《真爱》《梦开始的地方》《远去的牧歌》等。

新疆的维吾尔族诙谐幽默,乐观开朗,即便是生活再困难,他们也不丧失这一特点,正因如此,这才成了维吾尔族民族特性。广春兰的很多作品都将维吾尔族热情开朗、诙谐幽默、能歌善舞的特点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无论是《买买提外传》中的买买提,还是《西部舞狂》中阿斯卡尔等,从他们身上都能感受到维吾尔族小伙子独特的民族个性。除了广春兰之外,其他的导演也都很好地把握了维吾尔族这方面的特点。如《库尔班大叔上北京》中的库尔班大叔,虽然经历了那么多的磨难,但是热情开朗、诙谐幽默的性格特点始终没有丧失。当李县委的爱人章利芳来看李县委时,库尔班大叔是发自内心的高兴,他送来了他珍藏的西瓜、等章利芳一到,立即拿出刀切开瓜,并且准备离开,离开之时还幽默地对李县委说:“你们俩这个。”两手大拇指一碰,迅速离开。就这几个简单的动作,影片就巧妙地将库尔班大叔那种热情幽默的性格特点塑造了出来。

在影片《大河》中,人物诙谐幽默的语言给观众留下了极深的印象。如影片一开头,陈南疆劝村民不要破坏机器,说:“如果你们弄坏了,你们要赔偿的。”这时一个村民吐了一口口水,然后说:“我呸!你尝尝看!”只此一句,人物幽默诙谐而又机灵俏皮的形象就跃然而出。又比如陈大河说要修大坝把水储存起来,不让他流掉。这时一个村民马上说道:“不行,你不让大河尿尿,它会被憋死的!”大家哈哈大笑,这时陈大河立即说:“不是不让他尿尿,是让它一点一点慢慢的尿。”这时,那个村民说:“像我这样一点一点的尿吗?”大家又哄然大笑,几句简单而俏皮的语言既展现出了人物诙谐幽默、开朗豁达的性格特点,也展示出了维吾尔族群众与陈大河之间亲密无间的融洽的关系。

哈萨克人与维吾尔族性格有明显的不同,在影片中都得到了丰富而细腻的展现,使得哈萨克人鲜明而独特的民族性格深深吸引着观众。影片《鲜花》通过女阿肯鲜花的成长经历,不仅展现了哈萨克多彩民俗,而且将“父亲”、“母亲”、卡德尔汗与苏里坦形象都从不同侧面,多角度呈现了出来,让观众真切感受到哈萨克族坚韧不拔、执着顽强的民族性格,给观众留下很深的印象。

虽然,新疆本土电影在传播地域性格方面稍弱,但是这些优秀影片中的动人形象还是说明新疆本土电影有能力创作出生动感人,具有鲜明地域性格的人物形象,而这也是新疆今后需要努力的方向。

五、新疆本土电影“形象传播”需改进的方面

从50年代第一部新疆本土电影《哈森与加米拉》诞生到最近天山电影制片厂创作的影片《梦开始的地方》,共有100多部新疆本土电影。在这100多部影片中,新疆电影人一直在不懈的努力,利用新疆本土电影“发声”,力求向外界传播出一个个“生机勃勃、人杰地灵、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新疆形象,虽然有些地方传播效果还不尽如人意,但整体说来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成就。透过这些新疆本土电影,人们感受到了新疆独特的自然环境、人文风情、民族性格,加深了对新疆的理解。但是,从客观上说,新疆本土电影在“形象传播”方面也存在一些不足。

首先,从初始形象传播看,新疆本土电影极力选取了最具新疆特色的“典型自然意象”作为故事发生的场景。但是,有些自然景色既没参与影片的叙事,也没有和影片的主题、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等融合起来,自然景色成为一种可有可无的“空物”或者“死物”,这种“形象传播”就不属于有效传播,对于影片的语义表达,可以说毫无益处,自然很难给观众留下极深的印象。真正成功而有效的初始形象传播一定能够与影片整体呈现融合起来的。新疆本土电影《神秘的驼队》初始形象传播可谓是一个非常成功的典范。广春兰导演在《神秘驼队导演阐述》中明确提出:“为了使得新疆地貌独特的姿色能够更好地为升华作品的主题,营造独特的神秘气韵服务……我们的影片《神秘的驼队》就是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讲述一个神秘的故事,我们要拍出这块纵横万里的驼色大地上的奇观,使我们的人物和故事植根于这个粗犷的驼色的诗情画意中。”⑤正因为广春兰导演善于发现并利用新疆独特的自然景观为影片营造独特的艺术情境,使得新疆独特的自然景观有机地融入到影片的叙事中,所以影片的自然景观、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相得益彰,当时著名导演陈怀恺评价《神秘的驼队》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西部片’”,影片独特的西部风情深深吸引着观众,给观众留下了极深的印象。广春兰导演的其它很多影片在选景方面都很考究,经过她的不懈努力,她将一个个“山川俊美、人杰地灵、生机勃勃”的新疆形象有效地传播给了广大观众。时至今日,广春兰导演创作的一些成功经验依旧值得我们当今新疆电影人借鉴学习。

其次、在人文形象传播看,新疆本土电影在创作中一直在努力通过展现人物的衣食住行等生活画面来展现了新疆多彩的民俗风情,展现新疆人丰富的精神生活。但是,也许是因为自恃新疆民族众多,文化丰富多彩,所以有些影片在展现新疆人文形象的过程中,没有将新疆文化的精神灵魂展示出来,而只是展现出了新疆文化的表层形式,这样的人文形象传播是无法真正打动人心的,也不属于有效传播。在这些人文形象传播中,最突出的莫过于新疆的歌舞。纵观新疆影片,几乎每部影片都或多或少涉及到新疆的歌舞,但是有些影片中新疆歌舞的呈现毫无意义,甚至起到反面的作用。一方面,有些新疆歌舞选取太随意,没有真正呈现出新疆歌舞独特的魅力,实际上很难吸引观众。另一方面,有些影片为了歌舞而歌舞,影片中的歌舞是够绚丽的,但是却无法真正融入到影片中,甚至是抢占影片语义的表达,这样的歌舞呈现也不是有效而成功的。这一点,广春兰导演认识非常深刻,她说:“过去的歌舞故事片,总令人感到不满足。我认为,主要是歌舞处理得不好,为歌舞而歌舞,把歌舞和人物情节隔离开来,再好的歌舞在影片中也会失去光彩,成为一个个“死块”。每当情节停下来,成块的歌舞充满银幕挡住观众视线时,使人焦躁。这样“碍事”的歌舞,再好也不会讨人喜欢,因为人们关心的是影片中人物的命运,要看“戏”。这类影片的节奏必然沉闷而拖沓,主要篇幅不能集中到塑造人物上,而使人物苍白无力。分镜头时,我只保留了与情节人物有关的歌舞,其它一概删去。”“对这部影片歌舞的选择和处理,我是非常慎重的。为能按意图处理好歌舞,又不违反民族歌舞的章法,我花力气把所有歌舞都吃透背会,歌舞的主要部分,我甚至学会了唱,学会了跳。因而在排练和拍摄中能得心应手,而且保证了后期制作的顺利进行。”⑥正因为广春兰导演如此真切地认识到了新疆歌舞在新疆影片中重要的作用,她影片中的“歌舞”似乎成为了广春兰导演作品的一个标示,既使得她的影片呈现出一种“舞遍天下”的气势,同时又非常好看,深深吸引着观众,由此打造出了新疆“歌舞片”品牌。但是,纵观新疆本土电影,真正能够通过展示新疆多彩民俗文化而有效传播出新疆丰富的人文形象的作品并不是太多,有些作品致力于展示新疆歌舞之“炫”,却不能将歌舞之灵魂与影片之气韵融合,如《吐鲁番情歌》,影片中的新疆歌舞非常令人惊艳,但是却破坏了影片整体的和谐,这就是“碍事”的歌舞。还有一些影片虽然强调了新疆歌舞与影片的整体和谐效果,但是歌舞却并未展示出独特的魅力,也很难带给观众一种耳目一新之感,如《库尔班大叔进北京》中最后的歌舞就缺少一种气氛,没有对塑造人物形象、主题的表达发挥任何作用,所以这类歌舞也没有实际意义。在新疆本土电影人文形象传播中,一定要既真实呈现新疆独特的民俗风情,还要加强新疆民俗风情对影片表达的艺术化效果,这样才能努力实现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的协调统一,也才能有效传播出新疆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人文形象。

第六、在新疆人物性格传播方面,挖掘深度还需要加强

虽然新疆本土电影也有不少优秀的电影有效地传播了新疆鲜明的地域性格,但是,客观地说,有不少新疆本土电影在传播新疆地域性格方面还存在不足,对人物形象的地域性格挖掘不够。人物形象类型化的痕迹比较严重,人物形象成为政治传声筒的现象也不少,这些人物形象既缺乏民族精神,也不具备鲜明的地域特色,人物性格比较单薄、深刻性与丰富性稍弱,也就缺少了感人的魅力。对于这方面的问题,有人将其归结为是天山电影制片厂的体制的问题。而笔者认为,这还是与电影创作者的创作水平有很大的关系。“形象是加人了文化的和情感的、客观的和主观的因素和个人或集体的表现。”⑦它需要创作者们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涵养以及对地域文化的深入的了解才有可能准确地把握该地域的性格形象,从而有可能成功地进行传播。如果其中任何一个条件稍微欠缺,都不可能真正把握住该地域的性格特点,更遑论成功的传播。因此,笔者认为今后新疆本土电影形象传播过程中,注重性格形象传播将是重点和难点,需要一大批新疆电影人不懈的努力、脚踏实地深入生活,不唯上、不虚浮,实实在在创作出具有鲜明新疆特性的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以此打动人、感染人、引导人。

总之,在今后的电影创作中,新疆电影人应加强对新疆地域自然环境、人文环境、文化特性丰富性与深刻性的理解,多方探索将这些新疆本土元素与影片的情节、人物形象以及思想表达相结合,力求创作出一批集思想性与艺术性俱佳的优秀影片,这样才能有效传播出一个个生动的、丰满的、立体的“新疆形象”,新疆本土电影也才有可能走进观众的心中,从而在“全球化”竞争环境中赢得一席之地。也可在今后“一带一路”大背景下更好地发挥文化传播与引领的作用。

①云海辉:《影视创作与地域形象传播探析》[J].《现代传播》2014年第9期(总第218期),第90页。

②云海辉:《影视创作与地域形象传播探析》[J].《当代传播》,2014年第9期,第91页。

③吴玉霞:《新疆本土电影中的民俗文化》[J].《美与时代》,2011年第7期,第56页。

④吴玉霞:《中国电影民俗文化的价值》[J].《电影评介》2010年09期,第17页。

⑤广春兰:《〈神秘驼队〉导演阐述》天山电影制片厂资料室资料,第2页。

⑥广春兰:《〈不当演员的姑娘〉导演阐述》天影厂《不当演员的姑娘》艺术档案(1983),第1页。

⑦孟华:《比较文学现象》[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13页。

猜你喜欢

歌舞新疆
从“歌舞演故事”到“故事演歌舞”——论“梅舞”的缘起与形成
浅谈藏北巴青“果谐”歌舞
歌舞欢庆“三月三”
歌舞爷爷
新疆多怪
新疆对外开放山峰
新疆对外开放一类口岸
新疆小巴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