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课的高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构建
2020-10-14孙刚
孙刚
摘 要:物理对学生自身的学习和生活来说有很大帮助,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考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但是学生只学习教材中的知识不足以真正的理解物理学。微课教学可以更全面的将物理知识表达出来。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这种方法也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因此,开展微课教学对于高中物理的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高中物理;微课;高效课堂
高中物理课程引用的微课是指运用科学技术按照物理规律,呈现具体的学习内容、方法及对教材知识进行拓展的教学手段。在高中物理课堂中采用这种方式能够高效的完成教学指标,同时可以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物理专业素养。本文将指出在高中物理课堂引用微课教学的必要性,并简要的介绍如何通过微课构建高中物理的高效课堂。
1.引用微课教学的重要性
目前,大部分的高中教育还保持着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采用知识灌输的方式,长时间用这种方式教学,学生很容易对物理这一学科失去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在课堂上引用微课教学不仅可以充实课堂知识,还可以解决传统教学中的大部分困难。
采用微课的方式进行授课,能够提升教师们的教学水平和能力。也可以促进教师掌握现代科学技术。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够引领学生理解物理学对当今时代的发展有着重大意义,从而使学生有信心和意愿在未来向物理学方向发展。
2.通过微课构建物理高效课堂的步骤
2.1分析学生及教学材料的特点
教师需根据学生当前的物理知识储备量设计出最合适的教学计划。对于高中学生,他们都会有一些物理学习的基础,分析他们对物理知识的接受能力,才能使学生更高效地掌握物理知识和学习的技巧。故制定出有针对性的物理微课是至关重要的。之后,需要重点分析教学材料。教师需要明确高中物理学的知识体系,确定出每次教授课程的关键点、难点,组织适当的语言进行清晰的讲解。
2.2微课的设计
微课时长一般控制在10分钟之内,因此最好简练的说明微课教学的主题。微课的开头是最关键的,只有足够引发学生的兴趣,才能够让学生带着对知识的好奇继续听课。教师可以用提出问题的方式,或是根据生活中的有趣的现象作为微课的开头。例如在讲授“热传递”这一知识点时,可以提出以下现象:烧烫的铁钉放入水中比在同温度的空气中冷却得快。通过这个现象的描述,引发学生深入思考。
2.3微课的制作
目前,微课制作类型有很多,有视频拍摄、PPT配音讲解、PPT动画放映等等。
2.3.1采用视频拍摄的方式
选择视频拍摄是最直观的表达方式,也是最能引起学生兴趣的方式,但也是最麻烦的一种方式,因为需要做很多准备工作。首先需要准备拍摄器具,确定拍摄地点,再根据已经设计好的微课内容进行拍摄;然后需要保存好视频素材,熟练使用视频制作软件进行剪辑、润色;最后,為了使学生更加方便理解视频的内容,最好添加完整的字幕。
2.3.2采用PPT课件配音的方式
上文提到采用视频拍摄的微课,后期还要通过熟练的视频处理软件操作才能制作出来,花费的时间过长,若操作不顺利,还会影响课堂教学的进度。
若采用PPT课件加上录制语音的方式,只要教师制作好PPT课件,再对其进行二次查看并录下讲解的语句,通过给课件配音的形式来完成微课的制作。并且这类微课制作相对较为轻松,并且能够使学生达到良好的听课效果。
2.3.3采用PPT动画放映的方式
用动画放映的方法相对视频拍摄要更容易一些,可以直接上网收集素材进行制作,省去了拍摄的过程,操作较为简单。例如,讲解“摩擦力”相关知识点时,可以制作如下描述的动态图,物体在粗糙程度不同的平面上受相同大小方向的牵引力作用时,形成不同的运动状态。这样可以说明“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这一知识点。
2.4实施微课教学
实施微课教学是最关键的一个阶段,需要教师根据所制造好的微课,进行详细讲解,并进行拓展,引发学生深入的思考。
通过课上进行小实验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分组学习。若使用视频拍摄方式的微课,可以让学生按视频内容自己做一次实验。例如,为了使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力的作用,可以进行如下实验,将大米倒满杯子,用手紧紧地按压大米,然后将筷子从指缝间插入,再用手按压几次,最后用手提起筷子,杯子和米就会被一起提起来。这种靠思考认为不能完成的任务如果被完成,就更容易使学生感受到物理的奇妙之处。最后由教师讲解实验的原理,即由于对米粒的按压,杯子中的空气被挤出来,杯子外面的压力比杯内的压力大,摩擦力使筷子和米粒结合在一起,故筷子能够将米和杯子一起提起来。
结束语:
随着教育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增添微课的环节,通过这种形式的课堂实践,能够使学生更容易实现自我价值,并且增加学生对于物理学习的积极性,为学生未来的物理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胡茂利.基于微课的单元教学设计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8.
[2] 孙继恩.基于微课的高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构建[J].新课程(中学),2019,(11):122.
基金项目:本文系教育部福建师大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2019年开放课题“农村中学物理高效课堂的实验研究”(批准号:KCZ-2019023)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