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翻译视阈下中国儿童文学“走出去”成功案例研究
2020-10-14邢佳仪张智敏
邢佳仪 张智敏
摘 要:随着文学交流的多元化,中国儿童文学的对外输出也日益蓬勃。其中杨红樱的《淘气包马小跳》系列在哈珀柯林斯公司引入海外后广受好评,获得的成功与其翻译也密不可分。本文将从文化翻译理论出发,分析其翻译策略,进行中国儿童文学“走出去”的成功案例研究。
关键词:儿童文学;文化翻译;文化功能对等;《淘气包马小跳》
一、文化翻译观与儿童文学翻译
20世纪70-80年代,翻译研究出现了“文化转向”。这一概念最早由Susan Bassnett和Andre Lefevere论文集《翻译、历史和文化》的引言中提出。两人吸收了Hornby(1990)的观点:Hornby认为德国对立的两大翻译学派:语言学学派和文化学派,可以通过一种“culturally oriented approach”联系起来,两人借用这一观点并将其提炼为“文化转向”。文化翻译观,即原文和译文的“对等”需通过文化的转化实现,达到“文化功能对等”,将翻译行为放置于时代背景去衡量,更多地考虑文本外的因素,例如商业因素、文学传统、原著地位等。
自上世纪80年代起,儿童文学翻译研究领域逐渐得到关注。Klingberg(1986)是第一个对此做出系统研究的学者,他认为应以源语言为中心,反對译者的过多改动。与Klingberg的传统观点不同,Oittnen(2000)提出了“为儿童而译”,认为译者本身对儿童这一群体的观点和看法决定了其译文的呈现,这种观点无疑是动态的。国内对该领域的起步较晚,但也不乏优秀学术观点。徐德荣(2004)认为译者的风格、对儿童心智的把握及文化背景差异的了解,是指导儿童文学翻译的关键因素。王珊珊(2008)在分析任溶溶的翻译策略时,将其总结为:模仿孩童、多用口语和发挥创造力。
由儿童翻译研究的发展变化不难看出,在儿童文学翻译领域“文化转向”的应用更为广泛。儿童的特性决定了译者必须综合文化背景、年龄阶段等多种外部因素进行翻译活动。本文将用经典儿童文学《淘气包马小跳》作为中国儿童文学“走出去”的成功案例,在文化翻译观的指导下分析其翻译策略。
二、文化翻译下《淘气包马小跳》的翻译策略
《淘气包马小跳》是知名儿童文学作家杨红樱的代表作,该书在国内销量长盛不衰,且在2008年由哈珀柯林斯出版社正式引进海外,广受好评。本文将用马小跳系列之一《漂亮女孩夏林果》作为分析案例。
(一)文化功能对等的实现
文化功能对等是文化翻译理论的精髓,其背后包含三层含义:首先,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故语言背后的文化因素在翻译中需要慎重考虑;其次,对等不意味着相同,而是在词汇、语法、功能等不同层次的对等;其三,为使译入语与源语文本的文化功能对等,必要时可采用文化替代。在《淘气包马小跳》系列中,译者采用了多种翻译策略达到文化功能对等。
首先是省略法。鉴于受众读者是儿童,通俗易懂的翻译是第一要义,许多异国风味的专有名词被省略处理。例如:“找来找去,家里没有鸡毛,只有几根插在花瓶里的孔雀毛,那是宝贝儿妈妈从云南的西双版纳带回来的”中的“云南”和“西双版纳”对于西方儿童过于陌生,采用脚注或替代地名都不合适,故译者概括翻译为:“He found no chicken feathers at home but some peacock feathers in the vase that were taken home by his mother after a journey.” 这样的省略也出现在语篇层面,原文大篇幅的心理描写在翻译后删去,只保留基本故事情节。
文化替代也在儿童文学翻译中经常出现,例如:“马小跳成了没安好心的黄鼠狼,夏林果真成了需要保护的小鸡。”此处,“黄鼠狼”和“小鸡”都是中国特有的说法,故译者将其译为:“Ma became an evil hunter and Xia became a little sheep who needed protection.” 用西方熟知的《伊索寓言》中猎人与羊的意象替代,便于西方小读者理解。
句式层面,杨红樱多用短句,口语化生动化,在翻译成英文时,连词与介词的使用虽削弱了这一点,但方便了英文读者的理解,而且总体来看,简单句依然偏多,风格贴近原文,且不会阻碍儿童的阅读。其中,对排比句的处理十分贴切:“马小跳,你不自量力,自作多情,自以为是,自高自大,自说自话,自……自我毁灭……”被译为 “Ma,you are over-confidant,self-sentimental,self-righteous,self-conceited,self-taking,self,self-destructive…”,与原文几乎可以一一对应,体现了丁文涛迂腐的性格。
(二)文化负载词的处理
文化负载词的处理是文化对等翻译中值得一提的问题。鉴于中英句式及语法结构大同小异,但词汇层面的差异较大,且这种造成这种差异的正是隐藏在其背后的文化,因此文化负载词的翻译考验了译者的功底。
在《淘气包马小跳》中,一些极具中国特色的词语也频频出现:“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亲属词被译为 “grandparents(parents of her father)”,“grandparents(parents of her mother)”,译者用文中注释的方法解决了这个问题。除此之外,文中多次出现俗语,例如“癞蛤蟆想吃天鹅肉”,译者巧妙地避开了比喻意象,根据上下文解释引申意义:“不想吃天鹅肉的癞蛤蟆不是好癞蛤蟆!”被翻译为:“A boy who doesnt want to be the desk mate of a pretty girl is not a good boy!”,“丁文涛说你是癞蛤蟆。就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被翻译为:“Wen said that you have a high opinion of yourself. He means that Ma isnt qualified to be Xias deskmate.”
除了注释法、转换法,文中许多成语俗语在英文中可以找到恰当的对应俚语,例如:“八字还没一撇”被翻译为 “up in the air”;“十拿九稳”被译为 “be in the bag”;“弄巧成拙”被译为 “goes for wool and comes back shorn”;“远在天边,近在眼前”被译为 “so far yet so near”等。对于没有对应俚语的成语,例如:“目中无人”在原文中既指夏林果的孤傲,又指字面意义上的不看别人。汉语可以通过字面意义推演引申含义,所以马小跳思索后得到了“目中无人”的意思,在原文中有双关的作用。然而,英文中没有可以替換其双关作用的俚语,译者便用 “defiant”和“arrogant”两个词语直接解释其引申义。
(三)外部因素的影响
根据文化翻译理论,语言背后的文化因素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翻译作品的情况。根据对语内的翻译风格、策略的分析,不难看出译者倾向于译入语方面的归化,其背后的原因有三:
其一,受众因素。《淘气包马小跳》的主人公是一位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所以其主要受众人群年龄在6岁至12岁之间。针对儿童读者,翻译应秉承通俗易懂的理念,减少较大的文化差异,使得译本贴近西方儿童的生活。
其二,原著地位。《淘气包马小跳》系列在中国儿童文学领域建立了独特的书写风格,杨红樱以其天真俏皮的风格吸引了大批小读者,因此在翻译时也需要尽可能贴近原著作者的风格。
其三,商业因素。引进商哈珀柯林斯出版公司以出版畅销书著名,译者为了使情节更为简洁明了,删去了许多影响英语母语儿童阅读体验的描写。针对儿童这一群体,故事性更强、文学性更弱的书籍更容易吸引其阅读与购买。
三、结语
中国儿童文学翻译研究还在起步阶段,但随着中国儿童图书的成功“走出去”,这一领域将会得到进一步发展。本文从文化翻译部分理论出发,探讨了《淘气包马小跳》系列丛书的翻译策略和影响翻译的外部因素,分析了其在商业及趣味价值上的成功,进一步为今后的儿童文学翻译方向与方法提供了借鉴。
参考文献
[1] Klingberg,G. Childrens Fiction in the Hands of the Translators [M]. Lund:Liberfoerlag,1986.
[2] Oittinen,R. Translating for Children [M]. New York:Garland Publishing Inc.,2000.
[3] Yang,Hongying. Mas Mischief [M]. NewYork:Harper Collins,2008.
[4] 王珊珊. 任溶溶儿童文学翻译思想研究[J]. 翻译研究,2008(3):131-135.
[5] 徐德荣. 儿童文学翻译刍议[J]. 中国翻译,2004(6):33-36.
[6] 杨红樱. 淘气包马小跳[M]. 北京:接力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