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绿色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
2020-10-14刘翠平
刘翠平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其所带来的坏境问题也日益严重,绿色发展已经成为国家“十三五”规划中的发展理念之一。基于绿色发展理念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绿色创业成为当前的热点话题,绿色创业教育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国外从三个导向对绿色创业教育进行了研究,包括:“1+1”的导向、从A到A+的导向、由0到1的导向。中国高校绿色创业教育应结合中国具体情境创新绿色创业教育模式,积极构建绿色创业教育生态系统。
关键词:绿色创业;绿色创业教育;生态系统
一、绿色创业起源及内涵
1.绿色创业起源
Quinn1971年在《哈佛商业评论》发表的文章中指出,“生态活动”能够为企业获取巨大盈利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可能,绿色创业研究由此出现。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生态价值观形成,绿色市场出现,企业提出了一种新的概念:绿色战略和绿色竞争,绿色创业概念随之产生。到目前为止,绿色创业这一概念在学界内没有形成一致的看法,相关术语也是多种多样,譬如环境创业、生态创业、可持续创业、绿色创业、环保类社会创业等。因此,我们需要明确绿色创业的内涵。
2.绿色创业内涵
绿色创业是一种创业者以识别和发现环境机会为起点,通过绿色管理和科技创新,在兼顾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基础上,创造出能够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所进行的活动。通过对绿色创业文献的整理与分析,其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绿色创业是指以环境创新为导向,以企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具有创新性和市场导向的价值实现形式。狭义的绿色创业是指个人或企业在政府政策引导下、在环境创新基础上以盈利为驱使达到经济、社会、生态三方面的协同,以实现环境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绿色创业教育
中国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中提出了五大发展理念,其中将绿色发展理念列为重要的指导理念之一,体现了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期望和人民实现美好生活的愿景。在可持续发展模式下创业企业要遵循“三底线”原则:经济底线、环境底线和社会底线,创业教育呈现出绿色化趋势。开展绿色创业教育有利于激发大学生的绿色创业意识,提高潜在绿色创业者的创业技能,掌握企业运营模式,最终培养绿色创业型人才。
1.绿色创业教育体系
通过实地调研了解大学生的绿色创业教育现状,发现当前绿色创业教育存在以下问题:绿色理念薄弱、绿色创业技能匮乏、绿色产业认识不足等,因此我们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来弥补此局限性。绿色创业教育体系应该从绿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结构和教学实践四个方面同时进行,以保障绿色创业教育的全方位和可持续。在此基础上,继续从目标体系、课程体系、实践体系、师资体系和保障体系五个方面加以完善。
在实践体系上,首先转变绿色创业教育理念,将单纯的理论创业教育课程转变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创业教育方式,粗放式发展的创业教育平台转变为精耕细作式的管理,创业形式由简单的交易方式转变为产学研相结合的科研成果创业,从而提升创业的质量。
在保障体系上,构建高校、政府、环保产业、国家四位一体的合作架构。首先是高校应将绿色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起来,通过校企合作、学校教育、社会力量参与三个方面搭建起平台,以供大学生进行绿色创业实践并将其展示出来,从而构建起绿色创业教育的生态系统,培养出一些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丰富的人员;其次政府应制定绿色创业教育相关文件,设立专门服务机构,加大支持力度,让人们形成一种普遍的绿色创业教育意识;广大的环保人士、社会企业、环保企业、绿色组织等投资、捐赠或实际参与绿色创业教育,拓展大学生创业实践的第二课堂;国家应该将绿色创业教育纳入《高等教育法》,为社会各个群体提供绿色创业的法律帮助,实现绿色创业的法制化。
2.绿色创业教育导向
我国在构建绿色创业教育体系的过程中,应该积极吸收和借鉴国外的发展经验,目前国外绿色创业教育形成了“1+1”“A到 A+”“0到1”三种导向。“1+1”导向的绿色创业教育是横向整合了创业课程内容与绿色教育内容,即是在原来的创业课程内容体系中加入绿色教育内容;“A 到 A+”导向的绿色创业教育是让创新创业教育得到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引导,使得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带有绿色属性;“0 到 1”导向的绿色创业教育是重塑现有的创新创业教育架构,重新构建全新的绿色创业教育体系。上述三种绿色创业教育导向反映出学者深入思考和摸索了对于现有创新创业教育如何进行绿色化发展,国内应该尽快建立符合我国国情和教育实践的绿色创业教育体系。在建立绿色创业教育体系的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学校的培育教育功能、政府的政策制定功能、社会的支持宣传功能、国家的法律制定功能、,从硬件(教学场所、实训基地、创业孵化基地)和软件(课程结构、师资力量、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两个方面保障绿色创业教育的顺利实施。
三、高校构建绿色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措施
当前社会条件下,任何一种绿色创业教育方式,都不应只停留于教育活动的表层,应将可持续发展理念与创业教育实践相结合,满足“经济-生态-社会”三重底线的要求,使教育过程具有创新性与系统性,以培养具有绿色意识的创业人才。针对此方面,结合中国高校创业教育研究,提出如下建议:
其一,通过升级课程体系促进绿色创业教育并提高质量。高质量的课程体系是高校绿色创业教育的基础,因此,应该注意改善课程体系与绿色创业过程的对接,通过精简与优化课程激发大学生绿色创业的潜能和意识。这个过程必须注意课程体系的质量管理,设计巧妙的教学过程和质量评估体系,加强学生的参与、支持与合作,制定相关的教学体系,配套完备的教育管理系统和信息通信技術,特别是在专业课程的教学大纲和课程科目中添加相关的知识模块,例如绿色与可持续发展、绿色创新创业、生态文明等。
其二,以企业家精神引领创业教育与绿色教育的融合。企业家个人核心竞争力和企业价值创造的发动机是其勇于创新、专注品质、诚信守约、崇尚责任的精神,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要素。而绿色创业教育是一个复杂的可持续发展过程,这个过程既可以满足当代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利益、价值观以及满足后代人需求的发展过程,与企业家精神的情怀诉求相吻合。
其三,基于中国经济社会转型背景创新绿色创业教育模式。在社会转型的情境下,一些经济活动需要在促使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对自然资源的影响最小。为此,应当基于国家、行业和学校的具体背景,开展符合具体情境的绿色创业教育探索,推动相关部门和教育机构充分发挥自身角色的作用,支持绿色创业教育发展和模式创新。
四、结论与展望
绿色创业教育是在绿色创业理论指导下,引导学生开展绿色创业实践活动的教学过程,有助于实现知识的传承和转化,从而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绿色创业思维和技能。因此,高校绿色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过程,需要各方人员的共同努力,是一个整合认知和行为导向的教学体系,应积极探索学生绿色创业“求知”和“践行”学习需求的有效契合。
参考文献
[1] 黄美灵.绿色创业研究述评[J].创新与创业教育,2020,11(01):49-55.
[2] 李华晶,赵文鹤,张庆森,段茹,王祖祺.绿色创业教育:国外研究实践启示与展望[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8,22(02):70-74.
[3] 庞飞.绿色发展理念的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18,38(01):116-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