炳灵寺北魏窟龛所反映的佛教思想及造像特点
2020-10-14赵瑞春
赵瑞春
摘要:北魏时期佛教得到极大发展,表现在开窟造像方面,炳灵寺石窟亦是其中代表之一,在北魏窟龛中,多塑有释迦多宝二佛对坐像,亦有维摩诘像、释迦涅槃像以及三世佛、七佛等多佛像,体现着北魏时期相关佛经的翻译注释与流行情况,也反映了这一阶段该地域所流行的佛教思想。另外,一尊尊或庄严或恬静的佛像也代表着这一时期造像的风格和独特的审美,“秀骨清像,褒衣博带”便是其重要的风格与特色。
关键词:炳灵寺;北魏;释迦多宝;维摩诘
一、炳灵寺石窟基本概况
炳灵寺石窟位于甘肃省永靖县西南约52公里的小积石山,自西秦开凿,距今已有1600年左右的历史,现存窟龛216个,造像815尊,壁画912平方米以及佛塔56座,作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炳灵寺石窟有其独特的价值。
炳灵寺石窟开创于十六国西秦时期,其中169窟6号龛中便有明确题记记载,张宝玺认为:“题记尾书‘建弘元年岁在玄枵三月廿四日造。若按玄枵纪年推算应为建弘五年(424年),‘元年二字是清楚的,应以建弘元年为是。”建弘元年据考证便是公元420年,但不少学者如董玉祥先生认为这并不是炳灵寺石窟开龛的最早时间,位于西壁上的18号龛,根据其造像特点,可推断其极有可能早于其他佛龛,炳灵寺的历史跨越西秦、北魏、北周、隋、唐、宋、元、明清等时代,宿白先生以及曹学文先生等皆认为炳灵寺石窟可分为“前八百年”和“后八百年”,如曹学文先生指出:“前800多年是汉传佛教在炳灵寺流传时期,主要是指南北朝和隋唐时期,从‘晋泰始年算起,到唐末约800年。后800多年是唐中后期至清末,这段时间藏传佛教在这里成了主角”。即以藏传和汉传将其分为两个阶段。
炳灵寺石窟一个十分显著的特点便是唐代造像所占炳灵寺全部造像的比例较大,而明清壁画所占全部壁画面积的比例较大,根据王亨通先生的调查:“炳灵寺大部分窟龛,均完成于唐代。唐代窟龛有135个(窟23,龛112),占全部窟龛的2/3以上。”唐代这一时期统治者们大多十分崇信佛教,加之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鼎盛,这无疑推动了石窟的开凿,一尊尊或稍微丰满或丰腴肥满的佛像,一尊尊姿态各异菩萨像无不彰显着这个时代的开放与繁荣,反映着这个时代的审美。至元明清这一阶段,藏传佛教在炳灵寺兴盛起来,很多洞窟的壁画被重绘成藏传佛教的内容,占据全部壁画面积的2/3左右。
二、炳灵寺北魏窟龛及其所反映的北魏佛教思想分析
炳灵寺开凿于北魏时期的洞窟主要包括126、128、132、140、144、145、146、172、184等九个窟以及包括30个龛。比较有代表性的如125龛、126窟、128窟、132窟、144窟、145窟等,造像题材多有释迦多宝二佛并坐说法像、千佛造像、三世佛题材和七佛题材造像,另外还存在维摩诘造像,释迦涅槃像等。而就壁画来说,由于明清时期壁画大量被重绘,所以北魏留存的壁画面积十分有限,典型的有184窟即老君洞內北壁壁画,绘有七佛像、释迦多宝二佛并坐说法像等,还188龛内释迦多宝对坐讲法图,南壁千佛、以及正壁三佛、菩萨等作品。
就释迦多宝二佛对坐说法像来说,无论是造像还是壁画,炳灵寺都有所反映,如125龛,龛内南侧石雕释迦牟尼像,北侧为多宝佛像,二佛皆半结跏趺坐于小龛内。其造像主要是根据法华经中《见宝塔品》的内容而塑造的,多宝佛为东方宝净世界的教主,曾立誓在成佛灭度以后,若十方世界有宣讲法华经处便会出现以证实法华义理的真实性,而当释迦牟尼为弟子宣讲法华经时,多宝佛果然从塔中出现并证实释迦所说法的真实性。从北魏时期各地所塑造或绘制的与法华经相关之作品,可知法华信仰在这一时期是非常盛行的
此外,维摩诘信仰亦在炳灵寺北魏窟龛中有所反映,如第128窟正壁释迦多宝二佛对坐像上方开有二摩崖小龛,南侧龛内雕有文殊菩萨,北侧龛内雕有维摩诘像。维摩诘是一个在家居士,但非常精通佛法,且善于辩论,常以称病为由向大众宣传大乘佛教的佛法,佛派诸弟子去探病,但诸弟子皆回答:“世尊!我不堪任诣彼问疾”,最后只有文殊菩萨去了,并与维摩诘进行了一场精彩的辩论。《维摩诘经》中云:
尔时,佛告文殊师利:汝行诣维摩诘问疾。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彼上人者,难为詶对。深达实相,善说法要,辩才无滞,智慧无碍……
于是文殊师利与诸菩萨大弟子众,及诸天人,恭敬围遶,入毗耶离大城。尔时长者维摩诘心念:今文殊师利,与大众俱来。即以神力,空其室内,除去所有,及诸侍者,唯置一床,以疾而卧……
维摩诘的这种智慧通达,善于辩论,且在生活作风上无所约束的形象正是魏晋时代文人所极力追求的,正如杜斗城先生所解释的:“‘维摩诘经中描写的这个形象,正是魏晋以来士族地主及那些整天空谈玄理、自命清高的没落士族文人所向往的.正因为这样,‘维摩诘经在当时非常流行,‘维摩变的出现,正是为配合这种风气的”。另外在126窟、128窟外侧周围开有诸多北魏小龛,其中103以及104龛,亦反映的是文殊问疾的情节,编号虽有两个,但应属一个完整的作品,其中103内雕文殊菩萨,而104雕有维摩诘像,手中持麈尾,坐于帐内,两小龛皆风化严重。
除了法华思想、维摩诘思想外,三世佛、七佛、千佛以及涅槃思想等亦多有表现,如表现涅槃思想的132窟和第16窟,在132窟窟门上方雕有释迦牟尼涅槃像以及9大弟子举哀像。另外,现卧佛殿内所保存涅槃像亦原塑于北魏时期,反映出北魏时期涅槃经在这一区域的流行,也体现着信仰者们对超越生死轮回境界的追求。
三、炳灵寺石窟北魏造像特点
炳灵寺石窟所保存的北魏造像和壁画从北魏早期到中期和晚期皆有所体现,虽整体而言都比较清瘦,但中晚期应更加清痩一些,这与当时的政治情况是分不开的。“北魏中晚期佛教造像中出现的 “秀骨清像”的审美风格转向,主要是南北艺术交流的产物。北魏中期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开始了一系列的汉化政策……南北佛教造像艺术的交融,带来了北魏佛教造像艺术的全新面貌,促成了北魏佛教造像风格的转变”。北魏中晚期的造像便在此政治环境背景下,出现了新的变化,在孝文帝改革的影响下,形成了典型的“秀骨清像,褒衣博带”的造像风格。
本文以炳灵寺典型的125龛为例,龛内所雕的释迦牟尼佛和多宝佛皆肉髻低平,额头低窄,眉眼细长,面容清秀,衣着方面,内穿僧祗支,外穿褒衣博带式袈裟,在125龛北侧的126、128、132等窟内,其塑像特点也大体如此,当然具体而言,“褒衣博带”式穿着很早就已出现,在一些史书如《汉书》中亦有记载:“不疑冠进贤冠,带櫑具剑,佩环玦,褒衣博带,盛服至门上谒。”但北魏佛像这种“褒衣博带”式衣着风格和“秀骨清像”面貌的结合与流行应当与魏晋名士是脱不开关系的,此问题学界多有所论述,在此便不再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