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及培养
2020-10-14陈锁传
陈锁传
摘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新课程改革的具体要求,提升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本文简要探讨中学生应具备的核心素养,以及如何培养中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自主发展;社会参与
中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中国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
文化是人存在的根和魂。文化基础,重在强调能习得人文、科学等各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掌握和运用人类优秀智慧成果,涵养内在精神,追求真善美的统一,发展成为有宽厚文化基础、有更高精神追求的人。文化基础涉及两个方面:一、人文底蕴。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人文领域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基本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具体包括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等基本要点。 二、科学精神。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科学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价值标准、思维方式和行为表现。具体包括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等基本要点。
自主性是人作为主体的根本属性。自主发展,重在强调能有效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认识和发现自我价值,发掘自身潜力,有效应对复杂多变的环境,成就出彩人生,发展成为有明确人生方向、有生活品质的人。 自主发展涉及两个方面:一、学会学习。主要是学生在学习意识形成、学习方式方法选择、学习进程评估调控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具体包括乐学善学、勤于反思、信息意识等基本要点。 二、健康生活。主要是学生在认识自我、发展身心、规划人生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具体包括珍爱生命、健全人格、自我管理等基本要点。
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社会参与,重在强调能处理好自我与社会的关系,养成现代公民所必须遵守和履行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增强社会责任感,提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个人价值实现,推动社会发展进步,发展成为有理想信念、敢于担当的人。 社会参与涉及两个方面:一、责任担当。主要是学生在处理与社会、国家、国际等关系方面所形成的情感态度、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具体包括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等基本要点。 二、实践创新。主要是学生在日常活动、问题解决、适应挑战等方面所形成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行为表现。具体包括劳动意识、问题解决、技术应用等基本要点。
首先,重点谈谈如何在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在学校,影响学生的最重要的就是老师了,学生素养的提高和老师的言传身教是分不开的。要提高学生素养,必须要提高我们教师队伍的素质水平。学校的课程设置要更贴近学生的生活,提供满足孩子现实生活、未来发展的课程,特点关注核心价值观、生涯指导、金融理财素养,突出学生是现实生活中“完整的人”。
一、课堂教学作为学校教育的载体,应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1、教学目标设计凸显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出发点,教学目标设计凸显到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与发展。
2、切入创设课堂问题情境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所谓“问题情境”是指在具体目标指引下,能够通过分析、理解、归纳等策略达成目标的空间学习环境,它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启发性、新颖性、趣味性、互动性。
3、着力倡导交流合作探究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在教学中,教师应抓牢“交流合作探究”这个着力点。所谓“合作探究学习”就是从学科领域或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探究的情境,通过学生分工、合作、阅读、思考、讨论、交流等活动形式,获得知识、技能、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
4、实现情感体验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从学科教学的角度来看,核心素养的形成不仅需要知识与技能的习得,更需要习得过程中的体验和感悟,并内化为优秀的品格,外化为崇高的行为。可见,教学过程是一个知识与情感相互交织的学习和体验过程,但情感教育不是在朝夕之间便可速成,而是一种“情动—体验—理解—内化”的过程。
5、构建多元评价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教学评价是课程改革的一大难点,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一个支撑点。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要建构一种多元的评价模式:评价目标的多元化、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方式的多元化和评价标准的多元化。
二、其次,还可以考虑从其它方面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1、家庭是影响一个学生的最重要的场所,原生家庭的环境对孩子的影响是一辈子的。所以,孩子素养的提高和父母密不可分,良好的父母形象,稳定和谐的家庭环境,都会对学生产生良好的影响,有利于孩子的素养提高。父母就是孩子最好的表率,给孩子创造一个好的家庭环境,是为人父母必须做的。
2、社会实践是提高学生素养的有效途径。孩子在学校和家庭接受的教育運用到社会实践当中,并得到正确的辅导,有助于孩子质的飞跃,比如经常带孩子参加有益的社会团体,培养孩子的爱心,带孩子参加一些艺术方面的社会活动,可以培养孩子的眼界和艺术修养。
3、阅读是最好的老师,从小就开始帮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对于孩子素养的提高非常重要,我们的学生可以从好书中汲取丰富的养分,这些可能是父母和老师做不到的。
4、环境会影响一个人,作为孩子更容易被影响,所以在孩子整个成长过程中,需要时刻注意周围的环境,包括家庭、学校和外部的邻居、孩子同学等各方面。不要等孩子发生不好的变化才发现问题,可能已经晚了。
参考文献:
[1]陈惠英 浅谈如何在历史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J] 教育界:综合教育研究,2014(8):19-19.
[2]顾乃军 浅谈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J] 现代农村新科技,2014(1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