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2020-10-14谢妮
谢妮
摘要:审美能力的优化提升对于实施小学生的美育情感具有较为直接和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实施具体的美术课程设置时,教师需从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角度入手,开展适合的教学活动。
关键词:小学美术;审美能力
一、 审美能力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重要性
随着学生审美水平的逐渐提升,其自身的道德认知能力也会随之增强,因此开展审美教育也是辅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的重要渠道。在课程理念不断革新的教育背景下,对于学生的培养更倾向于全面化的特征。而审美教育也是其中较为重要的方面。审美是个体看待世界的独特视角,因此开展小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能够有效促进实现学生的全面提升。不同个体的审美角度和切入点不同,但较为端正的审美意识能够辅助学生明確分辨善恶,使学生形成更为积极的心理状态,从而逐步积累形成相应的人生观。可见在小学阶段开展审美能力的锻炼和有意识的培养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
二、 小学美术教学中审美能力培养的策略
(一)组织丰富的教学实践活动,提高审美培养效率
教师在具体实施美术教学时,需紧密联系实践活动,为学生搭建实际感受美的平台,设置主题多样化的活动,让学生在参与和锻炼的过程中实现交流。但需注意,教师在具体设计活动内容时,需参考学生的实际特点。小学生的自控能力较差,行为与思想均较为活跃,因此教师需紧密契合学生的特征来设置相应的主题活动,充分迎合学生的兴趣倾向,从而让学生在活动中能够充分发挥自主能力,产生相应的艺术灵感后参与创作,从而实现对学习主动意识的调动与应用。活动结束后,教师还需鼓励学生将自己的创作成果进行公开展示,以此增强学生的学科自信。如教师可开展一定主题的画展,让学生围绕一定的主题制作板画,也可运用板画来制作个性化的头像,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不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熟练掌握板画的制作技巧,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学生在具体的制作过程中,会了解美化环境及装饰技巧等方面的知识,从而提升审美能力。教师也可为学生提供各类图片、视频等资源,启发学生的灵感,从而让学生以更为积极的状态参与活动中,自然而然达到理想的审美水平。
(二)完善美术课堂教学建构,提高审美教学质量
较为理想的美术课堂设置应具有良好的主题、开放性的过程及多面性的评价。第一,在主题的设置与优化方面,教师可以既定的教学内容及相应的课程主题进行科学的优化,将适用于小学生年龄段的审美内容融入课堂,从而以生活实际素材来引导学生形成相应的审美能力。同时可充分发挥网络科技的力量,尽量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审美环境,从而提升教学效果的实用性特征。第二,在过程设置方面,教师需全面掌握学生的普遍特征,侧重引导学生进行独立的创作,并将课堂延伸到课外,让学生置身于自然环境中,从而通过非程序性的交流来完成课程内容。如在进行“冷暖色”部分学习时,为了让学生能够产生更为真实的体验,教师可让学生在花园中自行体会,先熟悉环境,并在花园中找到令人感到温暖舒适或者凉意的事物,并将观察形成记录,最后进行系统的总结。通常学生会将向日葵等事物看作是带有暖意的物质。而石头、河流等是具有凉意的事物。这样便能够真实感受到冷暖色调的不同特征。第三,教师应尽量丰富评价的内容和角度。积极鼓励学生开展自评与互评,同时强调评价的真实性,让学生通过平时的观察表现出具客观的评价意见,从而推动美术课堂的不断改进,充分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意识,将评价与审美能力的提升有机结合,最终实现对审美能力的锻炼。
(三)创设美术情境趣味教学,促进学生审美能力
美术学科能够为学生搭建独立感受身边美感的平台,让学生以专业的审美眼光需欣赏和感受周围事物,并主动挖掘其潜在的艺术美感。形成良好的审美能力是开展美术学习的前提。因此教师应为学生创建较为适合的情境,让学生在感受到学科乐趣的同时,实现自身鉴赏水平的提升。
(四)实施审美教育、掌握科学的方法是关键
教师在进行美术教学时,要体现审美过程的独特规律,并与审美教育相结合进行教学,这是审美教育的一般方法。小学的美术教学过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它们是对事物的观察、理解以及表现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与此同时,教师要将审美教育中的感知美、感受美、创造美三个环节有效地融入课堂教学中,二者相互融合进行教学,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完成美术学科教学的目标要求。具体可以采用以下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在教学的第一阶段,将观察与感知美结合进行教学。在学生观察事物时,教师不仅要让学生观察到事物的表面特征,如颜色、形状、比例等,也要引导学生对事物所呈现的美进行感知,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能让学生对事物的内在美与外在美产生更深层次的认识,对事物的印象更加全面、清晰。在教学的第二阶段,将理解与审美体验结合进行教学。学生不仅要对事物的外在形式通过分析形成主观理解与理性认识,也要体验事物所带来的美,并对事物的美进行体察、联想,形成感性认识,这样能使学生对事物产生更全面的认识,提升审美能力。在教学的第三个阶段,将练习与审美结合进行教学。
(五)利用多媒体技术,营造良好的艺术氛围
现阶段社会飞速发展,多媒体信息技术已经广泛地应用到教学领域中,它能够有效地弥补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所存在的不足,优化教学效果。多媒体信息技术能够将比较抽象的事物生动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这有利于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与艺术氛围,也能够为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有利的条件。小学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好奇心与动手能力较强,小学美术教师要充分利用其这一年龄特征,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中的图片、音频、视频等来进行教学,生动形象的教学内容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日后的美术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也能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 结语
总之,结合以上分析,在有效地开展小学美术审美能力培养过程,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科学地采取更加完善的教学模式,从而才利于不断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希望通过进一步分析,能够不断提高美术教学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赵炯雲.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8):78.
[2] 韩丽红,潘玉君.小学美术教学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研究[J].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9(4):7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