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乐队”引导学生歌曲创编
2020-10-14傅柏豪
傅柏豪
音乐是一门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学科。《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提出“创造是发挥学生想象力和思维潜能的音乐学习领域”,并且要求“3-6年级学生能够利用教师或教材提供的材料和方法,独立地或与他人合作编创2-4小节的节奏或旋律”。然而,笔者在实际教学中尝试多次,很难达到预期效果。
问题与原因
编创对于学生深入了解歌曲,提高审美能力无疑是至关重要的途径。但在教学中笔者发现,传统的课堂小乐器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实际操作和更高层次的审美提升。
乐器种类多样 乐器分为民族乐器和西洋乐器两大类,民族乐器分为吹管型、弹拨型、打击型、拉弦型。西洋乐器分为琴类、拨弦类、木管类、铜管类、弓弦类、打击乐器。乐器种类之多,在课堂上不可能让学生全部尝试,只能选择方便携带,容易演奏的乐器。对于体积较大,不易上手的乐器很难使用。
学生水平差异 对歌曲进行编创需要学生有较高的基本音乐素养,并且对作品有着独特见解。学生独立完成编创一节课的时间是不够的,需要小组之间配合才能实现短时间之内的编创,但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发现,由于学生水平差异,会出现“拖后腿”“分工停滞”等现象,浪费了时间。
作品保留不便 学生在创作过程中会有一部分令人惊喜的内容,如果及时发现可以用视频的方式记录下来,但绝大部分的惊喜都是“昙花一现”,长期如此,学生便会渐渐失去热情。
“库乐队”应用软件教学
“库乐队”是一个音乐创作软件。包含了大部分乐器的音色音调,也可以接入手中乐器弹奏的音频进行编辑。配合Apple自带的音频处理软件,比如logic pro X,可以让库乐队发挥更大的作用。从声音资源库获取免费声音包、使用节拍音序器创建音乐律动、通过“文件”应用分享和储存乐曲和音频文件等等。
该软件功能性强大,界面简洁方便学生操作,最重要的是能直接用和弦的形式模拟大部分的西洋乐器和民族乐器,节省学生时间。录音功能内含有多轨录音,并且可以对每条音轨进行编辑、合成,解决了作品的完整保留问题。对“库乐队”深入研究之后,笔者开始思考如何将该软件运用到实践之中。
在教学中探索与运用
认识乐器,熟悉音色 人音版六年级上册的教材里,开设了西洋乐器分类的学习,附带的多媒体课件中虽然有部分乐器音频供聆听,但不全面,且乐器演奏固定在某段旋律中,导致部分学生记住了旋律,却忽略了乐器本身的音色。“库乐队”软件中功能完美的解决了这些问题,比如笔者给学生介绍弓弦乐器中大提琴和低音提琴时,可以通过“库乐队”的乐器模拟演奏,感受两者相同和弦走向的情况下,音色不同所带来的变化。
欣赏课中的运用 六年级音乐欣赏课《魔法师的弟子》(迪卡斯曲)是一首交响诗,在该课的教学环节中,需要学生仔细聆听魔法师的弟子神气地命令扫帚拎水的主题音乐。主题的主奏乐器是大管,大管造价昂贵且体积较大,不能实地让学生感受。这时可以利用“库乐队”模拟大管音色,通过不同的节奏、速度、力度让学生感受音色的变化,使接下来的学习更为流畅。
《黄河颂》选自钢琴协奏曲《黄河》中的第二乐章,六年级人音版教材编排时将“西洋乐器分类(二)”放入该课,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笔者最为头疼的是如何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区分定音鼓、大鼓、小军鼓。而现在由于平板的便携性和“库乐队”强大的录音编创功能,笔者可以先准备《黄河颂》中的一个主题音樂放入设备,让学生自由地将定音鼓、大鼓、小军鼓三种音色分开或同时加入到音乐中,更直观的学习《黄河颂》中定音鼓的重要作用。
训练多声部演唱 由于学生个人的音乐素养差异,多声部教学是音乐课堂教学中困难的一环。器乐可以很好地表现出不同声部之间的音准、音高,因此,在对学生进行合唱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器乐对音准、音高予以感性表达,从而使学生首先从宏观上对音准、音高加以掌握,然后通过细心地揣摩体会,达到对音准、音高的准确把握,利用“库乐队”就可以做到这一点,以六年级《萤火虫》这首歌曲为例。笔者用钢琴和“库乐队”中的小提琴分别演奏第一和第二声部,让学生仔细聆听随后再跟钢琴演唱,发现学生的参与度有了不小的提升。
在实践中创编
训练轮唱 《月亮姐姐快下来》教学重点是掌握轮唱的演唱方式,笔者在执教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更深层次的了解轮唱,利用“库乐队”的乐器模拟和录音编辑功能,让学生自行编创一段旋律后,再用轮唱的方式进行排列。
创编过程 最后的环节利用软件选择打击乐器对歌曲进行编创,鉴于软件的强大录音功能,学生可以选择小组或者班级合唱的音频来进行创作,也就是说不会因为反复演唱的问题导致学生嗓子疲劳从而使参与度下降,只需要录制一次即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歌曲编创,保存后让其他组进行评价,互相点评。
凡事都有两面性,学生对于新鲜事物的好奇心总是很强的,教学新手段的出现无疑给课堂注入了新鲜活力,但是“风平浪静”之后还管用吗?笔者将继续研究,路还很长。
(作者单位:浙江省诸暨市店口镇弘毅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