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如玉”概念隐喻与中国玉文化
2020-10-14王晓宇
王晓宇
摘 要: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中国玉文化在我国古代兴起并长盛不衰,随中华文明发展至今。玉文化的广泛流传是玉隐喻的认知基础,玉隐喻在多领域的运用也推动了玉文化的发展。在收藏界,精美稀罕的玉石一直是投资者和收藏家们瞄准的靶心。然而,较为遗憾是:人们对玉价值的认识似乎只停留在它的物质价值上,如材质和工艺是否上乘;渐渐遗忘了它背后承载的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因此,本文将对“君子如玉”这个概念隐喻进行分析,探讨传承千年的“玉文化”背后关于“玉德”的部分,这对弘扬民族精神、树立民族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玉文化;概念隐喻;君子;文化自信
隐喻一直是认知语言学界亘古长青的课题。最早对隐喻机制进行研究的是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他最早提出“隐喻是一种思维活动”,之后, Richards 和 Black提出了 “互动理论” ;Lakoff 和 Johnson 等人提出了“ 映射理论” ;Fauconnier 提出了“ 合成理论” 等都对研究隐喻的认知机制,即隐喻产生的过程,起到重要影响。尽管观点不一,但基本能就“隐喻是一种思维方式,是人认识、理解客观世界的一种工具”这点达成共识。而Lakoff 和 Johnson 提出的“隐喻是‘从一个认知域向另一个认知域的结构映射,即从源域 (sourcedomain)向目的域(targetdomain)的映射”,这一观点得到了大多数学者的认同。陆俭明先生提出了不同观点:在认知域里,只能说一个认知域可以激活另一个认知域,不能说一个认知域可以映射/投影到另一认知域,投影关系是在发生激活之后才出现的。[3]本文将立足陆俭明先生的观点,来分析“君子如玉”中的概念隐喻,浅析“君子如玉”背后的传统文化因子。
一、“君子”的含义
“君子”一词,在先秦典籍中就被广泛运用,如在《周易》中出现124回;《诗经》中出现183回;《论语》中出现106回。而国内学者对“君子”内涵义的研究也多是基于先秦时期诸子百家的儒家经典著作。经过研究,我们发现:随着时代的变迁,君子的内涵意义在不断地发生演变。從文献考察上看,“君子”一词最早约出现在西周初期[1],原意是“统治阶级和贵族男子的通称”,是“尊贵”的象征。之后在《诗经》中,其含义又得到引申,系“古代女子对其丈夫或情人的称谓”;并且原意中的“尊贵”、“尊崇”之意也被削弱。值得一提的是,在《诗经》和《周易》中都有影射:位高的“君子”同时也应是具备高尚道德的人。而“君子”的内涵由以“地位”为主,变为以“道德”为主,则是在春秋时期由孔子完成的。孔子第一次较为全面的赋予了君子人格的内涵,尽管没能对“君子内涵”做出准确定义,但从孔子的言论中可推断,孔子认为君子应当是具备“知”(智慧)、“仁”(仁德)、“勇”(勇毅)”等“人格高尚,道德品行兼好之人”。[1]我们这里所说的“君子如玉”,也正是指这一种范畴里的人。当然,历代以来,有关“君子”还有其它释义,例如“对别人的尊称”、“美酒”等等,在此就不一一赘述了。
二、中国玉文化
玉,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早期,它承载着源远流长的玉文化,距今已有上万年的历史。玉文化是中华灿烂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融物质和精神于一体的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也是人类艺术史上伟大的成就。按照玉的象征与地位的变迁,可以将玉文化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器玉时代、神玉时代、王玉时代以及德玉时代。由此可说,玉文化渗透在宗教、政治、经济、文化和道德等方方面面,对我国文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所要研究的“君子如玉”,便是玉文化在道德方面的集中体现。这一隐喻最早见于《礼记》中,孔子曰“君子比德于玉”,并在文中阐述了玉的十一德:仁、智、义、礼、乐、忠、信、天、地、德、道。可见,我国古代儒家思想对玉文化的影响深远,而两者交融,更是让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和伦理道德深入人心,玉文化必将长盛不衰。
三、君子如玉的隐喻认知系统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将“玉”解释为:“玉,石之美者。”作为一件稀有而美丽的物品,古往今来,玉被广泛用来隐喻“美物”、“美人”、“美德”等。其中“玉德”是最精髓的部分。本文选取了具有“玉德”属性的代表性语料“君子如玉”,对其进行简要分析发现:从源域“玉”到目标域“君子”的激活结构,主要表现在玉的制作过程和玉的特征两个方面。“君子如玉”也便不难理解。
1、玉的制作过程
例1:《礼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例2:《论语》:“诗曰:‘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例1和例2句中的“琢”都是指加工玉石的一种手段。大自然里一块普通的玉石想要成为美玉,不仅要经受千年的风吹雨淋,洗刷尽表面的糟粕,还要经过工匠之手,通过一道道复杂的工序,经过不断地打磨、雕琢才能显现出它们的价值。而在例2中,《论语》将《诗经》中“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引申为:君子品行的修养就像玉石等器物的制作一样,需不断审视自我、修正言行、才能达到至善至美的境界。“琢”玉的过程激活君子不断完善自我的过程;最终成“器”的玉激活版修成正果的君子。可见,君子和玉的养成都非一朝一夕, 是在长年累月、千锤百炼中得到升华,实现自己的最终价值。
2、玉的特征
例1:《礼记》:“夫昔者君子比德于玉焉:温润而泽,仁也;缜密以栗,知也;廉而不刿,义也;垂之如队,礼也;叩之其声清越以长,其终诎然,乐也;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孚尹旁达,信也;气如白虹,天也;精神见于山川,地也;圭璋特达,德也。天下莫不贵者,道也。”
例句出自孔子语录,玉独特的外形特征让孔子联想到了君子的品行,由此激活了对“君子”品行的认知。其中“玉的温润有光泽”激活君子的仁爱;“玉的纹理结实细密”激活君子的智慧;“有棱边却不割伤人”激活君子的宽厚;“有瑕疵不遮掩”激活君子的忠实;“光彩四溢,表里如一”激活君子的诚信;“敲击它声音优美”激活君子的言辞优雅等等。君子与玉的品质间存在如此之多的相似性,故“玉”的认知领域能激活“君子”这一认知领域,而通过分析这一概念隐喻,我们对君子内涵义也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四、“君子如玉”中隐喻的认知特点
1、“君子如玉”产生的语境
隐喻的产生离不开一定的语境,语境又包括语言语境和非语言语境,而“君子如玉”是在文化背景这一非语境环境中产生的。通过观察上述例子的来源,我们可以窥探到,用“玉”喻“君子”,早在先秦时代就已出现,受当时盛行的儒家思想的影响,“玉文化”得到发展,这一概念隐喻被广泛运用,成为我国古代先贤们用来归正自己言行的标准,直至今日,对我国传统文化和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2、“君子如玉”中的源域
自然界万物都处在不断联系和变化的过程中,事物之间存在着各种相似。在认知语言学中,不同的认知域之间往往也存在着各种不同的交叉认知。在概念隐喻中,源域和目标域也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一个源域可以对应多个目标域,如“玉”的隐喻不仅能激活目标域“君子”,还有目标域“美人”、“财富”、“月亮”、“雪”等等。尽管激活的具体事物不同,但都是自然界中美好的事物,这是基于源域“玉”本身美丽珍贵的特点,可见,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瑰宝“玉文化”,它对语言学界、文学界也都有很大的影响。
3. “君子如玉”隐喻的源域概念是深层结构上的玉作为源域,其投射的概念结构涵盖了“玉”的各深层次概念,如“玉的制作”和“玉的品質”等。
五、结论
Lakoff &Johnson说:人类的思维是隐喻性的[2]。通过隐喻我们能更好的认知他人和这个世界的语言。在通过对“君子如玉”这个概念隐喻的基本分析后,我们进一步体悟到对君子的言行要求,以及我国古代“玉文化”的深远影响,这于我们当代社会仍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因此,中华民族应不断弘扬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发扬“玉”的精神品质,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君子”风范,这对树立起本民族的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吴正南.“君子”考源[J].武汉教育学院学报,1998,(10).
[2]Lakoff,G.& Johnson,M.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117-119.
[3]陆俭明.隐喻、转喻散议[A].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9,(1):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