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全球化的视角看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
2020-10-14张晶
张晶
摘 要:全球化以不可阻挡的趋势冲击着世界的每个角落,全球化所带来的文化冲击给中国文化的发展,特别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存和发展制造了一定的困境,但同时也从另外一个侧面为中国传统文化在现时代的生存和发展创造了条件。中国传统文化有其珍貴的现代价值,在文化全球化的今天,我们只有不断发展、更新民族传统文化,才能保持其独立性,中国传统文化才能以其新的形态与扩展的内涵融入到有中国特色的当代新文化中,从而获得重构与新生。
关键词:文化全球化;传统文化;现代价值
一、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的境遇
我国传统文化虽然曾经创造过举世瞩目的东方文明,但到了近代,随着国门被迫打开,西方文化也随之涌进中国,当我们发现与世界的差距在进一步拉大时,不少国人将中国落后的原因指向了传统文化,并走向了对传统的自我否定。当时怀抱救国图强的仁人志士,逐渐意识到中国固有的传统文化的种种弊病,力倡西学,西学东渐之风盛行。到辛亥革命时期,封建制度自上而下被彻底摧毁,虽然,就本民族传统文化的深层结构而言,并没有受到致命的打击,但从此以后,失去其外在的托身之处的传统文化确已变成了“游魂”[1]。然而,从思想深处第一次全面否定它存在的价值,却是“五四”时期,“五四”精英们大多对中国传统的主流文化采取的是激进的态度,“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本身即是以“反传统”为其重要标志的,这一次运动对传统文化的打击是巨大而深远的。可以说,在广大的普通知识分子心中以儒学为核心的传统文化的主流地位已被无情地剥夺了,至此传统文化失去了最后的生存土壤。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的传统文化也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和发扬。相反,在十年“文化大革命”期间,对传统文化又进行了一次全面的剿杀。为此,美国汉学家勒文逊还在所著的书中写到:在当时的中国,儒家将会是只有在博物馆里面才能找得到的东西。[2]
如今,全球化以不可阻挡的趋势冲击着世界的每个角落,这使得普世价值的本土化和本土经验的普世化问题日益彰显。各国都在积极保护和宣扬自身的文化,这种文化上出现的全球化和趋同化现象在东西方各国家之间是不平衡的。如何应对这样的全球化语境,日益边缘化的中国传统文化不得不又一次面临艰难的选择,对中华民族来说,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之成为中华民族的身份证和象征, 是中国人之为中国人而不是美国人、日本人的唯一标志。灿烂悠久的传统文化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民族心理、审美情趣和行为习惯。“我们应当看到儒家传统中有很多珍贵的资源,很多可以和时代相契的地方。”[3]因此在全球化时代, 我们应当更加尊重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 合理开发和利用传统文化这个重要资源, 以应对全球化的挑战。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
在反思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全球化之间的关系中, 其中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 换言之, 当今社会, 我们为什么还要重视传统文化, 重视它的理由是什么? 下面试从经济价值、生活价值、精神价值三个方面来分析这个问题。
1.传统文化的现代经济价值。
“诚实守信”是儒家重要的伦理道德范畴,是儒家处理人际关系的准则,特别是处理经济关系的准则。一个国家要谋求经济的不断发展,从宏观上讲需要完善的国内外市场,从微观上则需要各个市场主体共同遵守“游戏规则”,诚信交易才能互惠互利,这就必然需要弘扬中国传统的“诚、信”文化。在儒家的思想体系中,“信”是五常之一,“诚”和“信”是联系在一起的。在经济活动中讲“信修睦”(《礼记·礼运》),童叟无欺。孔子在论述经邦治国时,把“ 民信”看得比“ 足兵”“、足食”更重要、更不能舍弃。强调“ 民信”是立国立身、为人处世之道,说 “ 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足以见得,“信”在传统文化所占的分量。就义利之道而言,在经济活动中,应当“ 以义制利(”《荀子·正论》)。中国古代把义看作是宜,“义者,宜也”(《朱子语类·卷二十七》)即适宜,恰到好处。认为义与利并非绝对对立,如果对矛盾、冲突处理得当,就能达到和谐境地,做到互惠互利,即“ 义之和处便是利”(《朱子语类·卷六十八》),“利物足以和义”,“使物各得其所利,则义无不和”(《周易·乾·文言》)。不仅很深刻,而且很有现实意义。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信息资源实现了共享,“诚信”二字就显得更为重要。如果遵守“诚信”,个人的信用就会更高,企业的信誉也就有了更高的保证,从而使政府的信用度也大大的提高,带来国际上更多的贸易交易机会。传统文化中所深深蕴含的这种“诚信”思想对现代经济的发展的确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也值得我们去进一步挖掘和弘扬。
2.传统文化的现代生活价值
所谓传统文化的现代生活价值也就是传统文化满足当代生活需要的属性。它既包括那些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物化的文化,也包括那些在历史的发展中所积淀和继承下来的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拥有的非物化的文化。就物化的文化而言,像中国的“食文化”、“茶文化”、“园林文化”等等,这些文化时刻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像四川、重庆人爱吃辣,性格脾气也就比较易急躁,江浙、上海一带人爱吃甜,相比之下品性也较温和;茶所蕴藏的文化更是博大精深,中国人爱品茶,从茶中品出“人生五味”;园林设计又凸显了中国人讲究人与自然的浑然一体,讲究万事有规有矩,平衡发展。所有这些无不充分体现着中国人独特的民俗风情及审美情趣,因此对这部分物化了的文化,不能因其属于日见庸常而否定其基本价值,它应属于中国传统文化价值体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就生活层面非物化的传统文化而言,主要是指那些长期积淀继承下来,对人的日常生存和发展有着不可低估作用的文化。如传统文化中常为人所乐道的“中庸”之论,所谓“中庸”就是要求人们在待人接物及为人处世过程中,要学会执其两端、注意分寸,成语“过犹不及”就是对它最好的写照。又如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古代一直坚守着“天人合一”论,告诫人们,人应像爱惜自身一样善待自然,不能破坏、侵害人类自身的生存环境,人应与自然保持一种终极意义上的协调关系,所以“和”的观念也成了中国人日常生活的理念,万事万物讲求“以和为美”。当今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可持续发展”。这些中国古代朴素的思想理念正契合了时代的主题,对于协调国际关系以及解决现代人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失衡,有着重要的启迪意义。
3.传统文化的现代精神价值
精神价值是中国传统价值体系的核心价值,它是人类文化价值的提炼与浓缩,对人类的进步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因此历来备受国人珍视。强调善行,追求崇高的思想品质,向往理想的道德人格,培育美好的精神情操,这是中国文化的一个主导思想,是大多数中国人热切向往的。这一道德传统从古至今没有断绝过,最早可上溯到远古时期,那时留下的神话故事如“精卫填海”“夸父追日”及“愚公移山”里就已基本显现出中华民族那种特有的奋发向上、永不退缩的精神了。此后中华民族在其成长、发展的漫长过程中,又逐步树立起“厚德载物”“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思想观念。自宋以后,随着封建社会进入其转折时期,商品经济的萌芽与发展,一些新的道德原则也就应运而生了,如 “拾金不昧”“市不二价”“有约在先”“货真价实”“童叟无欺”、等等,它们的出现标志着时代社会的变迁对我国固有的传统文化精神领域的新拓展。这些传统的美德对于今天我们的生活、交际仍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
当然,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不止上述三个层面,它有赖于我们的进一步挖掘、整理。但其本身所固有的价值却值得我们去认同和发扬。
三、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弘扬
全球化要求全球趋同与民族文化的自我认同协调相一致。全球化正在超越一切国家、种族、语言、宗教信仰等差别和界限,无限地扩充其能量与势力,使全球趋同。“全球一体化的结果使发展中国家边缘化,导致弱势文明解体乃至灭亡,许多乡规、礼俗、习惯、方言俚语乃至语言消失得比生物物种还要快。”[4]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是一种温情的殖民主义,英国学者查尔斯·洛克甚至称其为“帝国主义的变种”。
这种温情的殖民主义当然会激起不同国家、民族、文化传统的人们的文化自尊,于是本土化、草根化运动也随之兴起。美国学者亨廷顿指出:“后冷战世界,不同人民最重要的区别,不在意识形态、政治、经济而在于文化。不同的人民和国家都想回答人类所面临的最基本的问题:我们到底是谁?”[5] 在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这一问题就具有更深层次的含义:那就是我们如何保住自我而不使自我丧失。
从政府的角度来看,要重视我国“软实力”的建设。“软实力强调文化、政治的价值观念、社会生活方式、国家的内政外交等无形资源的合法性和道德威信。软实力反映了综合国力竞争的新趋势。如果说硬实力是对抗型的实力,那么软实力就是合作型的实力。”[6]可见,“软实力”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中国政府也正在努力的去提高我国的文化建设,奥运会开幕式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淋漓表现也正展现了中国要让自己的民族文化走向世界的决心。
从国际角度来看,国外对中国传统文化不同角度审视和关注为我们思考和关注传统文化提供了新视。在外国思想家的视野中,他们从老子的著作中发现了中国古人对宇宙生成说的初步设想,也从中看到了现代人应该具备的一种处理人与环境关系的思想;从中国传统文化的家庭伦理中,他们看到了可以用于改善当代西方家庭伦理关系,应对老龄化社会的种种社会规范;从《易经》中外国人更是读出了当代计算机二进制的原理。而一部孙子兵法更是成为世界军事院校的经典教材。外国人对中国传统文化中优秀经典的肯定,为中国人思考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一方面,他们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向我们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生存和发展的价值。另一方面,他们也为我们提供了借鉴传统文化价值的方法论。国外学者向我们展示了借鉴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法,这些方法对我们重新审视中国传统文化提供了方法论的借鉴。
无论是中国传统文化还是西方文化都存在着怎样与人类文化发展的时代要求相吻合的问题,都要面对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矛盾关系。因此,在文化全球化的今天,对待传统文化人们更应保持一份理性,在梳理、发掘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的同时,要打破自近代以来横亘在传统与现代之间的障碍。正如童庆炳先生所提出的“三个原则”——“历史优先原则”、“对话原则”和“自洽原则”那样,把传统文化放回到产生它的文化、历史语境中去考量,给予研究对象本身以充分的尊重,不以当今文化的概念、范畴和研究方法为衡量标尺,尽可能避免近百年来那种出于主观意识倾向而造成以今绳古、强加附会的误读,与之平等地而不是居高临下地进行对话,通过对话使其中有价值的部分显露出来,并将其仍有现代价值的合理内核作为我国当代新文化重要的构成元素。[7]我们只有不断发展、更新民族传统文化,才能保持其独立性,并且也唯有如此,中国传统文化才能以其新的形态与扩展的内涵融入到有中国特色的当代新文化中,进而获得重构与新生。而其发展的最终走向,则是“根据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需要,发扬民族的主体意识,经过辩证的综合,创造出一种既有民族特色又充分体现时代精神的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新中国文化。”[8]
参考文献:
[1]余英时.中国文化与现代变迁[M].三民书局,1992,第95—102页.
[2]Of Josph R Levenson.Confucian China and Its Modem Fate; A Trilogy[M].VoL.3.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68
[3]杜维明.東亚价值与多元现代性[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第53-54页.
[4]陈启智、张树骅.儒家传统与人权、民主思想[M].齐鲁书社,2004,第59页.
[5]亨廷顿.文明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台湾联经出版社,1998,第6页.
[6]江海燕.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与增强我国的软实力[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7,(1).
[7]童庆炳.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意义[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第1-3页.
[8]张岱年、程宜山.中国文化与文化论争[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第390-39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