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高考,以公平的名义
2020-10-14李泓冰
李泓冰
7月7日,2020高考将开启。
高考日,从来都是一年中最引人关注的时刻。今年,更极不寻常。
2020届高考生,不得不面对前辈考生从未有过的崭新体验。席卷全球的新冠疫情,打乱了他们的复习节奏;因防疫需要,考场习以为常的程序和格局也随之变化。历史正从他们的高考试卷之侧呼啸而过。新冠疫情改变了人类现代文明中包括出行方式、消费方式、社交方式等习以为常的节奏——“新冠那年的考生”,将成为他们终生的标签,也将成为他们直面挑战的标识。
2020届高考生,也遭遇了一场关于规则公平的沉重思索。就在他们收拾心情,准备上考场之际,一场有关十余年前高考顶替事件的网络舆情铺天盖地,让他们和他们的家长,以及整个社会,更加严肃也更加严谨地盯牢高考的底线——以公平的名义。
顶替事件众口喧腾的背后,是公众对舞弊之举洞穿高考底线的极度愤怒。毕竟,高考依然是守住教育公平的最重要的底线,依然是普通家庭孩子改变命运的最大希望,岂容基层硕鼠们如此张狂地“偷”走别人的人生?哪怕是陈年旧事,公众也绝不原谅,法律也绝不放过——这样具有高度共识的集体意志,让人动容。每一个考生都值得尊重,都有一个靠个人努力去争取人生出彩机会的奋斗故事。
中国高考,是一个孩子决定人生高度和广度的重要时刻,是一个普通家庭改变命运且受到集体鼓励的最佳时机,更是从国家层面调整各社会阶层利益格局的公平竞争时刻。因此,高考是全社会最敏感的那根神经,不容随意拨弄。教育公平,是起点的公平,也是机会的公平、规则的公平,高考制度必须体现公平取士的准则,方能鼓励寒门学子通过努力改变命运、合理调节社会阶层有序流动、为国家民族补充源源不绝的后备人才。
当此之际,也不妨重温2003年7月11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浙江日报》“之江新语”专栏的一段话:“考上大学固然可喜,但没考上大学也不用悲观,更不能绝望。路就在脚下。一个人能否成才,关键不在于是否上大学,而在于他的实际本领。”
这并不只是安慰。
孩子们且放松去考,万一发挥失利,也不是世界末日。你看,从未进过大学校门的朱雪芹,苏北睢宁农家姑娘,17岁来上海打工,奋发向上,成了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人大代表,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共商国是,为全国的农民工代言。
这是一个“不问出身”、云中漫步的时代。网络重塑着平等的定义。只要有一台联通世界的网络终端在手,一切皆有可能。从前难以实现的梦想,通过互联网、大数据,通过“云端”,皆有可能实现。
当然,我们更期待另一个層面的公平。当社会只有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只要自食其力,无论公务员、白领还是蓝领,无论市民还是农民,都能受到尊重,都有幸福的权利,都不用担心因为无权无势,自己的人生、自己的权益会被无端“偷走”……
2020,正在奋笔疾书的每一个高考生,都正在、并将继续为这一切而努力。
致敬高考,祝福考生——以公平的名义,期待他们今天以及今后,都有一份精彩的答卷。
——摘自“人民网”(2020年7月6日)
2020年的高考跟以往有什么不同,到底又为今年的考生带来了哪些挑战?本段论述得既精准又深刻,大家在论述相关话题时可以引用。
本段着力论述了高考对中国社会的重要意义,以及为何公平对高考如此重要,笔锋犀利、论述深刻。2017年高考全国卷Ⅲ的作文题目就是“我看高考”或“我的高考”,大家在写作相关话题时可以直接引用。
人生不是只有通过高考继而成才这一条路,作者用了朱雪芹的个案来说明人生还有另外一种可能,借此来缓解考生压力。朱雪芹的故事还可以用于论述“英雄不问出处”“行行出状元”等话题。
文章最后以点带面,将话题从高考公平延伸到更大的社会公平上,升华主旨、启人深思。